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珂沒有想到他今天會被自己的部將拒在城外,有家歸不得。他出奇的憤怒,一氣之下,想召集兵勇,攻打城池,讓那個吃裏扒外的家夥知道背叛是沒有好下場的。可是當憤怒衝過頭頂,他告訴自己:要忍,這時不忍就不是亂大謀的事情了,很可能會要了自己的命。
而李從珂是一個很能忍的人。當然,忍不是天生俱來的,是長期的壓迫,不斷的打擊造成了一個忍耐的個性。
而這種鍛煉從他十多歲就開始了。
李從珂,他本來不姓李。他原姓王,小名二十三,別人都叫他阿三。也許王二十三這個名字不如李從珂好聽,王姓也不如李姓那樣給他帶來了榮華富貴。但是,那個王字,代表著他的根源,那個二十三,也許是他在王姓家族小孩子中的排名。他從來就沒忘記這些,就算以後,他繼承了李唐天下,成了皇帝,在夢中也會想到兒時的玩伴,也許還會夢到他的生父。
十多歲時,他跟母親外出,碰到了一個穿著軍裝,有執照的強盜,那個強盜搶走了他的母親,連同他,也一並掠走了。
從此,他就與自己的家族斷開了聯係。而那個強盜就是當今皇上李嗣源。
當然,下麵,史書上記載著的都是光鮮的事,什麼李嗣源很愛他,收為養子,還給了他一個名字:李從珂。可是,這後麵的艱辛旁人怎麼會知道,他的母親被掠走後,並不是當了李嗣源的正室夫人,不過是李嗣源眾多老婆中的一個,還是一個無依無靠,沒有娘家人撐腰,半路子搶來的老婆,這樣的老婆,比奴隸又能好多少?史書裏記載:那時李嗣源隻是一個小軍官,而且性格開達(這是難聽的事往好了說,其實就是花錢大手大腳),搞得家庭不能治生,而李嗣源的另一個老婆曹氏也不會持家生財,所以李嗣源一大家的生計來源,全靠魏氏維係。在晚上,魏氏要做李嗣源的*隸,到了白天還要辛苦勞作,想辦法賺錢來補貼家用。可是,這樣的勞累,一個女人又能撐多久呢?不過數年,他的母親就累死病死了。可就是這樣一個對家庭有重要貢獻的人,在李嗣源數個老婆中史書稱為最賢的人,李嗣源卻直接忽略了,在做了皇帝以後,沒有任何封號給這個他搶來的女人。而直到李從珂做了王爺,他的母親才因子而貴,追封了一個魯國夫人。
而李從珂呢,他的狀況當然也好不到那去。他不過是一次成功搶劫活動的添頭,說難聽點就是不知從那來的野種。史書裏記載了他的悲慘少年生活,他從少就要背石灰,撿馬糞去養活家人。他可不是一個吃白飯的,雖然石灰會灼傷的皮膚,馬糞會將他搞得臭不可聞,可是,他心甘情願的做得這一切。因為隻有這樣,他才可以稍稍減輕母親肩上的重擔,隻有這樣,才能體現他在這個複雜家庭中的價值,也隻有這樣,他才能討得義父李嗣源的歡心,在這個家庭中立足下去。
於是,他把自己弄得滿身是水泡,周身散發出一陣惡臭,別人對他無不避之趨吉,在他背後指指點點。
他忍了。
終於,他從軍了,他知道,或許自己已經找到了一條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以後,在某一天,他要別人提起他的名字時膽寒畏懼。而要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尊嚴。隻有捅敵人的肺,砍敵人的頭,流敵人的血。所以,李從珂上戰場是毫不惜命的。是怎麼危險怎麼來,怎麼玩命怎麼幹。有一回,與梁軍作戰,梁兵退去,他混在敵人撤退的隊列中,不聲不響。等到梁兵營前,他突然大叫一聲,拔刀砍倒身邊的梁兵,又拿起斧頭將敵人的了望杆砍倒,然後從容離去。這一砍,砍得梁兵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這一砍,砍得李存勖擊掌叫好:壯哉,阿三。此人不但年紀像我,就是膽量和勇猛也跟我不相上下啊。要知道李存勖可是那個時代的戰神,打得天下聞風喪膽的。能得到他如此的讚歎,六軍中也隻有李從珂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