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深深的一歎(2 / 2)

龔照嶼是監生出身的讀書人,為官之道一路都是用錢捐出來的。先是在北洋製造局當差,因辦事幹練,為李鴻章所看重,連保帶捐了個從二品頂戴,派到了旅順營務處擔任會辦。他是辦老了差事的人,那裏聽不出林啟兆話裏的意思,此際早已經在心中盤算好了,一連聲的打著哈哈。

“林大人遠道而來,何必急於一時呢?這旅順炮台竣工不過數年,設施齊備完善,此時朝廷忽然又要提出改建,怎麼個改建的章程,如何籌措計劃,都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倘若林大人身上還有要緊的事務,不如將這個差事交給營務處來辦理,拿出具體可行的章程後,再請林大人定奪,不知林大人意下如何啊?”

“龔大人,下官奉皇上的旨意,催辦甚急,已無延緩推脫的餘地,此次下官還專門請來了當初負責籌建旅順炮台的德國人漢納根,具體章程自然由他來負責實施,還請龔大人傳令各處,配合下官妥善施行……”林啟兆心中著急,說話也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唉,林大人有所不知啊,這旅順營務處萬般事務,越到下麵,事情也不好辦,我也有說不出的難處啊……”見林啟兆並不上路,龔照嶼也不生氣,笑容滿麵的說道,“這樣吧,我立即按林大人的意思去辦,隻是時近年關,人心思靜,一時之間要鋪展開來,有些地方我也是無能為力啊……”

說罷,龔照嶼便是端茶送客,滿臉笑容的將林啟兆送了出去。

望著林啟兆悵然離去的背影,龔照嶼心中卻是輕鬆愜意的很。林啟兆雖然是三品頂戴,說到底不過是個商人,朝廷特旨賞賜的品銜,哪裏懂得了這官場上的規矩。自己不發話,下麵的人不配合,他縱然是三頭六臂,也是半分也施展不開。到了進退兩難騰挪不開的地步,還不是要回過頭來乖乖的求自己。

此時此際,林啟兆也是顧不得許多了,當即帶著漢納根前往旅順口西北麵椅子山、案子山一帶巡視防務。行前,皇上特意讓杜懷川電告他,此處炮台存在炮火射擊的死角,讓他務必妥善改建。

光緒當然是從後來的曆史中得知這件事情的,漢納根在主持此地的炮台修建時,主要針對的是海上的目標,對於側後的攻擊考慮較少。甲午戰爭時,日本正是利用了案子山西後側清軍炮火射擊的死角,攻陷了此處的炮台。但是這其中的具體緣由如何能夠明說,再加上林啟兆本身又確實不懂炮台構建的科學,萬事隻能仰仗漢納根。這時候,讓林啟兆再次心煩意亂的事情又發生了。

旅順的各處炮台都是當年在漢納根的主持下修建的,這時候聽到林啟兆提出其中可能存在缺陷,這個固執的德國人當然不肯答應,百般爭辯,最後幹脆托辭不肯合作,事情便頓時陷入了僵局。

林啟兆在商場上精明果斷,但是對於官場上的種種,卻是半分辦法沒有,百般無奈之際,隻得先按照原定計劃中的另外一部分,將漢納根派往金州以北牛莊、田台莊等處構建炮台等防備工事。同時將此間的詳情具文電告李鴻章,希望李中堂能出麵督促。李鴻章倒也是出麵電令旅順各部,不得推諉敷衍,但是具體怎麼做,還是讓林啟兆多聽聽漢納根的意見。

林啟兆此刻真的是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雖然不明白皇上是何以得知旅順炮台存在的問題,他自己也不懂得其中的學問,但是事關一個國家軍事防務體係,能夠做的更完善一點有何不可?氣苦之下,他隻得自己想方設法從上海等地招募相關的專家工匠。

這樣一來,事情便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四月。

直到陳卓調派部分參謀部的軍官前往,光緒才得知其中的原委,頓時勃然大怒。

事關國家安危,居然還如此不知輕重,百般敷衍推諉,想著從中撈銀子,光緒當即讓軍機處下旨嚴斥,讓李鴻章督令各處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全部的改建,否則一律革職查辦。

若不是大敵當前,不想讓北洋自亂,光緒真想將龔照嶼這樣一些人一律拿掉,可是北洋亂了,局麵就更加難以收拾。此時如此也算多少照顧了李鴻章的麵子,深心中也是希望北洋能夠有稍許的振作。

他並不指望北洋能夠打贏甲午這場仗,但是至少不能敗得那麼慘,敗的那麼窩心窩囊,敗得讓後人每每想起都要吐血啊……

甲午,很快就將撲麵而來,可是這個國家真的就做好了準備了嗎?

玉瀾堂中,惟有光緒深深的一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