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我不做不忠不義不孝的事,也不希望挖過來的員工變成不忠不義和不孝的人。”馬雲觀點鮮明。
觀點三:“我們想做102歲的企業”。
“我們想做102歲的企業,但我們現在才隻有7歲。”馬雲坦言阿裏巴巴確實有一段時間很想上市,但如今條件成熟了,上市的欲望卻沒有了。“這或許是一種成熟的表現。”馬雲笑言,“我希望網商來了解阿裏巴巴,但並不希望網民都了解。”
102歲,這是馬雲對於阿裏巴巴未來生存時間的新提法,此前的目標是80歲。“80歲是2000年的說法,那時互聯網都聲稱隻要8個月就能完成上市,所以我喊出80歲。80歲可是人的一輩子。”
“1999年,阿裏巴巴成立,在20世紀活了一年;到2101年,阿裏巴巴就活了102歲,在22世紀也活了一年。”馬雲稱,阿裏巴巴的目標是“至少要活三個世紀”。
“我們希望阿裏巴巴能成為一家‘百年老店’,並對人們產生一定的影響,就像通用電氣、微軟或IBM那樣。”馬雲自信滿滿。
觀點四:“錢對我來說隻是個數字”。
現在,馬雲在杭州住在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裏。他最近四五年來惟一一次置業,就是在上海買了一套很小的公寓。每次去北京出差,他都是住在酒店的商務套房裏。對於可以象征身份的豪宅,馬雲顯然並不感興趣。“每次有房地產企業找到我,向我推薦他們的豪宅時,我都會跟他們說,這種奮鬥的時候誰還顧得上買一個大房子,何況買了豪宅生活並不方便,不實用。”他頓了頓說:“錢對我來說隻是一個數字,他不會影響我的選擇,我隻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馬雲是IT界的狂人,在何世紅的身上也不難找到這種狂傲與自信,但又多了幾分言行上的穩重成熟,畢竟,他要做的,除了正在經營的IT業,還肩負著整合中國金融的責任。而金融會客廳讓他們的思想有了交彙的場所,有了絢麗的果實。
五
華爾街金融帝國之路與何世紅網上金融帝國的崛起
1.在政治中心讓金融業輝煌奪目
中國金融網從成立至今一直在學習並總結發達國家的優越之處,發現並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追溯中國金融網的曆史,會發現它與華爾街的金融之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從18世紀晚期的默默興起到20世紀成為美國的標誌,華爾街的曆史與整個國家的曆史密不可分。它既是曆史的創造者,也被曆史所改變。中國金融網同樣是曆史的產物,21世紀,中國金融經曆了巨大的變革。國家政策、世界經濟格局對其產生了巨大影響。此時,中國金融業急需一個專業的傳媒平台,以便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金融,讓專業金融人士更方便地獲得金融知識、交流金融信息。
華爾街的經濟地位與政治密不可分。它是一條賓夕法尼亞大道和中央大街交彙的具有象征意義的街道,其地理測量繪圖都將在政治文化和金融坐標的三角係中構建。華爾街影響了政治,同時又為周圍更強大的政治力量所左右。
中國金融網的誕生地在中國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無疑,它會受到政治力量的影響,並且必須適應這個政治製度。中國的金融在不停地改革,而這些都與中國的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國際秩序在任何時代都是以實力和實現國家利益目標為後盾的,而國際霸權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打垮或削弱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國家發展的前提是國家主權,國家實力的終極表現,是國家主權的穩固程度及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能力。今天我國經濟的崛起就是20世紀我國民族民主革命大體完成、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實現了獨立的國家主權之後出現的。然而,已經獲得的東西,不管它多麼重要,往往又是人們最容易忽視的東西。正如60~70年代,殖民地國家的人民在為國家獨立而鬥爭的時候,特別習慣於從政治即國家主權的角度理解國際金融問題一樣,現在人們又開始走向它的反麵即習慣於從金融的角度來理解甚至代替對政治問題的分析。這是因為在和平與發展的時期,金融問題在發展中國家表現的是如此突出以至使人們忽視了隱藏其後的政治問題。主權是國際政治學的最基本的單元。國內的金融矛盾達到一定的程度,它就會轉化為政治矛盾。政治矛盾在國內的最高形式就是政權或政府的更替,在國際鬥爭中它的最高形式則是一國對他國主權的幹涉或改變。蘇聯的解體就是冷戰時代兩個陣營的政治矛盾發展的最高表現。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沒有穩定的政治,就沒有經濟的持續健康的發展;同樣阻礙發展中國家崛起的辦法,也就是在它們的國內製造混亂。因此,在今天金融全球化呼聲日盛的時候,對金融問題保持政治警覺,是十分必要的。
何世紅認為,不平等的國際金融關係是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繞開的障礙,向世界開放也就是向高勢能從而是對本國將帶來高風險的發達國家開放。今天的發展中國家在取得獨立主權之前,它們的金融直接受宗主國的操縱和控製;獨立之後,由於曆史上留下的不平等的金融聯係和低下的民族生產力,使它們對北方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仍有嚴重的依賴並迫使其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放。弱國向強國開放同時也意味著向風險開放,風險自然就要包括政治風險。
華爾街出身於政治,至19世紀成為美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繼而統治了20世紀的全球金融市場。華爾街繁榮的金融業帶動整個美國,包括他的政治。
或許,今日的中國金融網尚還稚嫩,但它對中國金融業確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種影響必然也會延伸到整個經濟領域,乃至政治領域。
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金融全球化發展趨勢進一步加強。從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人世之日起,我國金融改革和金融國際化進程就大大加快,銀行業對外開放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
銀行業開放,引進外資和國際先進的管理技術,在促進金融改革方麵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既促進了中國金融業的市場競爭,帶來了金融產品的多元化和服務效率的提升,也為中國銀行業帶來了現代銀行運作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方式,推動了國內銀行業機構的商業化進程。這無疑有助於我國銀行業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進我國金融體製改革的深化。促進了我國政治係統的不斷完善。
中國金融網一直在努力改善中國的金融事業,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在中國金融業不斷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金融網就接通了世界了解中國金融的橋梁,搭建起了中國金融業繽紛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