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新年一折(2 / 3)

然而,經曆過上一次挫折的光緒,此時麵對這件事情顯得更加謹慎小心。

李鴻章會不會冒著被滿朝大臣攻訐的風險,再上一次開辦銀行的折子,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慈禧又會不會答應開辦銀行這件事情,也未可知。

在豐台大營的事情上,慈禧已經退後了兩步,一步是罷免孫毓汶和剛毅,一步是同意裁撤豐台大營,編練新軍。人的心裏承受力都是有限的,光緒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挑戰慈禧的心理底線。慈禧需要的是朝局平穩,其實光緒又何嚐不是如此呢?還有兩年就甲午了,亂,對誰都沒有好處。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光緒心裏很是有些懷疑和猶豫,不知道自己這次把袁世凱從朝鮮調回來,協助陳卓編練新軍,究竟會給曆史帶來怎樣的變化。利弊之間,眼前也很難去判斷。

這次袁世凱進京後,光緒故意把他涼在一邊,冷落他,就是想看看袁世凱如何在這盤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也才能讓光緒下定決心怎麼去用他。然而袁世凱碰壁之後,立刻去往津門,重投李鴻章北洋的懷抱,其審時度勢的精明和能屈能伸的氣度,足以讓光緒警惕不已。

袁世凱想要依托北洋來展布自己的手腳,用意已經很明顯了。北洋並不足懼,關鍵是袁世凱這個人,忽然讓光緒很有些頭痛。他發現袁世凱身上有一種很可怕的東西,現實!非常善於利用最小的代價,去換取最大的利益。用的好便是一把鋒利的刀,用的不好,可能就會傷到自己。怎麼去用這個人,光緒一時頗為躊躇。

就這麼心中一團亂麻,臉上還要強裝笑言,熬過了春節這幾天後,初六一到,光緒便立刻召集軍機上世鐸等人,商議裁撤豐台大營和編練新軍的具體步驟。

豐台大營自從被陸軍學校重創後,從上到下軍心離散,換了從前,要是朝廷中傳出裁撤豐台大營的風聲,早就鬧得沸反盈天了,這次卻再無有一個人敢於出麵鬧事。年前世鐸讓兵部派員核查清點豐台大營實有兵員時,從提督托合泰以下,豐台大營官佐都表現出了漠然的態度,安靜的呆在營房中等待朝廷最後的安置。

雖然如此,卻還是大意不得。一番商議之下,決定由戶部先從今年朝廷的開支用度中,列支30萬兩銀子作為裁撤豐台大營的費用。由兵部派員督促裁撤情況,一個月內,豐台大營所有兵士一律裁撤,一個不留。豐台大營所部各營大小將佐,視個人曆年考核情況,或調往他處,或罷官去職,發一筆安家費打發回家。

緊接著,初七日,光緒又下旨,以世鐸牽頭,陳卓和袁世凱協助,設新建陸軍督練處,具體負責編練新軍的具體事宜,而眼前的當務之急就是擬定新軍編練方略。

其實關於編練新軍的方略,陳卓早已在年前就按照光緒的意思,初步擬定了一個詳細的條陳,呈遞給光緒。此時這一番旨意,讓世鐸牽頭,擬定新軍編練方略,不過是走一個過場而已,當真在麵子上都要架空世鐸的話,恐怕這新軍也就辦不下去了。

一邊是世鐸以軍機領班大臣和禮親王的名義鎮住局麵,裁撤豐台大營,另一邊,是緊鑼密鼓的著手編練新軍的前期準備工作,春節還未過完,朝廷上下已經是一番忙碌的景象。

元霄節前後三天,宮中沿襲漢俗過燈節,所謂“不夜城,燈月交,奉宸歡,暮暮朝朝”,宮中洋溢著一片喜慶的氣氛。

為了撫平因為豐台大營嘩變這件事情,慈禧被迫退讓後失落的心情,光緒又特意下旨,擴大元宵燈會的規模,在京城內各處張燈結彩,取普天同慶之意,以示太後恩澤普降四方。

僅此一項,便不知道有多少銀子又扔了出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朝局需要平衡,人的心態也同樣需要平衡。女人通常都是容易記仇的,真要是讓慈禧悶悶不樂呆在宮裏麵,不定哪天又琢磨出什麼事情出來。

為了編練新軍,一切不和諧的因素必須消滅在萌芽狀態,時間,已經沒有給光緒犯錯的機會了。

新春一過,京城內剛剛恢複平靜的狀態,從上海那邊便傳來江南商賈士紳要求朝廷允許開辦銀行的風聲,經由洋人的報紙,再在京報上一登,頓時輿論四起。

“西人聚舉國之財為通商惠工之本,綜其樞紐,皆在銀行……”

“夫洋務之興莫要於商務,商務之本莫切於銀行……”

“銀行成立之日,此後自王畿以及各通商碼頭,泉府機括,血脈貫通,或不至盡為洋商所把持……氣脈流通,商民交便,利在無形,餘得愈厚,歸公愈多,利在有形……”

諸如此類的言論開始漸漸在京城中傳開,較之從前提到與洋人合辦銀行,便是朝野內外一片譴責之聲,這一次因為沒有洋人的參與,而是提出官商合辦的形式,獲利的是朝廷和民間,朝野上下反對之聲銳減,清議湧動中也不乏支持讚同的聲音。

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光緒特意措辭嚴厲的告誡了翁同龢,讓他給誌銳等帝黨一係的禦史清流們打招呼,不要求他們刻意讚同,但是不得參與其中,破壞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