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時光倥傯(1 / 2)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轉眼間,宋家莊之事已然過去五年,宋鎮南從那以後再也未曾出現過。除了幾個當年與宋鎮南交情過命的豪傑仍會時不時的長籲短歎一番之外,人們似乎都已將當年那悲慘的一幕漸漸地忘卻了。畢竟江山代有人才出,新生的青年俊傑總會將老一輩的英雄代替。

可是,當年武林中堪稱年輕一輩第一人的蕭林楓的死卻是有人時刻都記在心上,此人自是蕭遠亭。

自從蕭林楓死去之後,蕭遠亭傷心欲絕,一時隻覺天塌地陷,而自己卻是連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都沒有,隻一心欲同兄長共赴黃泉。

而王東城馬懷玉等人見蕭遠亭連續數日不進水米,心中甚是焦急,想盡一切辦法想讓蕭遠亭重新振作卻是毫無作用。無奈之下馬懷玉隻好再次親自規勸蕭遠亭,說蕭林楓大仇未報,即便他到了九幽黃泉也不會瞑目,作為蕭林楓唯一的親人,蕭遠亭如此沉淪頹廢即便與兄長一同到了地府,蕭林楓也不會開心,甚至會重重責罵於他。

蕭遠亭聽了,半晌才有些反應,問道,那西域人格木爾不是已然死去多時了麼?為何還說大仇未報?

馬懷玉隻得將自己與眾多師兄弟推理商議的結果告知蕭遠亭。

原來,王東城等人自從那日審問石勇石健兩兄弟之後便是心存種種疑問。回到武當之後將此中情況與心中疑問盡數說與馬懷玉等人聽,眾多師兄弟經過幾日商討最終認定那格木爾絕非孤身一人。若非身後有極大靠山他斷斷不敢向武林泰鬥宋鎮南發難,而且一擊得手。他身後那靠山定然還隱藏著極大的陰謀,否則不會向宋家發難的同時意圖陷害武當派。而那靠山若不是魔教,便定是西域一股極大的勢力。

馬懷玉等人唯恐將他們的推斷告知蕭遠亭之後,蕭遠亭一時衝動偷溜下山找人報仇,是以對蕭遠亭隻字不提。可是眼見蕭遠亭連續幾日不吃不喝日漸憔悴,馬懷玉也顧不得許多,隻好將師兄弟幾人的推斷全盤托出,以圖喚起蕭遠亭的求生之誌。

蕭遠亭聽了馬懷玉的話之後便不再言語,又恢複了前兩日的沉默。

馬懷玉心中期待地枯坐了半個多時辰,見蕭遠亭還是未曾有一點反應,隻好搖搖頭,歎了一口氣,悄悄走出房去。

第二日,馬懷玉剛剛起床,便聽得庭院之中一片喧嘩。馬懷玉心中不禁大怒,將門外小童叫進來,厲聲問道:“外麵怎麼回事?大清早便大呼小叫,成何體統?不用做早課嗎?”

馬懷玉向來脾氣溫和,鮮有怒色,武當上下盡人皆知。可那小童一見馬懷玉今日竟是怒不可遏,當下有些戰戰兢兢的說道:“小師叔······小師叔他······”

馬懷玉一聽,心中頓時大急,趕忙問道:“遠亭他怎麼了?快說!”

“小師叔他吃東西了!”

“什麼?!”馬懷玉一聽不禁又驚又喜,“當真?”

小童顫抖著點點頭。

馬懷玉見狀也顧不得什麼高人形象,立刻邁開大步便向外奔去。

馬懷玉王東城等人年紀均已不小,而且膝下無子,看待年紀甚小的蕭林楓蕭遠亭等人均是如子如孫。蕭林楓自小懂事刻苦,馬懷玉等人自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而蕭遠亭機靈活潑,在眾人之中又是年紀最小,馬懷玉等人對其自然又是多了三分溺愛。此時聽說數日不進水米的蕭遠亭竟然開始進食,馬懷玉心中怎能不喜?

馬懷玉循著人多之處前行,一路竟然來到了廚房。隻見廚房門口擠滿了三代弟子,均是如同鴨子一般伸長了脖子向裏麵望著。時不時還聽到裏麵傳來一陣陣口齒不清的喊聲。

馬懷玉輕咳一聲,便要擠進廚房,可是門口的眾多弟子竟均是竊竊私語,一個個笑的不亦樂乎,幾乎沒有一個聽到自己的咳聲。

馬懷玉不禁大囧,又是重重的一咳,聲若洪鍾。眾多弟子驚得紛紛轉頭,一見竟是馬懷玉,於是紛紛行禮,並為其讓開了一條道路。

馬懷玉緩步走進廚房,看了眼前的情形也不禁一愣。

此時蕭遠亭隻穿了貼身內衣,打著赤腳,坐在廚房正中的凳子上,左手托著洗菜盆,右手的筷子正在飛速的將盆中的飯菜扒入自己的嘴中,即便嘴中已是滿滿的飯菜,卻還時不時的發出囫圇不清地喊聲。而在他的身邊,清岩等幾個與蕭遠亭關係最好的小道士一邊將手中盤子中剛剛炒熟的素菜撥入蕭遠亭手中的洗菜盆,一邊說著:“你慢點吃,還有呢,別著急······”還時不時的回頭向鍋台邊忙碌的雜役喊道:“張大叔,你快點,他快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