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高球人生(1)(1 / 2)

作為全球最大的高爾夫球會--觀瀾湖高爾夫球會會員部總監,翁琴給我們的感覺,就如一位和善而婉約的鄰家姐姐,美麗而浪漫,在生活的輾轉和飄零中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那一份堅強和夢想,而最終追尋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自由的天空。因此,麵對翁琴,我們總是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彙來形容翁琴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一種特定氣質。說她是“英姿幹練”吧,雖然可以表現出她作為一位在市場中打拚的現代職業女性少有的練達和具有張力的風格,但似乎少了她的嫵媚。總在她從容而自信的話語間,臉上不經意的笑容極盡如水般的輕柔。

也許,真正美好而經典的東西人們隻能感覺得到,卻從來無以言表的吧!正如她在藍天白雲之下,身形曼妙地盡情揮灑出一杆,在這一種自由雍容與大氣豁達之間,目光卻似如風般飛出的高球,於更高遠之處追尋著自己的夢想與激情……

我是一個窮苦家庭的孩子,懵懂與自卑在年少時都曾在心底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在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之中,我要極力克服這種自卑的心態。我克服了,當然也找到了解決的方式。

--翁琴

福州市平潭島,因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而被稱為“東嵐”。在這裏,你可以享受到陽光的明媚和海風的清爽,感受天空的蔚藍和大海的廣闊,在如虹的海灣,並在那金色的沙灘盡情地踏浪。而翁琴就生長於這一片椰風海浪之中。從小傾聽著海濤的呢喃,看慣了這裏的潮漲潮落,翁琴也總夢想著終有一天可以跟著點點風帆紛飛的海鷗一樣,飛出這一個小小的的海島,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天空。

1997年,翁琴十八歲,正是花一般的年齡。翁琴終於在電視劇《外來妹》那首深情而執著的婉轉歌聲中拋開了小島中的一切,輾轉東莞,來到了深圳。因為童年時早早體會到生活艱辛的她不能安於固守於小島一生,更不能拒絕自己對於夢想的追尋。

深圳,作為一個被無數國人視為“夢想工廠”的新興城市,其本身的發展和崛起就是一個夢想和奇跡。但毋容置疑的卻是,深圳除了向人們展示著其魅力無限的財富神話的同時,給許許多尋夢者更為震撼的衝擊就是那一種夢想與現實之間似乎不可企及的差距。而翁琴就在這一種差距之中開始了自己的追尋。

由於沒有一個好的學曆作為自己的“敲門磚”,剛到深圳的翁琴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暫時在每天隻有幾塊錢工資的企業中工作。工作之餘,她卻更強烈地感覺到這一個現代都市給自己帶來的洗禮:在深圳這個城市裏,一切變化都太快了,一切都是那麼不安寧和躁動。對著一份幾乎看不到前途的工作,無疑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對生活的焦慮,對明天那種不確切的驚亂和慌張都會緊緊地困擾著敏感的她,煎熬著她。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之中,既然時代步伐不可逆轉,那麼就唯有上進才可贏得未來!因此,翁琴毅然在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筆當時對自己來說不菲的學費參加了電腦辦公技能學習,以自己的點滴前行向當時無論是發展空間還是“薪水”都對於她有著無以倫比的吸引力的“辦公文員”的夢想邁進。

然而,翁琴向自己人生第一個目標超越的道路卻並不順利。90年代後期的深圳,以港資為主的眾多來料加工型企業使粵語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企業內部高層間的“官方語言”。許多次,在經過層層嚴格的麵試篩選之後,翁琴卻因不會粵語而功敗垂成。對於在海島中長大的翁琴來說,在柔軟之中卻有著一股如潮水般的堅韌。六月底的深圳驕陽似火,而翁琴卻一如既往地執著於城市的街頭中尋找著自己的夢想。經過近一個月的奔波,翁琴終於獲得一家企業的垂青,成為了一位辦公室文員。麵對著這份期盼已久的工作,翁琴倍感珍惜,細心留意每一個學習的機會,留意著企業管理的點點滴滴,並在同事和企業的高管身上汲取著優秀的素質。

“因為無知所以努力”,這是翁琴用來激勵自己前進的話語。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塊幹涸的海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充滿求知的渴望,工作之餘,她最大的精力就花在看書上。丁遠峙的《方與圓》是翁琴接觸的第一本勵誌方麵的書籍,也是對她人生產生重大影響的一本書。在對這一本書的深讀之中,翁琴深刻地認識人、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她驚訝地發現,學習對自己的品質培養、氣質修養、處世技巧、交際技巧、說話技巧帶來深刻影響。上進渴求就如川流之水慢慢地使翁琴更加充實了起來。

學習永遠不會是虧本的投資,之後的許多事實在翁琴的身上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翁琴以其悟性及工作上迅速進步引起了這家企業老總的注意,並漸漸獲得他的賞識。因此,在文員的工作崗位上僅僅幹了半年的翁琴就被提拔為董事長秘書。在這一個獨當一麵、具有更大發揮空間的工作中,翁琴憑著悟性和努力,在不斷突破中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增值,並一步步從青澀中走向成熟。更為重要的是她終於取得融入這一座現代城市的“入場券”--不懈的努力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