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喜鵲(1 / 2)

四年時間一晃而過。戴誌軍大學畢業後回了省城武漢,他在一家電子研究所工作兩年後,決定前往深圳。

當他揣著128元人民幣坐上列車,聽著啟程的汽笛,心裏也昂起一種對未來的期待與激動,在動人心魄的車輪轟隆聲中他離開了家鄉,離開了遼闊的江漢平原。

那個城市,一個偉人在那裏畫了個圈,戴誌軍一踏入那塊土地就感受到了一股洶湧而來的熱潮,到處在建設,到處在招工,他在筍崗一個做鍋盔的湖北人那裏幫助揉麵,解決了一日三餐,晚上就歇在灶台旁睡上幾個小時。

深圳的白天是娃娃臉,一會兒豔陽高照,一會兒卻大雨傾盆。

而夜晚也不比家鄉,當老家人上床休息時,這個城市的夜才剛剛開始。

年輕的生命,不管環境多麼惡劣,不論以何種生存方式存活,都有一個夢想支撐。在枕著胳臂遙望星空的夜晚,滿天繁星常常勾起戴誌軍思鄉的情緒,父親在星夜收捆麥子,螢火蟲翩翩飛舞;母親在星夜下浣衣,棒槌聲聲起著應和;父親在菜畦裏撒著種子,母親唱著花鼓在燈光下納鞋;父親帶他去捕魚,母親給她的米酒臥著兩個荷包蛋……他想娘了,想爹,想家,想回村去,去看看門前的楝樹,看看湖裏的荷花,看看那棵老槐如雲如粉的花蕊,看看滿地撒歡的雞鴨,看看白發親娘,聽聽父親吼上一句《雷神洞》。可,他兜裏沒有回家的路費。

他早已習慣了一個人麵對困境。

天氣轉涼時,戴誌軍與人合租了一間小屋,有了自己的棲身之所。

合租的那小夥子是從合肥來的,他在一家工廠的流水線上幹活,那是一家專門生產電腦集成板線路的工廠。這正是自己所學的專業啊,他央求小夥子把他介紹到廠子裏做工。

他很順利地進入這家叫騰達的電子廠,他從流水線上做起,每月1500元,在半年時間內,人事部將他安排到了副廠長的位置。一年後,由於廠長突然中風,戴誌軍做了代理廠長。

老板約翰五十多歲,馬來西亞人,他每半年來廠裏視察一番,帶著隨從前呼後擁從車間走過,跟著他的女人們波西米亞的裙裾窸窸窣窣。流水線上的工人一色的藍布工裝和白色工作帽,他們聚精會神幹活,沒有一個人抬起頭來打量外來的人,地麵看不到一片紙屑,走出車間,門衛師傅仍然在門口站得筆直。約翰一邊觀察廠子裏的變化,一邊欣賞地看著跟在一旁身材挺拔的戴誌軍,他將戴誌軍單獨引進了那個他一年隻開兩次的茶室,他用英語與戴誌軍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交談,便把鑰匙和大印交給了戴誌軍,一並交給戴誌軍的還有一張支票和一張訂單。在小梅沙做完沙灘日光浴,他便回了馬來西亞。

那是一張十萬元的支票,戴誌軍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還沒有一個萬元的概念,這個年薪是他在研究所年收入的三十倍!戴誌軍很快從支票轉移到訂單上。他盤算出這張大額訂單是騰達目前產量的三倍,這意味著騰達不僅要增加廠區規模,而且急需大量工人。

他決定,搬遷新址。

眼下正值十一月,秋高氣爽,新址是沙塘布一座廢棄的工廠廠房,按照設計的圖紙隻需進行簡易的裝修即可使用。

與裝修同步的是騰達開始招錄工人,戴季平將招錄工作分成兩個點,深圳與清荷垸同步招錄。除現有的三百人外,他計劃再招七百人,其中在清荷垸招三百人。與工廠同時租下的是沙塘布村的民房,一間房放八張高低鋪。他將招生簡章寄回家,請哥哥代為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