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舉棋無悔,落子有聲
1.獨弈者
魏禧寫過一篇《獨弈先生傳》,說的就是“獨弈”:
“膠山黃氏有隱君子,日在龍,性不治生產,絕世務而好弈,常閉戶居,戶外人聞子聲丁丁然,窺之則兩手各操黑白子,分行相攻殺,或默然目上視而思,或欣然笑也,人日獨弈先生。……或求對,亦不辭也。”
和時間對弈還是和命運對弈?
和別人對弈還是和自己對弈?
有些人隻想著與別人對弈,挖空心思、絞盡腦汁。
有些人卻是在與自己較勁,與自己比輸贏。
黑白棋子錯落有致地排布在棋盤上,各執一方,互不相讓,招招新奇,讓人不解。該是兩位頗有造詣恰又旗鼓相當的棋手吧。觀棋者不禁將目光從棋盤上收起,欲一睹這一對棋盤高手的雄姿,不覺大驚:原來竟是一人獨弈之棋!
棋手係一中年男子,短發、圓臉,戴一副金邊眼鏡。隻見他不慌不忙地撿起一粒棋子,嘴角露出一絲漫不經心的笑意,從容而篤定。他手起子落,沉穩又利落,棋局迷津重重,棋手不經意間透露出的自信與睿智讓人疑竇叢生:此係何人?是何來曆?
豪華的辦公室裏,棋手端坐在5米長的辦公桌前,身後的牆壁上是一盤還讓人看不出端倪的棋局……
亞洲財訊董事局主席兼中國金融網總裁、中國金融網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金融家與企業家國際俱樂部執行主席、中國金融記者俱樂部主席、2005CCTV年度經濟人物評委……這其中任何一個稱號,都厚重得讓常人無法承擔,可是一旦遇到何世紅,這些稱謂頭銜都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或許是如今的聲名地位給他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或許是他主動承擔了太多太重的責任;或許是為了“興國”而過度“憂勞”,現年37歲的何世紅已然早生華發。然而,從來都不甘平淡的他暗暗給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標。
如果說一個好的棋手不但擅長於掌控大局,更擅長於布下棋局之謎,那麼何世紅這個棋手本身就是個謎。從淪落街頭的文學少年到坐擁幾億資產的穩重富商;從優秀的媒體工作者到中國金融網總裁;從貧瘠的甘肅民勤到奢華的首都釣魚台……幾經風霜,幾經磨礪,這個足跡遍及海南、金昌、蘭州、西安、深圳、北京等城市的男子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有些人,生來就是為成功做準備的,他每走一步,都是為了離成功更近一點。然而,何世紅認為自己離成功還很遙遠,他說中國金融網隻是他藍圖的一角,他的目光不會局限於自己已經走過的棋局。
他站在棋盤前,與夢想僅一步之遙。他盯住自己的目標——華爾街,或許,下一步棋子,將落在那個方位。
這樣的一個棋手,想不成為焦點都難,他讓所有人都在猜測,他的下一個棋子會落向何方?他究竟想布多大的棋局?何世紅麵對城市的喧鬧依舊泰然自若:在這盤一個人的棋局中,要怎麼走,該怎麼走,他自己最清楚。而所有的人都相信:有何世紅在的地方,永遠都有奇跡!這個棋手走到哪裏,就會將精彩帶到哪裏。
2.棋局奧秘:旁觀者迷
有些人把棋局設計得很好,一步一步朝預定的目標邁進。
有些人卻隻能走一步算一步,有時還無處下腳,沒有目標。
有些人在死局中臨危不亂,置之死地而後生。
有些人卻在大好形勢下把持不住,功虧一簣。
何世紅顯然是前者。
作為一名獨弈者,何世紅有著驚人的毅力與耐力;作為一名棋壇孤雄,許多人都看不懂他究竟在下什麼棋。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棋局裏,他打破了一個棋壇常規,也顛覆了根深蒂固於世人腦海中的一個理念——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而何世紅的棋譜中,旁觀者皆迷,清楚其中奧秘的,惟有他自己。
早在創辦中國金融網前,何世紅做過多家報刊的記者、主編,那個時候,他就有了自己的理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金融新聞報道者。這種認識來自財經媒體圈對記者的劃分:財經記者是所有記者中最有頭腦的,而金融記者是財經記者中最好的記者。
衝著這個理想,何世紅毅然拋開榮耀,卸下“未來西北經濟中心主任”、“北京中政西部發展研究院院長”的光環,在首都這個政治腹地開始了一個金融傳媒人白手起家的神話。
《新金融》報並未能讓致力於金融媒體發展的何世紅如願以償,北京沒能以博大的胸懷為《新金融》報打開市場,而他多年的積蓄卻幾近耗光。何世紅知道,自己要掌握“大龍”的命脈,就不能死守一種招式。況且,報紙作為一種媒介帶有自身無法超越的缺憾——滯後性。何世紅暗下決心,堅持做金融媒體,要用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報道中國金融業的動態。
多年的記者生涯,練就了他對商業的極度敏銳的洞察力。2002年,互聯網剛從泡沫中複蘇,何世紅看到了互聯網的春天,也看到了金融傳媒事業的希望。於是,這位睿智的棋手當機立斷地在棋壇上布下一子:中國金融網——每天第一時間報道中國金融!
