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吃了不少果子,稍微恢複力氣的幼狼便不安份了起來,趁著燭龍又去給它采果子,旋即埋頭掘起洞來───燭龍臨走前為了以防萬一就把它關在火籠裏,但扛不住這被關過兩次的小家夥學聰明,自己挖出一個出口來,等燭龍回來後,早已狼去籠空。
燭龍當下閃過腦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他的毛毯不見了,狼可以不管,但毛毯很重要,於是放下剛采的漿果後,便沿途尋了過去。
另一方麵,脫逃成功的幼狼在妖森裏東奔西竄,還不忘時時試著嗅出其他妖狼的位置,想重回狼群的領域。
狼一生隻忠於一個伴侶,狼群也通常都是由同一個家庭組成,小狼則是群體中最備受嗬護的存在,即使不是自己的幼崽,其他成員也同樣會加以照顧,因此幼狼有極大的機會能被新狼群接納。
當初生下幼狼的年輕母狼之所以會獨自帶著它行動,是由於母狼未經領頭狼同意就與外來的公狼交配,才會被逐出群體,甚至在生下幼狼後沒多久就因誤侵其他妖獸的領域而被咬死,若非幼狼還太小造成不了什麼威脅,恐怕當時就一起喪命了。
畢竟每個狼群的領頭狼都容不得自己的權威遭到絲毫損害,而此一特性在妖狼中更甚,其他成員都隻能順從領頭狼的分配與命令。
但當幼狼遇到一個陌生狼群時,其領頭狼卻因隱約從它身上嗅到龍的味道,而凶惡地朝它齜牙低吼,深怕幼狼將龍引來,導致狼群麵臨莫大的危機───動物的嗅覺異常靈敏,即使它們沒見過龍,但卻能輕易判斷出孰強孰弱,也就越發謹慎。
幼狼哪裏知道是因為自己身上有龍的氣味才會被排斥,它伸長脖子不安而稚嫩地叫著,可最後喚來的卻不是領頭狼的接納,而是讓它不明就理被排斥的原凶。
燭龍一出現,那群妖狼旋即警戒地一步步向後退,直到拉開一段距離後,才紛紛急奔而去,留下一臉淡漠的燭龍和懵了的幼狼。
第一次真正麵臨被狼群拋棄,幼狼顯得非常沮喪,以人類的詞來形容,幾乎可以說是失魂落魄了,就連被燭龍拎回去時也沒半點反抗。
幼狼低垂著頭坐在那,就連雙耳和尾巴都無精打采的,不過燭龍看不見,也沒察覺到有一小團格外憂鬱的氛圍,跟著在幼狼麵前席地而坐後,便教訓似的說道:「你前世曾為西皇,就算如今墮入畜生道,也不能沒絲毫傲氣地跑去歸順別人,明白嗎?」
興許是因為自己也不是人類的緣故,加上前世就認識西皇,燭龍此刻對著完全聽不懂人言的幼狼說教說得十分自然,就隻差沒直接問它為什麼不回話了。
但燭龍的要求對一隻還沒斷奶的幼崽而言,著實太艱難,何況北方狼與南方狼不同,本就偏好群居,方能靠著群體的力量在嚴苛環境中存活下來,幼狼尋求狼群不過是天性使然。
然而幼狼雖然聽不懂,但燭龍教訓的意味太濃厚,於是它極度無辜又委屈地扭過頭,就幹脆用屁股對著燭龍,一副理都不理的模樣───也幸虧燭龍看不見,不然他肯定想真的讓某隻狼崽子火燒屁股。
之後接連幾天,幼狼沒再偷溜,但卻也始終沒什麼食欲,燭龍親自給它喂漿果時,它也鬧脾氣似的咬都不咬一口,顯然還在記仇燭龍那天口頭教訓它的事。
燭龍其實骨子裏也是個心高氣傲的性子,一般對人清清冷冷到能見死不救的地步,否則當初同為四時之龍的夔和相柳被當凶獸滅掉時,他也不會照舊在西域安穩過他的隱居日子,而不曾出手幫忙過。即使他的實力在當時就已經和應龍不分軒輊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