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穩度過了孕早期,現在的孕媽媽身體和心態上都已平和很多,此時,最應該增加營養物質的補充,這就要拜托準爸爸辛苦一些,換著花樣給孕媽媽準備一些美食啦!當孕媽媽吃下美味的食物時,準爸爸不妨輕拍孕媽媽的肚子,輕輕地對腹中的小寶貝說:“親愛的,你愛吃老爸烹調的美食嗎”也許小寶貝會很快回應你哦!
二胡
由來:
二胡,別名胡琴,最早在唐朝有記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它奏出的曲子主要有《二泉映月》《空山鳥語》等。
特點:
二胡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以獨奏樂器的身份在舞台“亮相”,在此之前,二胡大多在民間絲竹音樂演奏或民歌、戲曲的伴奏中才會應用到。二胡奏出的曲子優美,和人聲很相似,有著豐富的情感表現力。
曲目54:二泉映月——天籟之音
著名的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知名度很高,雖然有些小小的傷感,但是其中的內涵、曲子的旋律都是值得去感受的。
孕媽媽的小品味
乍聽《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會感到有些淒婉,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曲子,而且具有深刻的意義,它還被不少官方機構認定為是中國胎教音樂名曲。樂曲中的情感流露自然,旋律清婉,能讓孕媽媽體會到樂曲本身的美好,使胎寶寶受到很好的感染,從而起到良好的胎教效果。
看到這個曲名,相信孕媽媽以為描繪的是水和月的迷人景色,實際上,阿炳創作此曲時並沒有想出曲名,是在後來音樂學家楊蔭瀏、曹安和與阿炳一同即興取出的。曲名和樂曲想要表達的含義沒有太大關係。
孕媽媽在聽這首樂曲時,不妨在網上搜索一下作曲者阿炳的人生經曆,這樣能得到更多的感觸。
對胎寶寶的影響
雖然旋律有些感傷,但孕媽媽要以欣賞的角度來聽,並努力給胎寶寶帶去美的感受,讓他體會到生命的意義,這樣的胎教才是最有意義的。
曲目55:空山鳥語——美麗的精靈在尋夢
這首樂曲是劉天華所作,初稿在1918年完成,經過十年才定稿。這首曲子描繪了山穀中鳥兒鳴叫的幽雅意境,表現了對自然風光的讚美和對光明未來的期待。
孕媽媽的小品味
這首樂曲總共有五部分,此外還包含引子和尾聲。
引子的旋律緩慢。裝飾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進,就好像是空穀的一陣陣回聲,勾勒出一種幽深、安寧的意境,讓人浮想聯翩。
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節奏歡快輕鬆,創造出一種活潑的氣氛。
第三、四、五部分采用了多種擬聲技巧,栩栩如生,向人們描繪了鳥兒爭相鳴叫、嬉戲玩鬧的景象。
尾聲的曲調明麗有力,表現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崇尚。
孕媽媽在聽這首曲子時,可以展開想象,幻想小鳥兒歡快啼叫的景象,從而給自己帶來好心情。
對胎寶寶的影響
每個孩子都喜歡小動物,胎寶寶也不例外,孕媽媽經常聽這首曲子,就可以讓胎寶寶感受到小鳥的啼叫聲。平時,孕媽媽不妨多去戶外走走,聽聽鳥鳴聲,聽聽小貓叫,這對於胎寶寶的發育都是有好處的。但要注意與這些小動物保持距離,因為它們的體內可能攜帶弓形蟲,易導致孕媽媽流產或胎寶寶畸形。
曲目56:良宵——美好的夜晚與胎寶寶一起分享快樂
《良宵》的本名為《除夜小唱》,作者是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劉天華。那時,有幾位學生到劉天華老師家中過年,在歡快的氛圍中,劉天華老師即興創作了此曲作為紀念。
孕媽媽的小品味
這首曲子在創作方式上,采用了我國民間傳統以核心音調貫穿始末的方式,還吸收了西洋單二部曲式的結構技巧,比如在第二樂段中反複采用了第一樂段的曲調。樂曲的旋律輕柔、瀟灑,表現了作曲者愉悅的心境。
愉快的音調可以傳遞給胎寶寶,而孕媽媽可以想象著胎寶寶正在向你開心地笑,愉快地揮著小手,向你傳遞自己的快樂。
對胎寶寶的影響
在放鬆的狀態下,學習的效率很高,對於胎寶寶也是一樣的。所以,想讓胎寶寶的智力得到良好的發育,孕媽媽就要盡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欣賞美好的東西,將自己的所見所想都講給胎寶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