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漸逝去,不覺已經是初冬時分。京城裏麵開始從漫天蕭瑟中,透出一絲寒意。
京師大學堂雖然備受爭議,卻還是風平浪靜的開辦了下去。京城裏麵最初的那些個動蕩不安,也很快煙消雲散。畢竟,誰也沒有真正把這個京師大學堂當作多麼了不得的事情。
而光緒滿心扔下去的這塊石頭,最後隻是濺起了一點水花,就悄無聲息了,一切還是回歸於原本的死水。
這也是意料當中的事情,光緒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心中卻多少還是有些無奈。盡管如此,該著手安排和進行的事情卻一點也不敢耽擱,都有條不紊的安排陳卓、吳紹基和杜懷川等人實施。
而最讓光緒放心不下的,還是陸軍學校的事情。這是光緒將來翻身的本錢,他是一點也不敢大意。擔心玉瀾堂裏有慈禧的耳目,所以專門到杜懷川家中商議。
這一次,為了保密,光緒將月兒也打發到後院,隻留下杜懷川一人。
“陸軍學校學員軍官團的事情,按照皇上的吩咐,已經順利的進行了。目前已經有100多人加入了軍官團,人員都是經過微臣仔細的考察,不會有什麼問題,請皇上放心。”杜懷川說完,遞給光緒一份人員的名冊。
光緒打開名冊,認真的看了好一會兒,合上名冊說道,“這件事情一定要辦得萬分的隱秘,不要讓人聞出什麼味道出來。還有你們那個向皇帝宣誓的儀式,以後就不要搞了。一來容易讓人抓住把柄,二來這也不是我想要的目的。”
杜懷川微微一愣,抬頭不解的望著光緒。“微臣就是想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明白,是在為誰效忠……”
光緒打斷了他的話說道,“忠心不忠心,不在一句誓言上麵。如果軍官團非要搞什麼宣誓的儀式,朕覺得可以改為向團體宣誓,這樣要好一點。”
杜懷川想了想,點了點頭。
光緒又問道,“軍官團的組織建立的怎麼樣了?”
“回皇上的話,按照皇上當初的旨意,微臣把他們分為10個小組,每個小組設置組長一名,另外由他們自行推選了7名委員,負責軍官團的日常事務。隻是,這個牽頭負責的人,微臣一直都沒有合適的人選,也不放心讓別人來擔當這樣的重任,所以眼下是由微臣的表弟杜振武來暫時代理。”
“為什麼是暫時的呢,朕定了,就讓他來擔當這個重任吧,別的人朕同意也是不放心的。”
“微臣替振武謝皇上信任和拔擢,微臣一定小心謹慎,把這個事情辦好。”杜懷川一提衣襟,跪下說道。
光緒揚了揚手,示意他站起身來。“人員方麵,你一定要把好關,不要貪多嚼不爛,什麼人都弄進來,暗地裏也要多些心思。回頭你安排個時間,把那些個組長委員都叫到你家裏,朕也要和他們好好聊聊。”
“微臣謹遵皇上旨意。”杜懷川也不多說什麼,很幹脆的低頭答應。
接著,杜懷川又對照著名冊,把那些個組長和委員的情況,詳詳細細的給光緒介紹了一遍。光緒一邊聽著,一邊心中也是暗暗感歎,這麼多人,每個人的背景和情況,每個人的長處和弱點,都被杜懷川說的是詳盡有序,單單是這份記憶力,就讓光緒也讚歎不已。更加不要說他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做起事情來的謹慎小心,絕對是搞國家安全工作的一把好手。
隻是眼下,需要用到杜懷川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要是將來騰的出手的話,光緒是打定主意,把杜懷川安置在自己的情報部門,畢竟將來還要對日作戰,沒有情報,閉著眼睛能打什麼仗啊。
想到這些,光緒心中也是既焦急又無奈,萬事都需要展布,可自己現在又不具備實施的條件。操之過急,反倒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個軍官團的事情,陳卓和吳紹基知道嗎?”聽完杜懷川的介紹,光緒冷不丁又問道。
“微臣也想過這個問題,隻是微臣覺得時機未到,眼下還不能告訴他們。不過,微臣暗地裏也覺出,似乎吳紹基和陳卓都有所察覺。”杜懷川接過光緒遞過來的名冊,小心的揣到懷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