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人想揍我(2 / 2)

這種場景很常見而且跟樣板戲似的劇情大相徑庭。我在小學時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樹敵頗多,被攔過兩次但我的版本比較推陳出新。

國強同學尾隨了我很久然後在小路上突然跳到我麵前說,我要攔下你!我說,行,你怎麼不找人啊?他說你別管,我說打吧,然後他就掄拳向我走來,我搶在他之前給他兩拳,然後他鼻子就流血了,蹲在那兒嚎啕大哭。我大搖大擺走開了。不多久他就領著他哥哥追上了我,我一看那情況就軟了,剛想哭,他哥說,小朋友不要打架嘛,兩人好好玩來握個手長大後才知道江湖上最高義是止幹戈,一直記得國強他哥哥的“止戰之笑”。

還有一次在六年級。張小超一人攔我和宏賓兩個人,在校門口我看到班主任老師,上前恭敬的鞠了個躬,然後說,張小超要打我們。我現在都在驚歎當時的淡定穩妥。老師一回頭張小超左手攥著石塊兒右手持木棍兒,人證物證俱在,第二天班會成了張小超的批鬥大會。

六年級打架就打個氣勢。放假前比過年還熱鬧各幫派之間有仇報仇。他們帶著各種武器,帶到班裏太拉風,全都花五毛錢寄存在校門口的小賣部裏。什麼砍刀,雙截棍,劈刀,九節鞭,甚至有個人(張金亭?)把他爹的殺豬刀都偷來了。而他們真正要打的時候連怎麼用都不知道。最後群架成了武器博覽會,兩邊相會交流談笑風生。

至於群架的必要環節必須單獨講一下:挑釁。每次打架必有一方出來人找出打架的理由——製造柳條湖事件。有一次我興致勃勃地站在於莊橋頭等兩撥人打架,結果他們僵持半天,沒人去挑釁,眼看天都黑了,有個人說,還是回家吃飯吧。最後就散了,兩撥人是我見過的最不敬業的古惑。

初中時我絕對是模範生,每天都好好學習(除去初二那年)江湖恩怨與我無關,就記得初三時,有一次我在教室做化學題,那什麼原子質子之類的,然後聽到外麵轟的一聲,疑心是原子彈爆炸,出門一看有人從二樓跳了下去,我想當納悶,高考使得不少人自殺,你說這中高不至於所有什麼升學壓力吧。你說就是自殺也別從二樓跳啊,明知死不了多造罪啊,然後打聽才知道那家夥是被一群人毆的,那群人出手狠毒,招招斃命,無奈他就明智地跳了下去,不然喪命也未可知,這段回憶成為我心中深深的陰影。

高中時很少聽到打架的事隻是聽一個哥們兒講過一些。據說一個地方可以訂做個性劈刀,上麵還能刻個性簽名,蠻新奇的。可以擁有一把天下無雙的劈刀成為許多古惑的小夢想。

他們打架都很多人。雖然用劈刀,但都沒開鋒,基本用刀背,而且每次打架前都會造勢,恨不得在宣傳欄貼海報:“本周末我們將在電影院門口打群架,歡迎全校師生組織觀看。”而且人一多就混亂,很多人分不清敵我地亂砍,基本都內傷,反正不流血,一聽到警笛就在30秒內做鳥獸散,場麵蔚為壯觀。

說句實在話,我拿這挑戰書手有點抖。高敏看著我問道,幹嘛抖。

答曰,好久沒揍人了,手癢。

然後手心就滲出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