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與媽媽一起賞聽中國名曲吧(3)(1 / 2)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曲目60:江南好——樂曲流暢優美又活潑歡快

這首《江南好》是依據江南絲竹名曲《歡樂歌》改編而成的,改編者是譚蜜子和金士英。

孕媽媽的小品味

《江南好》的節奏輕快活潑,旋律動人,具有明顯的江南音樂特點,溫婉細膩、清麗秀美。樂曲的旋律大部分都源自《歡樂歌》,隻有一部分做了改編,使旋律較《歡樂歌》更加流暢。

《江南好》總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中速,旋律優雅,就像春日的細雨,纏纏綿綿,使人浮想聯翩。第二部分的速度從慢開始漸漸變快,節奏逐漸活潑起來,清脆的一聲聲竹笛聲仿佛突然將人們從幻想中拉回現實。原來,江南不是隻有溫婉動人的景色,還有江南人的簡單質樸和真誠。孕媽媽在雨天聽這首歌,不僅能想象得到如詩一般的江南美景,還能使心情興奮起來。

對胎寶寶的影響

意念在胎教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孕媽媽想象著江南美景,肯定會將這種意念以多種途徑傳遞給胎寶寶,這對於胎寶寶感知外界十分有益。如果在小雨中打傘散步時聽這首歌曲,效果會更好。當然,孕媽媽要注意安全。

唐詩: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曲目61:喜洋洋——雅俗共賞的輕音樂

看到《喜洋洋》這個曲名,孕媽媽應該就已經知道這是一首非常歡快的歌曲。沒錯,這首歌曲非常輕鬆活潑,在心情不好時,就讓它幫你快樂起來吧!

孕媽媽的小品味

每逢佳節之時,孕媽媽肯定總能聽到這首《喜洋洋》。這是中央電視台的元宵晚會經常作為背景音樂的民樂合奏。

這首樂曲的作者是劉明源先生,此曲的靈感來自山西民歌,旋律優美,情感細膩,雅俗共賞,很有中國民族特色。

這首樂曲總共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由《賣膏藥》改編的,曲調輕鬆歡快,烘托出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第二部分是由山西民歌《碾糕麵》改編的,曲調慢慢變得舒緩,讓人逐漸進入美好的幻想中;第三部分是樂曲的高潮,節奏非常歡快,喜洋洋的氣氛達到極致。

對胎寶寶的影響

喜氣洋洋的歌曲,肯定會讓孕媽媽的心情也高興起來,還會回想起全家人一起過節的快樂時光。胎寶寶會感受到孕媽媽這種情緒的細微變化,從而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民歌

由來:

民歌本來是不同民族的傳統音樂,每個民族都有他們從古時流傳下來的歌曲。這些歌曲中的大多數都是不清楚作曲者為何人,用口頭漸漸傳播,被一代代人傳唱至今的。

這些優美的歌曲在向下傳播的過程中經過一代代的全新演繹,被人們廣為傳唱。很多民歌都被孕媽媽所熟知,孕媽媽不妨聽著民歌,給胎寶寶一種全新的胎教吧!

特點:

不同的民族,所唱的民歌的風格也不相同,比如傣族民歌明麗,赫哲族民歌豪放。而同樣的民族,不同的地區,所唱的民歌也不相同,比如漢族的民歌,北方所演唱得較為豪邁,南方演唱得較為溫婉。

曲目62:放風箏——嬉笑歡娛間帶有嬌嫩柔婉的氣質

《放風箏》是河北民歌,曲調歡快,喜氣洋洋,表達了人們的喜悅心情。

孕媽媽的小品味

從剛播放的節奏就能體會出那種興高采烈的心情,人們滿麵紅光的模樣,在曲子中,有不少“那咿呀呼咳呼咳,哼哎那咿呀呼咳呼咳哎咳”這樣的長襯句,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孕媽媽在聽這首歌時,仿佛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畫麵:陽春三月裏,天氣晴朗,人們拿著心愛的風箏,在綠油油的草坪上盡情地放風箏,奔跑,再奔跑,多麼快樂,多麼自由!

對胎寶寶的影響

這樣自由美好的想象一定會緩解孕媽媽的身心疲憊,當孕媽媽的身心達到一個平和狀態時,胎寶寶也會感受到安詳。這時,關掉音樂,哄著胎寶寶睡覺最為適宜。

戲劇

由來:

古典音樂固然是胎教的首選音樂,但中國的不少戲曲也是不錯的胎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