然而,現實總是比理想來得殘酷。“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番話或許是對何世紅坎坷經曆的最好詮釋。決定投身金融傳媒的何世紅根本就不知道網絡是什麼。盡管在報紙行業有豐富的經驗,對網絡一無所知的他還是麵臨了巨大的考驗:網絡需要資金、技術、全新的運營模式,而這些,都是何世紅以前沒碰過的。
物資部大樓裏的人頻繁變更著,一撥人“出去”了,一撥人又“進來”了,沒有誰會注意到“中國金融網”這個毫不起眼的小企業,更沒有人看好他。盡管“第一時間報道中國金融”的標語堅持閃爍在中國金融網的首頁。
回想起這一段曆程,何世紅頗為得意地說,一個一直呆在物資大院的人來到中國金融網後,驚訝地說:“竟然是你,你竟然沒倒下!”
前不久,有位幾年沒見麵的朋友來看望何世紅,連連說“不可能,這根本不可能”。並非他對何世紅取得的成就有所懷疑,而是對何世紅靠經營“中國金融網”成就自己的事業感到震驚,他知道何世紅根本就不懂網絡。
這是個不按“本手”布子的棋手,他總是出其不意地布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棋局,但他始終能控製棋局的完美。
說當事人容易糊塗,旁觀者往往清楚,那是對狀態的誤讀。十麵埋伏中,需要刹那間心境澄明的睿智。
局中人沉迷混沌,局外人清醒冷靜,那是對情勢的錯判。親疏遠近間,需要心用到深處的執著。
圈裏人鑽牛角尖,圈外人跳出來看,那是對思維的混淆。轉來轉去裏,需要找出迷宮盲角的裂縫。
權勢使耳,為而不當此為無恥,人雲亦雲此為無知。
有些棋手善於運用現成的套路,運用得好便也成了“高手”,有些棋手卻始終自己在探索自己的路,雖然要付出更多、冒的風險更大,卻始終忠誠於自己的思想。善於模仿的“高手”終歸隻能風光一時,而善於創新的棋手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弈手”,他的名字會連同他創造的路數永久流傳。
如今,這盤上的棋子越來越多,但還沒有人能看出其中的路數。在觀棋者屏息凝神、緊張關注的時候,這位獨弈者卻遊刃有餘地在布局自己的大盤,他清楚地知道下一棋子要落向何處,再下一棋子又將布成何局。
3.萬眾矚目:子落何處?
目前,這盤以中國金融網為背景的“棋局”已經到了關鍵而緊張的時刻。是按部就班地給大家一個圓滿的結局,還是遵循這個棋手一貫的作風再創奇跡?
何世紅這個棋手不僅是個大智慧者,更是一個“瘋狂野性之徒”,“熱衷於冒險的賭徒”。他所有異乎尋常的舉動使他變得獨特而又無所約束。人們對他的做法可能會不苟同,會感到吃驚、懷疑,但人們也承認他以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活在他的世界中,他創造了中國金融網內部的自我文化,創造了網絡金融的燦爛。對於棋局外的人來說,他似乎是瘋狂的。但他的瘋狂中又無時不透露出睿智與善於絕處逢生的本領。從他的異常動作和違反直覺的行為中產生出的獨特而濃烈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鼓舞和激勵著他的職員和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