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小狼便將野山蔘叼到角落藏著,接著湊回去用鼻尖輕輕拱了拱小龍,見對方仍沒有反應,便依偎著趴了下來,用前足勾勾眼前的小龍爪,抬起、再放到自己的腦袋瓜上,落寞地想像著對方正如以前一樣摸著自己的頭。
那年的東棲山,山上多了一隻不殺生、隻吃魚,成天滿山跑,一心要挖山蔘的小黑狼,而林老頭家那隻水缸裏的魚也越養越多,即使放生了幾次,沒多久仍會被小狼抓來的魚塞滿。
有心要將自己『畢生絕學』傳授給小狼的林老頭,邊教邊帶小狼去深山裏找了幾回棒槌,很快就發現小狼老是找不到棒槌的原因就是太心急,棒槌本就容易和周遭的野草混淆,再不仔細辨別,當然會找不到。
何況一旦找到了,小狼更老是急著要挖出來,緊接著叼起被挖得根須斷了大半的棒槌轉頭就跑,諒他怎麼講都不聽,讓林老頭簡直恨鐵不成鋼……
「小娃兒,我們壓山講究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耐著性子一邊觀察山勢、一邊沿路慢慢找,其實比橫衝直撞到處找還快的。」林老頭苦口婆心道。
聞言,小淵還是固執地繼續悶著頭往前走,直到林老頭說了下一句話,他才猛然抬頭---而且棒槌是百草之王,七兩為蔘、八兩為寶,上好的老山蔘能延年益壽,帶到山下隨便賣都比同重量的金子值錢,如果亂挖傷到了根須,都會損及它的價值啊!」
這整句話聽在小淵耳裏,前半段左耳進右耳出,但後半句就被他自動理解成如果傷到根須便會降低藥效,而藥效都不知道降到哪去了,給小龍吃當然也就沒用!!
小淵大受打擊,之後再找到野山蔘,就開始乖乖地拿著用鹿角做的快當簽子慢慢挖,這讓林老頭很欣慰,覺得孺子可教也。
然而挖棒槌是一件極費時的事,少則三、四個時辰,多則數天都有可能,小淵雖然肯耐著性子挖了,但挖沒多久便會坐立不安地看向深山的方向,再低頭挖挖,過一會就又抬頭望眼欲穿地死盯著同一方向,仿佛在那樹林之間有什麼正在等待著他似的。
這種挖一下要看三眼的舉動,在老放山人林老頭的心中自然十分不可取,挖棒槌是一門細致活兒,不專注絕對不行,因此他當下便起身換了個位置,直接擋在小孩的麵前,想警惕一下對方。
但等小淵發現林老頭刻意擋住自己的視線後,那雙金眸卻是一瞬也不瞬看著他,逐漸被一絲血色渲染的瞳孔帶著無聲沉凝的恫嚇;林老頭留意到他眼神的變化,心中不禁一驚,讓他忽然明白其實自己在小娃兒眼裏也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外人。
果真是狼崽子!林老頭忍不住在心裏暗罵了聲,雖然放山人不打獵,但林老頭認識不少獵戶,加上東棲山也有狼群,對於狼的仇外性,他仍時有所聞。
狼和狗畢竟不同,狗能輕易將陌生人視為群體的一份子,狼卻無法,一旦錯過剛出生那短暫的十幾天,之後想讓狼再去認同其他人,無疑是難上加難。
但一歲內的狼崽,仇外性還不明顯,不如成狼的攻擊性高,小狼雖和東棲山的狼長得不太一樣,但看體形應該還沒滿一歲,林老頭覺得自己再加把勁多培養培養感情,讓小娃兒把自己當爺爺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薑還是老的辣,林老頭不動聲色地挪了位置,不再擋住小娃兒的視線惹他排斥後,隨即笑眯眯地轉移話題:「小娃兒,你挖那麼多棒槌要做啥啊?」
聞言,小淵想起自己來這的原因,便又悶著頭挖了一會,最後才開口回答,但由於鮮少說話,他的聲音顯得十分生澀,然而語氣卻再執拗不過:「要給龍龍吃。」
容容?絨絨?這是另一隻狼的名字嗎?林老頭猜測著,「他怎麼啦?」
「在睡覺,龍龍一直在睡覺。」小淵挖人蔘的力道忽然重了重,滿是委屈。
林老頭一愣,心想這都多久了,該不會其實是死了,結果小娃兒還小搞不懂,就以為對方隻是在睡覺吧…林老頭的同情心油然而起,同時也覺得小娃兒真是重情重義的好狼,不說別的,就連自己的這條命其實也是他間接救的;林老頭正想摸摸他的頭安慰一下,卻被對方嫌棄地閃開後,才訕訕笑道:「小娃兒好辛苦。」
這回小淵沒再答話,等他把整個野山蔘挖出來後,照樣拿著就走,但背影卻沒了第一次挖到人蔘時的歡快興奮,反而有些垂頭喪氣,讓林老頭不禁也傷起腦筋,煩惱著下次該怎麼安慰這小家夥。
然而過了幾天,林老頭再看見他時,小狼脖子上竟係了個布包,乍看之下,林老頭還以為他是收拾好行李要搬家了,幸虧小狼沒一會便熟門熟路地將嘴裏叼的魚扔進水缸裏,隨後又接著去將挖棒槌要的工具一一翻出來,林老頭這才鬆了口氣,跟著出門壓山去。
一路上,林老頭總想知道那布包裏是什麼,但小狼卻異常保護,連看都不讓他看,上山時也格外小心翼翼地不讓布包磕到、擦撞到,完全當寶貝看待。
不過即使林老頭一表現出想碰布包的樣子,小狼就齜他,讓林老頭絲毫找不到機會一探究竟,但好歹也活了一甲子,林老頭隨便猜猜,也猜得到那布包裏的大概就是小娃兒說的,不知是絨絨還是容容的同伴。
再說如果暫時撇開布包不管的話,有一點值得欣慰的便是小狼這回明顯有耐心多了,不像先前總一副急著回去的模樣,就連挖山蔘時,小狼用前爪慢慢扒的樣子,也比上次用快當簽子挖還來得認真許多。
接下來在這一老一小放山的日子裏,小狼毎每都會帶上他的小布包,在安心的情況下開始將林老頭教的東西聽進去,學著判斷山勢、自己找出野山蔘生長的所在,甚至遇上得挖好幾天的老山蔘時,也能耐著性子慢慢將完整的根須全挖出來。
這樣的生活便一直持續到人蔘花謝,結出鮮紅果實的那一天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