古琴
由來:
在中國的曆史上,古琴是年代較久遠的彈撥樂器之一,被稱為“國樂之父”。在古人看來,古琴不隻是樂器,還是一種抒懷寄情之物,在古人“琴棋書畫”四大雅好中排名第一,可見,古琴在古人看來是高雅的代表。
特點:
很多古琴曲的音樂結構集中、嚴謹,有著很強的層次感,音樂形象也非常鮮明,它所表現出來的感染力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提升音樂素養。
曲目42:關山月——感受剛健而質樸的音樂風味
《關山月》是由在山東地區流傳的一首民歌改編而來,改編的作者是山東諸城派琴家王燕卿。
孕媽媽的小品味
《關山月》這首樂曲雖然短小,但是給人的感覺非常震撼,音韻剛健質樸,氣魄恢宏,表現了壯士的情懷。情感真摯動人,有著很強烈的北地(指中國古代地名北地郡)音樂特點。
《關山月》最開始的表現形式是器樂獨奏,後來有人用李白《關山月》的十二句歌詞給這首曲子配唱,不管是在節奏上,還是聲韻、結構等方麵,詞、曲的搭配都非常好。
對胎寶寶的影響
在給胎寶寶聽曲子時,孕媽媽不要忘記讀一下《關山月》這首詩,還可以多和胎寶寶交流一下,這樣胎寶寶就能識別孕媽媽的聲音,從而促進胎寶寶的大腦發育。
曲目43:梅花三弄——風姿傲骨,悄然綻放
《梅花三弄》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耳熟能詳,此曲清幽明麗,變化莫測,營造出一種寂靜、孤傲的意境。
孕媽媽的小品味
隨著幾聲低沉的琴聲,便把孕媽媽帶入了淒清的冬夜之中。天寒地凍,樹木凋零,雪花簌簌飄落,唯有梅花迎著風雪傲然綻放,清新淡雅,暗香撲鼻,沁人心脾。
在《枯木禪琴譜》中就有對此曲的描述:“曲音清幽,音節愉快,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冷香沁進肺腑,須從容聯絡,方得其旨。”這首樂曲的前半部分較為低沉,中間部分清雅淡麗,給人舒適輕緩的感覺;後半部分再次回歸低沉,給人穩健莊重的感覺。
對胎寶寶的影響
曲調輕緩的音樂在舒緩孕媽媽情緒的同時,也使得胎寶寶的情緒得到了安定。在夜深人靜時分,聽一曲《梅花三弄》,輕輕地撫摸著胎寶寶,相信一定可以向胎寶寶傳遞一種美好的感受。
唐詩:江上梅
王適
忽見寒梅樹,
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古箏
由來:
古箏,本名為箏,別名秦箏,因為它經曆了長達兩千五百多年的時間,所以被後人叫作古箏,視為中國民族樂器中的珍寶。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人也很喜歡中國的古箏,認為古箏是一種蒙著神秘麵紗的樂器,將它彈奏出的曲調稱為奇妙的音樂。
特點:
古箏看起來古色古香、美麗大方,音色圓潤清麗,音量大而不吵。用古箏所演奏出的音樂,柔美動人,亮麗和諧,餘音嫋嫋。
曲目44:高山流水——與音樂一起感受自然的靈動
《高山流水》這首曲子總共有《高山》和《流水》兩部分,分別描繪了巍峨的高山和波濤的流水,據說是伯牙所創作的。
孕媽媽的小品味
開頭悠緩的琴聲勾勒出一個充滿意境的畫麵,幾處巍峨的高山矗立在奔騰的河水之間,遠處還漂浮著幾隻小船……在樂曲的後半部分,主要描繪的是流水的各種動態,描繪出山水相映的景象,表達了作曲者“誌在流水”的心境。
對胎寶寶的影響
在聽這首曲子時,孕媽媽不妨給胎寶寶講一下《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增加胎寶寶對這首曲子的印象,鍛煉他的聽力和智力。“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誰堪聽焦尾聲斷斜陽裏,尋遍人間已無琴”
孕媽媽在聽這首曲子時,可以感受一下它所創造出的意境,將自己置身於其中,感受聳入雲霄的高山,流淌的小河,和撲入鼻中的青草氣息,頓時,身心便可以得到放鬆。
曲目45:春江花月夜——在音樂中享受良辰美景
《春江花月夜》源於唐代張若虛的同名詩,描繪的是春天的夜晚,月光灑在江麵的壯麗畫麵。
孕媽媽的小品味
單看這首曲子的名字就足以讓孕媽媽浮想翩翩了,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寧靜的春夜美景。夕陽西下,夜色漸濃時,孕媽媽聽這首曲子,一定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靜謐和淡淡的幸福。
整首曲子一共有10段,分別是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漱、欸乃歸舟和尾聲。欸乃歸舟是整個曲子的最高點,這段所描繪的是劃船回家的愉快,船槳與浪花相互撞擊所發出的聲音響徹江麵。旋律漸漸變快、變強,一點點遞進,可以讓孕媽媽疲憊的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鬆。
對胎寶寶的影響
在聽這首曲子時,孕媽媽不妨隨著飄揚的旋律幻想一下灑滿月光的春江,並努力讓胎寶寶感知到這種美妙的想象。在如此安寧美好的景色中遨遊,不僅會讓孕媽媽得到放鬆,還能將孕媽媽和胎寶寶送入美麗的夢鄉。
唐詩: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