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梁討的是鍾家大灣鍾老爺的女兒,清秀賢惠。
林鍾氏生頭胎時足月還不見動靜,從孕相看,人們猜測是個懶小子,躲在娘胎不肯出來。正當林蔣氏著急時,中秋之夜,林鍾氏發作了,等穩婆到家,似乎在娘肚子裏待膩了的娃娃竟順順溜溜來到了人間。那一晚月亮飽滿,照得大地如水一般。落地後她不哭不叫,嚇著了一家人,穩婆倒提著朝屁股一巴掌,也隻是哇哇叫了兩聲。
這孩子安靜,便取了靜芝名,哪知道從洗三那日開始,她竟吵鬧得異常,整日整夜地啼哭,弄得家裏上上下下不得安寧。
沒辦法,林國梁請人在外貼紙條,上寫著:“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三遍,一夜睡到大天亮。”然而這法子也冇得個成效。
靜芝的哭鬧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一家子被拖得疲憊不堪。滿月時,林國棟帶玉仙來探望,看著哭鬧的靜芝,玉仙抱過來,唱道:“新填的稻場呃白沙的土咧,長的是喇叭吔,短的是嗩呐,哩哩喇哩喇喲吹得好優雅好優雅……”玉仙唱的是老家江陵的馬山民歌,靜芝不理會。林國棟吼一聲:“趙玄郎坐觀中心中煩惱,想起了二爹娘心似火燒……”靜芝聞聽哭聲漸小,玉仙說:“這孩子是個花鼓戲迷哩。”便唱道:“清早起遵母命誰敢違抗,媽命我到東樓巧繡鴛鴦。將身兒我且把東樓走上,用手兒推開了望月紗窗……”玉仙唱的是花鼓戲《白扇記》。奇怪那戲文隻唱得兩聲,靜芝就止了哭聲,看著如得了赦令一般終於安靜的孫女,林蔣氏隻覺稀奇。她一向不待見這個二媳婦,此刻覺得她有股魔力,撫著孫女臉上的淚珠兒,她催促玉仙再唱一段。
林國梁覺得這個被花鼓戲吸引來的外鄉女子做下了忤逆父母之舉,心下對玉仙有些不齒。現在女兒因此不再哭鬧,他在慶幸中竟對女兒起了一份隱隱的厭惡。
林鍾氏至此與玉仙結緣,靜芝一旦哭鬧,林鍾氏便抱著靜芝去找這個外鄉的妯娌,隻要玉仙一開口,小靜芝就會眨著一對毛茸茸的眼睛看著她,玉仙歡喜起來。林鍾氏也學些花鼓戲小曲,小靜芝張著小耳朵聽,聽著聽著便閉上眼睛,慢慢進入夢鄉。
又一年,林鍾氏添了兒子壽吾。
一天一天,她慢慢長大。小院落離街市有段距離,玉仙沒有孩子,又喜歡靜芝,總想帶她去與壽希玩耍,但林國梁不許她去,他說花鼓戲會讓女娃子家學壞。林國梁哪裏看得牢靜芝,她在父親的眼皮底下一個轉身就到了玉仙嬸子家。
幾年後林國梁又有了二女兒敏芝。
俗話說,爹婆喜歡頭生子,爺娘喜歡順受兒。即使是孫子壽吾出生,似乎也沒有動搖林蔣氏對靜芝的愛。
奶奶對靜芝偏心。每年嚐新,奶奶一手提竹籃,一手牽她的手,踮著小腳去田裏采摘青豌豆角兒。奶奶說,這豆苗兒呀,是要在舊年的九月底點下豌豆的,等長出指頭長,就該下雪啦,那青青嫩嫩的小苗兒不怕冷哩,它們蓋著白皚皚的雪像頂著一床厚厚的棉絮,等掀開棉被時,就迎來了春天。奶奶回家會做青豌豆角兒湯,那是靜芝最愛喝的,豌豆角兒是青的,湯也是青的。靜芝說:“婆婆,這青豌豆角兒湯像綠綠的春天,我要把這碗春天喝下去。”聽得林蔣氏哈哈大笑。
