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伊藤博文首相官邸
剛剛主持完內閣會議的伊藤博文,一臉疲憊的躺在椅子上,神情中透出一股無法言喻的憂慮。守候在門外的侍女,這時候托著一個精致的木盤悄悄走了進來,在伊藤博文和坐在對麵的外相陸奧宗光身邊放上一杯清茶,又從木盤中拿過一張熱氣騰騰的毛巾,跪在一邊輕輕的在伊藤博文額頭上按摩著。
良久後,伊藤博文似乎是深深的出了口氣,臉上的氣色也比剛剛進屋的時候要好了些,緩緩的從椅子上麵直起身體。一旁的侍女恭謹的鞠了一躬,悄然退了下去。
“陸奧君,和國會裏那些議員們私下接觸的情況如何啊?那些議員是否會同意內閣提出的追加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伊藤博文揉著兩側的太陽穴,輕聲問道。
陸奧宗光微微傾了傾身體,臉色也是分外的難看。“國會議員對於內閣即將提出的追加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反應非常強烈。絕大多數議員都反對在這個時候追加發行公債,認為這樣做會進一步增加國民的負擔,也會讓帝國脆弱的財政體係不堪重負。他們希望帝國政府能夠盡快結束對清國的戰爭,並且將戰爭結果轉變成為帝國能夠看到的實實在在的利益。”
“結束戰爭?帝國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怎麼可以在現在結束?……一群隻知道誇誇其談的政客。”伊藤博文哼了一身,一絲鬱鬱的怒氣從臉上一閃而過,瞬間又變成了些許的無奈。
國會議員們的態度並不讓伊藤博文感到意外,此時帝國的經濟,確實已經到了就快要崩潰的邊緣了。龐大的軍費開支已經占據了帝國財政收入的70%以上,並且在這場戰爭結束以前,這種局麵還將進一步加劇。然而那些短視的國會議員們難道沒有想過,在這場戰爭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前,結束這場戰爭無異於自殺?
“國民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為了這場戰爭他們已經付出了太多……”伊藤博文抬頭頭,望著窗外東京美麗的秋色,忽然歎了口氣。“帝國為了這場戰爭已經準備了十多年的時間,消耗了帝國全部的財力和物力,現在無論如何都不能停止……帝國處在遍布火山、地震的島嶼之上,資源匱乏,除了紡織業,工業基礎也很薄弱,要蛻變成為真正的強國,要引領東亞大潮,除了贏得與清國的這場戰爭,帝國還有別的選擇嗎?所以……”
伊藤博文忽然轉過頭,狠狠的盯著陸奧宗光說道,“陸奧君,所以我們必須說服國會議員,讓國會通過追加發行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沒有財力支撐,帝國將無法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錯過了這個機會,或許就永遠無法改變帝國的命運了。”
陸奧宗光躊躇著,表情顯得異常的為難。“伊藤閣下,請恕我直言,沒有一個恰當的理由,恐怕很難去說服那些固執的國會議員,他們都是些冥頑不化的家夥,隻看得見眼前的利益,對於龐大的清國也存在著畏懼的心理,擔心這場戰爭會將帝國拖入破產的深淵中。”
理由!伊藤博文看著陸奧宗光沉思了一會兒,忽然問道,“能夠從外交上尋找到一些理由嗎?能夠激起議員們憤怒的理由。”
陸奧宗光再次搖了搖頭。此時外交上的局麵更加糟糕,英、法、美等國的駐日公使已經通過正式途徑,照會日本不得在這場戰爭中,傷害到此刻清國那位親征遼東的皇帝,從而引發清國的內亂,損害到各國在清國的利益。俄國也是蠢蠢欲動,尤其是在日本占領相繼攻掠清國遼東、遼南後,俄國已經多次暗示不排除進行武力幹涉的可能。
這種外交上的恫嚇當然並不具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是此時對於日本的外交政策卻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刻,一旦這場戰爭引起了一些難以預料的後果,比如清國政府的動蕩,觸碰到了西方列強的底線,日本將會陷入外交上的徹底孤立,也會為西方列強進行幹涉提供借口。
“外交上的處境並不樂觀,我現在更加擔心陸軍在遼東的行動,如果引發一場外交災難,那個時候,帝國恐怕也很難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了。”陸奧宗光緊鎖著眉頭,有些艱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