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問清客棧僅有十間房之後,梁映安小手一揮,直接包下了整個客棧。這樣就沒有外人,說起話來會方便很多。
掌櫃的樂的合不攏嘴,他這客棧從十幾年前開業到現在就沒有住滿的時候。這哪裏是貴客,這分明就是財神爺嘛!
車隊一行人忙著休整,卻不知道從進入城裏門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被人盯上了。
“老爺!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像這等規模的商隊,按說通常是不會到我們種窮鄉僻壤的地方。而且據守城的來報說,帶頭的幾人看著穿著不凡。怕是這商隊也不是普通的商隊……”
寧化縣的師爺鄭乾能穩居師爺的位置二十多年,伺候了兩任縣太爺,不光靠的是陰險狡詐心狠手辣,腦子是真比一般人的好使,而且此人一向表現的謹小慎微,足智多謀,這麼多年幫縣令父子二人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很得縣令父子二人的器重。可以說縣令一家的發跡,師爺鄭乾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原本現任縣令倒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每年路過的商隊也不是沒有,隻不過就是規模小了點,人少了點……窮鄉僻壤的哪有那麼多的商機……這麼一想確實有問題!就算是路過,這麼多馬車的隊伍為什麼不選好走的齊樂縣路過,偏偏要拐個彎選四麵環山的寧化縣路過。明明齊樂縣更富足,商機更多……
“通知下麵的人,暫時不要動,派人盯好他們,有什麼情況及時來報!”縣令覺得還是靜觀其變的好。
縣令池仲勿是上任縣太爺的長子,人雖不太精明,但勝在聽話,耳根子軟,不但聽他爹的話,誰的話都聽。他覺得別人說的都有道理。
也就是因為聽話,他爹才在他數次落榜後,花錢給他捐了個官,按說捐來的官一般品級都極低,沒有特別大的功績是很難升到縣令的位置,雖說縣令的品級也不高。但是好歹也算一方父母官,特別是像寧化縣這種地方,說是當地的土皇帝都不為過。
縣令他爹池老太爺,想退休享受人生,可寧化縣如果不在他們池家的手裏,他還真不放心去安享晚年,畢竟這些年缺德的事沒少幹,換個人來當縣令,難保不會舊事重提。於是鄭師爺獻上妙計,讓當時剛剛捐官上任的池仲勿,進山剿匪……
寧化縣的山倒是不少,隻是這匪——確實不太好找,真正的匪——去剿滅要花極高的代價,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那就隻能找一些好剿的“匪”。什麼半夜走失的,失足落水的,打獵被野獸吃了的……反正死無全屍的都算,好歹是湊了二十幾具屍體。
池仲勿的請功在銀票的加持下,很順利的就批下來了。剿匪有功官至縣令,又剛好池老太爺身體不適,告老還鄉。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一切都是剛剛好。池老太爺領著一院子的鶯鶯燕燕去溫泉山莊安享晚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