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因為主仆連心,可是月霧隱覺得並不這麼不簡單,因為在這場事故中,老人得以逃生,其餘的兩個人和鷹奴沒有直接的關係,可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仆人會有這麼強的反應呢?
這時,碧秀兒走上前,給老人的杯子裏斟上水,突然,沙老轉過身來,望著樓上說道:“既然二位小姐以堡中主人自居,可否對當年一事做個解釋。”
眾人猛然一驚,隨即明白過來,目光齊齊凝視著樓上,
姐妹倆對視了一下,木倩輕拂了一下肩上長發,眼眸裏流露出一絲秋水般的憂傷,淡然的說道:“既然老先生給眾人講述了一個故事,那麼我們姐妹倆也為大家說一個故事,一個關於這段古堡的故事。”
“這裏,本來是我們祖先部落的棲居之地,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最早為了躲避“有熊氏”與獨苗族之間的爭鬥,帶領部族裏的人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就再也沒有從這裏出去過,直到有一天,一個外鄉人來過這裏,泄露了這裏的秘密,我們的族人沒有辦法,隻能祈用祖先遺留下的方法,讓日月星辰去改變山川的脈道,從而使外人無法進入到這裏。”
月霧隱越聽越是震驚,因為他知道所謂的“有熊氏”指的就是黃帝的氏族,(黃帝: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縣),亦稱有熊氏),而“獨苗族”的首領就是蚩尤,照這樣說來,這些人早在遠古蠻荒時代就來到了這裏。尤其是她所說的讓日月星辰去改變山川的脈道,聽起來近乎匪夷所思。
木倩似乎看出了他心裏的疑問,說道:“這裏本是一片丘陵,我們的祖先有自己的天象計測方法,他們按照天上的星象軌跡在這裏地下樹立起了一根根石柱,這些石柱就是“計點”。
這些“計點”所形成的軌跡就是“脈道”,隨後我們利用水流產生的力量來搬運土石,不斷的在這些石柱四周堆砌,經過一代代的努力,這些山的輪廓就搭建起來了。”
雖然木倩說起來輕描淡寫,但是月霧隱知道,堆石成山想想就是一件很宏巨的事情,更不要說去做了。
但是他在海外很多地方探奇的時候遇到過類似於木倩所說的“石柱”現象,也有不少科學家曾經測量過,這些“石柱”大多和太陽周邊黃道運行軌跡所吻合,但是具體做什麼的,卻成了謎團。
“但是你們怎麼讓日月星辰去改變山川的脈道呢?”月霧隱問道。
“萬物以陰陽之開闔為初始,自古及今,天穹之星鬥皆與地蒼之萬類互為通達,建造“計點”(石柱),就是為了把一些天然的景觀改變成對應日月星辰運行軌跡的點,然後審其天上星辰運行之變化,以日月為機樞,變動陰陽,迎合“計點”之動靜虛實,就可以改變山川的脈道。”
“那日月如何能夠為機樞呢?”對於木倩的話,月霧隱有些似懂非懂,但隱約又覺得這其中的玄妙和他以前所學的又有著某種契機。
“物有自然,依據地勢變化之形,潛天地之玄於無形,以河源為月,此山為日,合天辰之晝夜,方能以事之。”木倩說道。
“以前東晉陶淵明曾以文記載“桃花源”,不知道是否說的可是你這裏?但是據書中記載,上麵的人是從先秦時期就居住在這裏的,”月霧隱覺得眼前所說的和古書中記載的“桃花源”有幾分類似,於是開口問道。
木倩聽了不禁啞然失笑,說道:“沒錯,就是這裏,自古到我部落聚居之地者共有三人,一名曰葛洪,得其穀中之玄機,但仍無法參透天人之合一,後來在此而逝,二為你剛才所說之漁人,此乃一凡之俗子,當時進我部落時先祖看其有貪念,不據實告之,也就是在那時我們改動了山脈河道,讓外人無法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