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曲目46:平湖秋月——感受月夜西湖美景
《平湖秋月》是廣東著名音樂家呂文成的作品,曲調結合了浙江的民間音樂和廣東音樂的風格,為人們展開了一幅潔白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夜空、秋風微微吹拂的秋夜畫麵。
孕媽媽的小品味
在一個幽靜的、微微有些寒意的秋夜中點上一支蠟燭,坐在窗前,播放這首曲子,欣賞著皎潔的月光,絕對是曲景合一的最高享受。這樣欣賞這首樂曲,相信孕媽媽心中的煩惱會一掃而光,還會在嘴角露出淺淺的微笑。
對胎寶寶的影響
這樣舒適寧靜的曲子會讓孕媽媽的情緒平緩下來,還會讓胎寶寶插上夢的翅膀,在孕媽媽的腹中飄啊飄,飄到夢鄉。
胎教故事:香濃的鬆子餅
有一座小島叫鬆子島,
島上長滿了鬆樹,樹上掛滿了鬆果。
在這片鬆樹林的盡頭,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微涼的海風吹來,秋天的氣息更濃了。
秋天來了,鬆樹穿上了一件新大衣,
紅色、綠色、金黃色、橘黃色,
它們在向大自然展示著自己的優美身姿。
在金燦燦的海邊,有一個小白房子,
屋裏麵的人們忙前忙後的,以迎接美麗的中秋節。
他們把新收的穀子放入機器中磨成粉,做鬆子餅。
打糕碗中放著新采摘的鬆子,香噴噴的,
當白色的蒸汽一縷縷冒出來時,鬆子餅馬上就能吃了。
可愛的孩子很早就開始等著,現在已經在媽媽的腿上睡著了。
中秋節清晨,天微微亮,
全家人都起床了,準備祭祖。
祭祀後,全家人坐在一起,品嚐鬆子餅。
夜晚,圓月高掛,全家人坐在院子裏,閉眼許願。
大家約定,明年的中秋節還要在一起。
此時,從遠處傳來了歡快的旋律。
這一天真的很美好,至今我依然記得。
曲目47:
寒鴉戲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寒鴉戲水》這首曲子是一首知名的客家箏曲,還是潮州音樂十大套曲之一。
孕媽媽的小品味
《寒鴉戲水》具有很強的詩意,整首曲子的旋律優雅,曲調清新,描繪了一個秋季夕陽懸在山邊、寒鴉在水中自由自在嬉戲的情景,表現出作曲者對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
可能大部分孕媽媽都以為寒鴉是烏鴉,其實不是的,在這首曲子中,它是一種可以捕魚的鳥。
對胎寶寶的影響
生活中處處充滿樂趣,隻要孕媽媽有一雙善於尋找樂趣的眼睛,比如飄落的秋葉,夏蟬的鳴叫等。在聽這首樂曲時,孕媽媽可以多幻想一些生活中美好的景象,或者到戶外去接觸大自然,這些都能讓胎寶寶對未知的世界充滿期待。
琵琶
由來:
琵琶已經存在兩千多年,這種樂器大約出現在中國秦朝。琵琶的別名為“批把”,是由它的演奏特點“推手前日批,引手卻日把”而命名的。直到魏晉時期,人們才將它稱為“琵琶”。
特點:
琵琶的音色清麗,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用琵琶來彈奏武曲氣勢恢宏,彈奏文曲靜謐細致。
曲目48:夕陽簫鼓——水天一色,漁歌悠揚
這首樂曲是琵琶演奏文曲的代表作品,具有很美的情調,以情動人,意境深遠。
孕媽媽的小品味
第一次聽《夕陽簫鼓》,孕媽媽一定覺得好像在哪裏聽過,這是因為《春江花月夜》《潯陽琵琶》《潯陽月夜》等曲子的原型都是《夕陽簫鼓》。
《夕陽簫鼓》如流水一般順暢,旋律優美,描繪了一幅黃昏時分從江麵船上傳來一陣陣簫聲和鼓聲的場景,給人創造出一種幽靜恬淡的意境。孕媽媽可以閉著眼睛,感受一下悠悠晃動的江水,靜靜的夜色,和那綿綿長長的漁歌,心情馬上就能放鬆下來。
對胎寶寶的影響
寧靜的想象能讓身心沉澱下來,緩解孕媽媽一天下來的疲憊,當然,也可以讓胎寶寶感覺很舒適愜意,從而很快進入夢鄉。
元曲: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曲目49:月兒高——器樂藝術中描寫月亮的佳作
這首曲子是很有名氣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將月色的皎潔描繪得淋漓盡致。
孕媽媽的小品味
《月兒高》這首曲子所描繪的是一幅恬靜的畫麵,展現了一輪明月從海上緩緩升起,直到從西山沉下的景象。樂曲清幽,給人一種隱隱約約看不清的感覺,將月色的朦朧美演奏得惟妙惟肖。
孕媽媽在無聊時聽聽這首《月兒高》,很快就會想要舞動一下自己的身體,因為這首曲子有著很強的舞蹈旋律。
對胎寶寶的影響
在生活中,圍繞在我們身邊的聲音非常多,但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很好地傳達給胎寶寶,這需要孕媽媽對某些聲音加以強化,通過多種形式讓胎寶寶感受到這種聲音的美好,甚至是享受創造出的意境,比如輕輕舞動,描述歌曲的意境,輕輕哼唱等,這些都能促進胎寶寶聽力和大腦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