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雲覆雨(2 / 3)

趙普為了權利,為了不被盧多遜繼續打壓,就不要再提良心的神馬!

兩人一拍即合。

趙匡義與趙普、盧多遜皆是權謀大師,為了打壓敵人皆不擇手段,可比起高下來,盧多遜太差了,即便打擊,都沒有重點,反而失去了道義所在。打擊是對的,不打擊趙普,百足僵蟲,天知道會不會死,趙普一旦上來,盧多遜必然悲催,然而中間的手段呢?

趙普答道:“臣願備樞軸以察殲變。”

老臣可以替你察訪一下,然而答得很含糊,因為有外人在。即便這個外人是太監,但天知道他們會不會透露給趙延美與盧多遜?

然而退下後,趙普臉上紅光滿麵,他隱忍數年時機來到了。在這一刻,他完全忘記了趙匡胤對他的恩情與器重。

於是開工,金匱之盟出現!

然後寫了一道密奏,說臣是開國舊臣,為權幸所沮,接著又說了金匱之盟的事。

為什麼現在說,以前說管用嗎?整個宋朝謠傳紛紛,趙匡義可在乎過?提了也不管用。然而現在趙匡光要對趙延美動手,就需要更多的大義,一道金匱之盟拋出來,趙匡義會怎麼想?

看到趙普密奏,趙匡義哭笑不得。沒辦法,為了帝位,隻好牽讓,重新將趙普提為中書門下平章事,早朝時位於趙延美班上。

趙普上台後,便開始了凶狠的報複,先將孫全興毒打一頓,再拉出去砍頭示眾,劉澄連京城都不用回來細審,直接在邕州正法。

因此這是一場沒有任何對錯黑白的朝爭,三方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不要臉。

但問題不止如此,為了保住權利,趙普開始拉攏讀書人,給了文人越來越多的權利。

也就是宋朝的黜武重文由趙大與趙普完成第一步,趙二完成第二步,趙普完成第三步,宋朝軟弱的時光終於降臨。

但因為趙普對讀書人好,所以史書居然對他評價無比的崇高,比蕭何還要高,比房杜也要高……宋朝幾乎就是趙普創造出來的,那麼柴榮呢,趙匡胤呢?以及柴榮革命式的那些創新製度呢?然後趙普做了什麼,黜武重文?

再來,王仁贍掌邦計恣下吏為殲,於是罷為右衛大將軍;琪與度支判官、兵部郎中雷德驤,鹽鐵判官、金部郎中奚嶼,並責本曹員外郎;戶部判官、戶部員外郎王遹責授太常博士。

可能王仁贍是做過一些不好的事,但還有趙普所做的更不好嗎?

無他,王仁贍乃是趙普的政敵,在巴蜀時兩人就結下了仇怨。宋琪原來是趙普的人,太平興國三年趙匡義召見,詰責,宋琪表示悔過自新,他是趙普的背叛者!雷德驤更不用說了。

數月後,王仁贍怏怏不樂而病死。

春天到來,東京城上空卻是陰雲密布。

……

宋朝東京城春花漸漸含苞欲放,東北仍是白雪漫天。

但相比於酷寒的嚴冬,天氣要略略暖和一點。

黃龍府城外一萬六千多名大軍正在集結。

宋九來到東北第一年都是秋天了,時間來不及。因此所做的事僅是訓練烏玄明與燕頗的部下,製訂更規範的製度。

第二年宋九讓學子教導當地百姓耕種,並且指導烏玄明擴張。但對象僅是兀惹部的後方,沒有向西也沒有向西南。並且派使去契丹請降。可能契丹會產生警覺,不過遼東深處對於契丹來說,毫無疑問是宋朝的西南邊緣地區,稱臣最好,不稱臣也不怪。隻要不對宋朝管轄地區發起進攻就行了,你們內部隨你們折騰去。

再加上滿城與雁門兩戰,契丹正謀劃更大規模的報複,這給了宋九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