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與媽媽一起賞聽中國名曲吧(2)(2 / 2)

嗩呐

由來:

嗩呐,別名喇叭,屬於中國民族吹管樂器,最初從波斯引進。在西晉時,人們在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上就看到過這種樂器,最遲在16世紀就已經在中國的民間廣泛流傳了。

特點:

嗩呐的發音非常嘹亮,派別不同,所吹奏出的嗩呐風格也不相同,比如,山東派所吹奏的嗩呐自如靈活,變化萬千;東北派所吹奏的嗩呐粗獷、渾厚;河南派所吹奏的嗩呐不僅靈活自如,還粗獷有力;河北派所吹奏的嗩呐彈性十足,活潑輕快。

曲目57:百鳥朝鳳——惟妙惟肖的百鳥鬧春圖

嗩呐有著很強的表現力,《百鳥朝鳳》就是由嗩呐所吹奏的,充分展現了嗩呐的藝術魅力。

孕媽媽的小品味

《百鳥朝鳳》用活潑明快的節奏和百鳥齊鳴的聲音,展現了富有朝氣的大自然景象。在樂曲的前奏剛剛結束,嗩呐就會吹出一段熱情洋溢的曲調,烘托出一種熱鬧的氛圍,之後在樂器的伴奏下,奏出百鳥齊鳴的效果。百鳥齊鳴的聲音,一會兒輕鬆悠揚,一會兒緊張短促,一會兒輕快明亮,生動至極,孕媽媽在聽這首曲子時,不妨欣賞一下戶外的花兒,聽聽鳥鳴,相信這樣一片繁榮的景象會讓孕媽媽愉快起來。

對胎寶寶的影響

胎寶寶感受到音樂的存在,主要就是通過體會孕媽媽的心情、孕媽媽對音樂的感知得以實現的,所以,孕媽媽在欣賞音樂時,要注意心情愉快,體會歌曲的意境,這樣的胎教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曲目58:打棗——暢想收獲的喜悅

有不少孕媽媽小時候是生活在農村的吧相信你一定沒有忘記每年秋天和奶奶一起打棗的情景,這首曲子描繪的就是打棗的場景。

孕媽媽的小品味

《打棗》這首樂曲,曲調熱情,給人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麵:秋季到來,落葉紛飛,樹上的大棗都紅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提著籃子,拿著竹竿,一邊打棗,一邊逗趣,整個棗林都飄蕩著歡聲笑語。

對胎寶寶的影響

孕媽媽知道嗎科學家證明:胎寶寶最願意接受低頻率的聲音,而準爸爸的聲音剛好合適。

所以,在聽《打棗》這首曲子時,準爸爸不妨對著孕媽媽的腹部,哼唱一番,胎寶寶可能還會對此做出回應。

民樂合奏

由來:

中國的樂器多種多樣,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樂器可以組合在一起演奏,還可以單獨演奏,不管怎樣的演奏形式,都帶有很濃厚的民族色彩。合奏曲就是通過對樂器的細心配器,由多種樂器依照不同聲部一起演奏的樂曲。

特點:

民樂合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大多數都和地方風俗息息相關,比如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時,都會發現民樂合奏的存在。

曲目59:彩雲追月——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彩雲追月》這首樂曲是一首民族管弦樂曲,之前被改編成不同的歌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孕媽媽的小品味

這首樂曲具有很濃烈的民族氣息,旋律柔美,通過多種不同樂器的組合演奏,用明快的曲調,勾勒出迷人的夜色,將人帶入雲與月相互追逐、玩鬧的意境中去,體驗另一種恬靜。

在安靜的夜晚最適合聽這首樂曲,悠揚的旋律會讓孕媽媽感覺夜空更加靜謐,更加帶有迷幻色彩,相信很快就能讓孕媽媽完全放鬆下來,從而緩解一天的疲乏。

對胎寶寶的影響

若是準爸爸也感受到了這首歌曲的意境,那就將這首歌唱給胎寶寶聽吧。這樣不僅可以刺激胎寶寶的聽力,還能讓孕媽媽心情愉悅,從而起到更好的胎教效果。

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