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誌存淩雲處(1)(2 / 2)

正如那一句“性格決定命運”的名言一樣:“你可以失去財富,但是決不能失去性格”。這也許正是周華民這一位年輕民營企業家感悟最深的一種生存智慧,也正是他個人仍在成功的路上不斷進取的驅動力。

《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即應該知道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在哪兒,並製定了目標要堅持目標,最終以“得”為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帶來的衝擊,使中國無處不充滿著全新的變革。欲望催促著敢闖的腳步,企盼激發著奮進的理想。這既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偉大時代,也是沉舟側畔各領風騷的時代;既是一個崇尚金錢資本的時候,也是急需思想指導行動的時代。人們的衝勁有餘,但方向感不足,更成為這個時代一個主要的特點。不少人,滿懷著激情,卻常常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逐漸湮滅自己的才華與個性。而周華民卻在體會自己最初的挫折之中突破自己的思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市場經濟之中,人正如商品,要想彰顯自己的價值,必須擁有良好的質量和良好的品牌,而唯一的方法就是靠不斷的學習與經驗的積累。

思路決定出路。1998年,周華民進入了一家電腦辦公設備供應企業從事銷售工作,開始了自己新旅程。作為這個行業中的新人,周華民首先需要的就是熟悉產品的各種性能、應用情況以及安裝使用等各種業務知識。文科管理專業的他,麵對著一大打枯燥各種各樣的技術參數,無疑是幹澀和枯燥的。周華民一次次強逼自己靜下心來,以一種空杯歸零的心態,進行學習,將這些的資料熟讀於心。昨天不可留,明天不可知,今日勝千金。他十分明白現在對未來的影響。

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他對事物本質和規律把握的速度和程度。盡管相對於具有深厚的技術背影或市場背景的業界精英來說,周華民毫無優勢,但他卻擁有兩個法寶,一個“勤”,另一個是“誠”。在最初的營銷工作中,麵對客戶提出一些自己並不了解或熟悉的專業的問題,周華民誠懇地對他們說:“您這一些問題我不是很熟悉,但我可以把我們的工程師帶來,讓他給你們做更為詳細的分析和說明。”

就是靠著這一種誠意,使周華民獲得了許多客戶對於他個人的認同,從而贏得了一個個客戶的信賴。周華民一直堅信:做銷售就是做人。市場經濟不僅僅隻有競爭,更有合作,而合作的本質上首先是一個個體互相認可的活動。所以,在一個逐步走向成熟和透明的市場環境,無論任何事歸根結底都會落實到做人的層麵,它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高端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就是這樣,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簡單,越是大的事情越是簡單,越是高端的事情越是簡單。憑著這一份特質,一路從泥濘走來的周華民,在行業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做人做事的“品牌”,並找到了自身的優勢,昂揚於業界,在這一個“戰場”中用真誠和激情書寫了一個個堪稱精彩的營銷案例。

在一個標的數百萬元的項目中,周華民與行業中另一個知名供應商不期而遇,雙方的品牌效應、產品技術參數以及報價都在伯仲之間。成功與失敗的機會各占一半。這一時候,比拚的也許就是雙方的“做人”的“內功”了。在對客戶的行業背景、發展前景,使用人員等資料作出分析之後,周華民深入到客戶的各個部門和工作人員之中,誠懇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再將他們的要求和建議進行彙總和細化,對項目的方案進行了近乎完美的修改,與此同時,他負責與誠懇的態度也獲得了這一個公司管理者與員工的稱讚。就憑著這一點“隱形”的優勢,在這一項目揭標時,周華民所在的公司最終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