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對話(1 / 2)

第三百一十二章對話

此言一出,在座的大明高官們頓時笑顏盡失。曾紀澤卻是微微而笑。向左右道:“胡先生說要開放黨禁,準許國民私結黨社,競選議會,不知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在這次胡漣凱的大陸之中倍受冷遇的李鴻章,這個時候第一個站出來,他正色道:“皇上,臣以為這位胡先生所謂黨社之論,我大明絕不可采納。”

曾紀澤未言,胡漣凱卻道:“李總理有什麼理由反對,漣凱願聞高見。”

李鴻章洋洋灑灑道:“中國自古以來,多有朋黨之禍,那些官員們,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勾結,朋比為奸,對上蒙蔽聖聽,對下舞逆朝綱。而朋黨之間,又屢有爭鬥,似唐代牛李黨錚、宋之元祜黨案,無不是弄得國家元氣盡喪,所以說。但有朋黨,國家必為所禍。而今聖上英明,自登基之初便嚴禁黨爭,這才使國家和諧,上下齊心發展,若真如胡先生之言,這黨禁一開,各方勢力爭權奪利,那這國家必遭動亂,莫非,這就是胡先生和台灣願意看到的嗎?”

李鴻章指責胡漣凱這樣的進言是包藏禍心,而胡漣凱卻也不介意,從容道:“李總理口口聲聲朋黨以利,但漣凱卻認為,小人以利為朋,這種朋黨並非是真正的朋黨,而是虛偽的朋黨,一旦利益瓦解,這種朋黨也為之鳥獸散。唯有君子以道為朋,這種朋黨才能長久。”

胡漣凱走入殿中央,麵對大明眾臣而無所懼,“東漢桓靈二帝,誅殺朋清流朋黨,而漢亡。唐昭宗盡投清流於黃河,而唐亡。周武王之時,推舉其國中臣子三千結成朋黨,而周因之而興。這就是說。隻要國家能用君子之朋黨為國效力,那麼,國家必然會興盛。”

“然而,人性本惡,若不能對朋黨采取有效的監督與防範,那麼君子之朋黨,漸漸也會腐化為小人之朋黨。前朝百代,都因為沒有這個條件,所以小人之黨才會屢屢興風作浪,但是現在不同了,當此變革的時代,明皇推行民選,那便是將朋黨的惡之本性,用民眾手中的選票牢牢的關了起來,使之隻能為民效命,而不能徇私枉法。所以,漣凱以為,現在正是開放黨禁的最佳時機。”

胡漣凱心思機敏,將《朋黨論》與當今的國情所聯係,有力的論述了國家開放黨禁的正確性。

李鴻章又欲反駁,而曾紀澤卻不給他機會。轉而問容閎:“容愛卿,胡先生之說,你以為如何。”

若說這當朝之中,除曾紀澤之外,隻有容閎的思想與胡漣凱最接近,他容閎身為皇帝之臣,自然不方便說出這樣的話,現在胡漣凱代他說了出來,容閎心中早就暗自認同,當下便道:“胡先生所言,正符合當今世界潮流。縱觀歐美世界,凡有黨派林立之國,國家必強,而無黨無派之國,政治上卻如一潭死水,國力勢必衰弱。所以臣以為,這黨禁嘛,現在是時候該開了。”

一場辯論正趨激烈之時,曾紀澤卻是揮了揮手,笑道:“眾位愛卿,你們可都跑了題了,今晚的主題是歡迎我們的朋友胡漣凱先生,這政治之事嘛,就留著往後再說吧。來,朕與你們同飲了些杯。”

皇帝明顯不想把這場關於黨禁的辯論擴大化,他這麼一轉話題,眾人也不好再多說,各自舉杯同飲。

宴會盡情而罷,次日。胡漣凱應邀在國立南京大學做了演講。

南京的成立雖不如複旦同濟等蘇滬高校早,但因其所處之位置特殊,國家投入之豐厚,使得十數年之間,南京大學一躍成為了全中國最頂尖的大學,一批批從南京大學走出來的學子,已經成為了大明各行各業中的精英分子。

胡漣凱的南京大學之行,引起了該校學子們的密切關注,當天的演講禮堂,可謂是人頭爆滿,熱鬧非凡。這些天之驕子,時代的先鋒,思想最為活躍的年青人們,他們迫切的想要傾聽來自海峽那頭客人的心聲。

當天胡漣凱的演講題目名為《自由之夢》,演講從胡漣凱本人兒時的經曆,巧妙的引出了關於對自由的追求那種崇高而火熱的理想,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胡漣凱顯然是要在大陸兜售他的“民主論”。

在演講結束之後,校方安排了學生提問環節,站在講台的胡漣凱,將第一個提問的機會,給了前排一位戴眼睛男生。

“你好,胡先生。我叫宋學仁,我是物理係的一名三年級學生,很高興您能給我這個提問的機會。”年輕人先是有禮貌的做了自我介紹。

胡漣凱麵帶微笑,點頭致意,“我年輕的時候一直對物理很感興趣,隻不過數學一直讓我很頭疼,最後沒辦法,隻好改行站在了這裏說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