農曆三月三,奶奶用地米菜煮雞蛋,第一個給靜芝,奶奶說那地米菜煮過的蛋吃了頭不會痛。端午節時,地裏的麥子開始黃了,奶奶就要炳叔去剪回麥穗,搓出麥粒,這新麥即使用小磨磨成麵粉,也隻能磨個半碎,因為麥子還沒有幹,奶奶摘些槐花拌在一起,和好麥麵,碼上蒸籠格,那清新的香味飄得桃集半條街都聞得到。新出籠的麥糕也是盡著靜芝先吃。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六歲的靜芝坐在小椅子上,奶奶給她梳完頭後,她看見弟弟壽吾走來,便起身向弟弟跑去,奶奶一把拉住了她,將她按在椅子上,靜芝回身看見母親提著一根長條布候在一旁。
“小芝啊,你一天到晚瘋瘋癲癲的,該收收心了,來,坐下來,婆婆給你裹腳了。”
“裹成像恁郎和姆媽一樣的腳?”靜芝看著奶奶和母親的腳問。
“是啊。”奶奶回道。娘的腳小小的尖尖的,被白布條層層包裹,穿在繡著小黃花的黑布鞋裏。奶奶的鞋更是小巧玲瓏。靜芝覺得,相比娘的腳,奶奶的那雙腳更像端午節包的大粽子。
“這氣就裹吧?”靜芝仰著臉問奶奶。
“嗯,來!婆婆給你纏個三寸金蓮,比你娘的腳更好看。”
奶奶將靜芝的右腳捧在手中,將每一個腳趾頭依次捏了又捏,最後放開大拇指,突然狠勁地將另外四個腳趾連同腳掌折向腳心,靜芝“啊”的一聲慘叫,大哭起來。娘遞上長布條,奶奶不顧靜芝的叫喊,緊緊地將布條纏了上去。靜芝疼得歪在了椅子上,壽吾在一旁叫:“婆婆!姐姐疼!”娘衝著壽吾道:“乖,到一邊玩去。”
奶奶又拿起了靜芝的左腳,靜芝踢著蹬著,一下將奶奶踹倒在地,奶奶爬起來給了靜芝一巴掌:“這小槍殼,勁還不小!”她按住孫女,扭過頭衝媳婦吼道:“你還不幫忙?!”娘趕緊上前抱住了靜芝:“兒啊,忍著點,忍忍就好了。”奶奶更緊地抓住靜芝的左腳,更用力地將那扭動著的四個腳趾同腳掌一起折向腳心,靜芝疼得昏了過去,母親慌忙叫道:“靜芝,醒醒,遭業啊!”奶奶用白布纏好靜芝的腳,擦擦汗對兒媳吩咐道:“抱她上床,給她喝點水,慢慢就好了。”
“恁郎克休息哈。”娘對奶奶道,她將靜芝抱在懷裏,呆呆地看著女兒汗濕的頭發,雙眼滿是淚水。
喂水後的靜芝醒來疼得大叫不止,直到聲嘶力竭。林家夫婦被這哭喊驚住了,想起她在月窩裏的哭叫,心有餘悸,他們沒想到女兒的性格如此倔強。看著那可憐模樣,林國梁不顧母親反對,將女兒那雙折斷了筋骨的腳上的布取了下來,說:“明天再纏吧。”
到第二天,奶奶拿了布條再來給靜芝纏腳時,靜芝跪了下來:“婆婆啊,別給我纏腳。我不要纏腳!”她在床上兩頭爬著躲著哭著喊著,不由得奶奶也流下了傷心淚:“兒啊,你不纏腳,今後怎麼嫁人哪?哪個會要一個大腳女人哪?”
“我不嫁人,我守著婆婆,守著大大,守著姆媽,我不嫁人,不嫁人!”靜芝一直跪著求情,奶奶抹一把眼淚,離開房間。
從此奶奶和娘再沒有給她纏腳。
放腳的靜芝又恢複了玩的天性,捉迷藏,躲貓貓,快樂玩耍。而小靜芝三歲的敏芝在幾年後則順了奶奶和娘,纏上了雙腳。
遇到靜芝調皮奶奶要懲治她的時候,靜芝就會快步跑開。
“你就撒開腳板跑吧,看你跑到哪西克?”奶奶總是衝著小靜芝無可奈何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