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年關(1 / 3)

冬天到了。

冬天裏白天短,夜晚長。學生們放學後趕緊往家跑。喬家大灣的小子們發現了一個比打陀螺、鬥煙盒、打彈珠更有意思的活兒,他們結伴去抓魚。

誌軍和進安、秀官、喜旺、圓滿、寶滿、牛犢放學後,回家放下書包,急忙拿了奪車去七道彎撈魚。七道彎的冬日一派幽寂景象,這裏雜樹衰草,枯荷敗葉,很有些陰森。幾個人推了半天,隻撈得幾條鰟鮍小魚,便回家來。

牛犢當晚發起燒來。他緊閉雙眼,不吃不喝,到青苗那裏開了藥,撬開嘴把藥灌進去,燒仍然不退。

喬二狗著了慌,第二天他帶了兒子找郎中,又跑龍潭醫院,打了針吃了藥,牛犢還是不退燒。急急慌慌的麻臉女人將牛犢背到了喬章氏家,喬章氏用手摸摸孩子燒得通紅的臉道:“這孩子是去了村南的堰塘。”麻臉女人一臉驚詫:“是哩,我看到誌軍們回來了,就去找他,他一個人在荷塘邊站著像苕。”“他五姨逗他玩哩。”萬啟朱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滿臉的麻點如繁星一抽一抽地動:“嬸子,恁郎是朗曉得他五姨?”“你五妹子在婆家受到妯娌的取笑,她嫁妝不如其他妯娌,三房的與你妹子吵架時揭了她的短,她一氣之下就投水自盡了。”

麻臉女人向喬章氏作起揖來。喬章氏不睬,轉到後廂房,秋香桌上懸著一柄寶劍,並不識字的喬章氏鋪開白紙,拿起毛筆,筆走龍蛇揮舞起來。一頁紙寫完了,又翻過一頁,一頁又一頁,彎彎曲曲的沒有一個成形的字,卻又似乎都是成形成體的模樣。喬章氏畫了滿滿一本子,頭上沁出汗珠,終於,她丟下毛筆,氣喘籲籲地坐在了椅子上。

“半夜起來,在水缸邊燒了這些唐麵符。”喬章氏叮囑。

萬啟朱小心翼翼收起那疊稱作唐麵符的紙。

麻臉女人第二天吃早飯的時辰捉了一隻麻鴨進了喬章氏的家。牛犢是淩晨退的燒,也不知是不是在水缸邊燒完了唐麵符,牛犢就退燒了。退了燒的兒子叫喊著肚子餓了,她連夜為兒子做了雞蛋麵條。這是兒子四天來第一次大口吃東西,麻臉女人感動得涕淚滂沱。

她扯來了一段紅綢布,送來了一尊觀世音,村子裏關於喬章氏成了馬腳的傳聞不脛而走。

寒假隨著一場小雪的飄落到來了,誌軍拿回了成績單,他在班上第一名,語文、算術各一百分,體育和唱歌九十五分。還帶回了一張學習標兵的獎狀。

林靜芝恭恭敬敬把這張獎狀貼在主席像右下方,她感覺這張獎狀讓屋子頓時明亮了許多。戴誌軍看到母親的高興樣,他挺了挺胸,小腦袋不由自主地昂起來。

小靳莊活動突然如火如荼地開展,村莊裏的姑娘們都被抽調到學校的教室去跳忠字舞。唯獨鳳蓮沒去,林靜芝去問喬九斤。

喬九斤說:“跳舞的都是貧下中農的子女,你家鳳蓮沒資格。”

九斤的老婆在一旁道:“跳個舞哪有那些講究,鳳蓮那孩子嗓子好,個子也高,挺適合跳舞的。”

九斤看了女人一眼,對靜芝說:“那你讓她寫個申請吧。”

鳳蓮一到宣傳隊就被大隊派來的老師安排做了主演,她們排了一個忠字舞,又演了樣板戲《海港》片段,老師對她讚不絕口。

“手捧寶書暖胸懷,一輪紅日在心間,毫不利己破私念,專門利人公在先……”

《海港》演了,老師又讓她演《杜鵑山》裏的柯湘。

“普天下受苦人,同仇共恨,黃連苦膽味難分,他推車,你抬轎,同懷一腔恨,同恨人間路不平,路不平,可曾見他衣衫破處留血印,怎忍心,怎忍心哪,舊傷痕上又添新傷痕……”

字正腔圓。聽得老師連連點頭。

鳳蓮打小在母親的花鼓調的熏陶下長大,母親洗衣時唱,納鞋底時唱,做飯也唱,她對一些花鼓戲曲也是耳熟能詳。有了這根底,唱革命現代京劇比別人強。

大隊舉辦學習小靳莊活動文藝會演,菊花上台演出,鳳蓮也上台演出,演出結束,喬二狗特地找到她,拍了拍她的肩膀道:“唱得好!你們家有表演細胞。”

鳳蓮回來說給母親聽,靜芝警覺起來:“他還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