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七星伴月(1 / 3)

我們到小鎮上去買鐵鍬、繩索以及一些照明工具時,我看到路邊有群老人正聚在一起曬太陽,我便讓洛靈自己去買工具,我則過去向這些老人打聽了一下當地有沒有關於抱犢崮的傳說。據這些老人說,抱犢崮除了被稱為君山、樓山和仙台山之外,在當地還有一個叫法,叫龍頭山,說裏麵藏著龍頭,也有人說裏麵是有寶貝的,但大家都不知道究竟裏麵有什麼。這個鎮子叫護龍鎮,至於為什麼叫護龍鎮,他們答道:“傳說我們的祖先是為了保護龍頭山裏藏的龍頭而來此定居的,便被稱之為護龍村,因為人們都說這裏的風水好,所以後來來此定居的人也就慢慢地越來越多,最後就形成了一個集鎮,也就是現在的護龍鎮了。”至於是否真有其事,他們也就毫無所知了。

當我問到,孫美瑤等人以前曾在抱犢崮發現過一座大墓時,那些老人的精神頭立刻被提了起來,原來他們的父輩中有很多都參加過孫美瑤成立的“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有些甚至都參與過他策劃的“民國大劫案”,但是至於他在抱犢崮發現過一座大墓的事情便都隻是有所耳聞罷了,至於具體的情況就不太了解了。隻聽說墓裏機關重重,孫美瑤的土匪部隊雖有幾千人卻也束手無策,到後來孫美瑤及其手下被誘殺後,也就無人知道關於古墓的具體位置和情況了。雖然其後也一直有不少盜墓的打這座古墓的主意,但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找到;就連前幾年,省裏為此而來的考古專家們也都是一無所獲。聽著老人們對古人建墓的高超技藝所發出的由衷讚歎,我心裏對這個古墓也多少有了點數。

和老人們聊著聊著,天也很快就黑了下來,我跑到商店裏一看,洛靈還沒有買完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她太挑剔了,一個山區小鎮怎麼會有質量上好而份量又輕的鐵鍬和繩索呢,更別說狼眼手電和防毒麵具了。我看照這樣下去,到明天她也什麼都買不到,到櫃台上我直接向老板要了幾根蠟燭、兩把手電筒和兩個口罩,然後又要了兩個麻袋,又等了十幾分鍾,洛靈才算挑完鐵鍬和繩子。

於是我們很快便趁著夜色從後山爬上了抱犢崮,我把打聽到的事情都給洛靈說了一遍,並告訴她,白天我在崮頂的南麵發現抱犢崮的南麵有九座山峰,也就是孫老爺子所說的九頂蓮花山時,我突然意思到這裏地理風水恰好和坎輿奇書《地理正宗》秘本之中所記載的“九龍拜尊”的地理風水相符合。九頂蓮花山的九座山峰就一字排開,就像文武群臣拜見天子一般,每座山峰象征著一條龍,所以這種風水便被稱為“九龍拜尊”。不過聽龍頭鎮上的說,很多盜墓者和考古專家們都沒有發現那座古墓。現在細想一下,千百年來,肯定有不少盜墓賊打過這座古墓的注意,在這無數的盜墓賊之中肯定有不少絕頂高手,哪怕隻有一兩個高手,古墓也應該早已被盜掘一空,就連現在那些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們在先進考古器材的幫助下也無法獲取絲毫的信息,由此看來,我們所麵對的絕非是一般的古墓,說不定我們可能還會再步那些盜墓前輩的後塵,想到這裏,我也多少失去了一些的信心。

一路無話,很快就到了崮頂。到達崮頂後,我便將繩子的一端係在腰間,另一端則係在一棵相對比較粗壯的樹上,然後讓洛靈把我從崖頂上慢慢地放了下來,大概下來有二十米左右,感覺也應該到了龍穴的大體位置了,可是我卻絲毫沒有找到任何關於古墓的蹤影,這裏依然還是懸崖,還是天然的石壁,天然的石壁和整個崮體渾然一體,絲毫沒有人工修飾的痕跡,在周圍搜尋了很久才算死心地讓洛靈把我拽上了崮頂。

到了崮頂,我把情況告訴了洛靈,洛靈的一句話提醒了我。

“會不會還有別的龍脈呢?”

是啊,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也許是因為我們風水師多年所形成的思考模式吧,認為龍脈本來就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人甚至終其一生也尋不到一條,又怎麼會想到這座抱犢崮上竟然有兩條龍脈,怪不得無數的盜墓者和考古專家們都無法找到那處古墓,應該都和我一樣,被這處“九龍拜尊”的風水所和我們所固有的思考模式蒙蔽住了眼睛。

現在看來抱犢崮上應該還有一條龍脈,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所以那處龍脈的風水應該以絕對性的優勢壓住了這處“九龍拜尊”的風水,而且那處龍脈絕非一般的龍脈,可以說是龍脈中的龍脈了,怪不得傳說古墓裏埋葬著兩代帝王呢。不過現在看來已經和我們無緣了,因為龍脈的風水本身就難以勘察,可現在兩處龍脈同時都在爭奪著地氣,再加上附屬在這兩處龍脈上的許多風水寶地在分享地氣,所以抱犢崮的地氣顯得十分的混亂,即使堪輿技藝高超的大師級的人物也需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摸透這整座山的地氣才能找到那處龍穴的所在,我想這也就是孫美瑤手下的那個盜墓高手為什麼花費了兩年的時間才找到那座古墓的原因吧。如此以來,我和洛靈算是白跑了一趟,隻用空手而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