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犯什麼事兒了(1 / 2)

任歸遠已經連著好幾日光顧城西這家小雜貨鋪了。倒不是因為偶然發現的這家鋪子裏賣了什麼稀奇古怪的物件兒,而是這個鋪子的經營形式很有意思,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所以這幾日他天天來,整日的與雜貨鋪的老板套近乎。

經營雜貨鋪的是一對中年夫婦,掌櫃的姓白,街坊們都叫他白掌櫃。白掌櫃的媳婦身體不好,常年吃藥基本上不太露麵,隻在鋪子後院的廂房裏休息。二人膝下隻有一個年方二八的女兒——喚做玲兒。

白掌櫃總是半弓著身子,無論對誰說話都是語調平穩,語氣親切。玲兒還沒有說親,每日在鋪子裏跟著白掌櫃幹點雜活兒。熱情大方的模樣倒是讓人覺得比她那張小家碧玉的臉更招人喜愛。

鋪子的位置其實算是很偏僻了,也沒有牌匾,因為經營的年頭多,附近的街坊四鄰也都知道有這麼一個鋪子,所以客源很穩定。

又因為臨近城門所以經常會有一些城外的莊戶把自家多餘的農物放在這裏寄賣。莊戶進趟城實屬不易,有時一天之內還賣不完,而且進城售賣每次過城門都是需要交錢的,占道擺攤售賣也要交錢,除去交上去的錢有時候忙活一趟根本就剩不了幾個錢。

寄賣就很方便,幾天來一次,不但省去了多次上繳的錢,又省去了擺攤的時間。久而久之寄賣的人越來越多。

雜貨店的白掌櫃幹脆在鋪子內的西側打了幾組高大的貨架,分成格子,將這些格子按個兒租出去。寄賣的人可按天或按月租,之後將自己的貨物放進租到的格子裏,掛上自家的木牌。白掌櫃幫忙經營記賬。

這樣莊戶有了穩定的售賣點,白掌櫃也不用操心進貨,滯銷。附近的百姓也能買到品種較多的農物,算的上是三贏了。

任歸遠對這種自發形成的商業模式很感興趣。這幾天天天泡在鋪子裏,琢磨著這樣的方式如果搬到京城裏會不會有利可圖。

這日任歸遠又來到了鋪子裏。

整日的待在這,問東問西的確實會打擾到人家鋪子的生意,所以每次來,他都會買一些吃食帶過來,走的時候再在鋪子裏買些能用上的東西走。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任歸遠的禮數到位,在鋪子裏還會幫忙迎來送往,所以掌櫃的一家倒是沒有不歡迎,反而對他的印象很好。

可今日任歸遠拎著一包點心和半斤醬肉進門時,卻發現鋪子裏氣氛不對,往日臉上總掛著職業性微笑的白掌櫃,一副愁眉苦臉耷拉著腦袋,坐在椅子上唉聲歎氣。平日總是十分勤快笑意盈盈的玲兒,也不聲不響的站在貨架前一動不動的發著呆。

任歸遠放下東西,很是熟稔的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這是怎麼了,白掌櫃似乎今日心情不佳啊。”

白掌櫃沒接話,一旁發呆的玲兒卻開始小聲的啜泣起來。

“唉!對不住了任公子,老哥哥怕是今日招呼不周了。家門不幸遇上了點兒糟心事,怕是顧不上你了。你要是沒什麼事就回去吧,省得惹禍上身,實在是失禮了……”白掌櫃終於開口了,卻是不想留任歸遠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