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六,在將京城中的諸般事務安排妥當後,光緒率李鴻章、杜懷川、陳卓等人悄然離京,乘坐特別加掛的專列沿京滬鐵路前往上海。
此行與上次光緒出巡旅順不同,並沒有大事張揚,頗有點微服出巡的意思。除了朝中幾個心腹大臣和沿途幾個督撫外,大部分官員其實都並不知道詳情。這樣做一方麵是不想太過驚動地方,搞出各種亂七八糟的慶典儀程,借此機會,光緒也想能親眼去看看,各地推行新政兩年多來的真實情況。不大張旗鼓,就是不想讓沿途官員搞什麼表麵文章,大清官場上麵那些陳年陋習,光緒是再清楚不過了,為了官聲政績,向來都是報喜不報憂,說不得有的地方官員還會玩出什麼花樣出來討自己的歡心。新政推行的如何,不實地去走走看看,他心裏也實在是沒有數。
而另一方麵,如今的朝局和幾年前也已大不一樣,對於朝局的控製力,光緒現在已經有了十足信心。京城當中反對自己的後黨一係如今已經被打壓的差不多了,自己出巡期間,有翁同龢和文廷式等人坐鎮京師處理日常事務,這兩人的忠心都沒有話說,做事也比較謹慎,再加上有自那場兵變過後,被拔擢上來的江毅成主持京城防務和治安,即便光緒離開京城一段時間,大局上麵也斷然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光緒此次南巡的目的,還遠遠不是像表麵上所說的考察新政那麼簡單,除了要陪顧思渝回上海,以及專程去迎接刑天外,他心中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隻是這一層意思,現在還沒有到說破的時候。
光緒的專列從京城出發,入夜之後抵達天津老龍頭火車站。此行光緒在津門並沒有作太久停留的打算,隻是趁著火車在站台上加水加煤的空閑,召見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袁世凱,將離京後直隸各處的一些要緊事務作了一番安排部署。另外,也順便將在直隸考察新政的譚嗣同召到身邊,陪同自己前往上海。
甲午過後,出於對將來朝局架構的考慮,同時更是為了讓大清的官員能夠開闊眼界,親身去感受一下世界大勢潮流之所向,光緒特意安排劉坤一、譚嗣同等人前往西洋各國遊曆考察。今年年初,劉坤一和譚嗣同等人回到京城。看得出來,此次考察西洋各國對於劉坤一和譚嗣同震動不小,兩人回京後不久,便向光緒請旨,要到兩江和北洋去實地看看大清推行新政的狀況,光緒欣然同意,隨即下旨讓劉坤一去了兩江,譚嗣同去了北洋。
今日光緒特意將譚嗣同召到自己身邊,除了想聽聽譚嗣同在北洋考察新政的體會外,內中也有著一層更深的想法,一方麵是讓譚嗣同跟在自己身邊曆練一下,另一方麵也是為下一步拔擢譚嗣同鋪墊一下。
按照光緒的心思,如今軍機上麵李鴻章和翁同龢已經漸漸老去,迫切需要有新鮮血液融入進來,相比之下,譚嗣同是一個很不錯的人選,如今讓他跟隨在自己身邊,也是給提前給官場上麵吹吹風。
隨著一聲長笛鳴響,光緒的專列在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停靠了一個時辰後,重又緩緩啟動,在夜色當中飛快的奔馳起來。
“夜也深了,你們都下去吧,譚嗣同留下,朕要和你好好聊聊………”光緒揮了揮手,一直陪在光緒身邊的李鴻章、杜懷川等人,隨即悄然退了下去,隻剩下譚嗣同神采奕奕的站在光緒身後,一副躍躍欲試,有滿腹話要說的樣子。
光緒不禁微微一笑,“有什麼話就痛痛快快的說出來吧,你從西洋各國回來後,朕還沒有好好和你談過,這次你又去了北洋考察我大清的新政,想來一定是有很多話要對朕講,今夜,朕就讓你暢所欲言,朕洗耳恭聽。”
“那就請皇上恕微臣直言不諱了!………”譚嗣同朗聲說道,眉宇間依舊不改那份激揚的書生意氣。
“這次微臣和劉大人等考察西洋各國,先後去了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等國,一路行來確實是感觸良多。一言以蔽之,西洋各國之強盛,絕非僅僅隻是堅船利炮而已,微臣耳目所及,遍地都是鐵路,工廠裏機器轟鳴,商業興盛,國民強健,軍隊裝備精良,以前微臣也痛感我大清衰弱,也曾高呼要振興自強,可我大清究竟衰弱在何處,微臣心中其實並不是很明白,不過是坐井觀天人雲亦雲而已。此次微臣遊曆西洋各國,才算是真正看明白了,我大清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貿易、教育,都遠遠落後於西洋各國,我大清要自強振興,除了效仿西洋各國銳意變革外,別無他路可尋……………”
“是啊,我大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曆史也是源遠流長,遠非西洋各國可比,可到了如今卻是倍受西洋各國欺淩,這裏麵的教訓不可謂不沉痛啊!可惜我大清到了這樣一個局麵,依舊是酣然大睡的人多,幡然醒悟的人少!…………”光緒搖頭歎了口氣,他每日在養心殿看折子,裏麵寫的也全都是國勢艱危,振興自強的話,可一說到如何自強,如何振興,卻是滿紙空話,沒有幾個能有實實在在的見解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