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三章,篇幅比較長。第一章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而是夏、商、周三代聖賢的語錄和曆史資料;第二章是孔子答子張問從政;第三章所記與以前孔子的言論有所重複。 20.1
堯曰 ① :“谘 ② !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 ③ 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 ④ ,敢用玄牡 ⑤ ,敢昭告於皇皇 ⑥ 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 ⑦ 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 ⑧ ,善人是富。“雖有周親 ⑨ ,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謹權量 ⑩ ,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字 詞 釋 義
①堯曰:引號中的話是堯在禪位給舜時,告誡舜的話。
②谘:相當於“嘖”,表示讚譽的感歎詞。
③允:真誠,誠信。
④予小子履:予小子,這是上古時期,帝王對自己的稱呼,意思說自己是上天的兒子。履,商湯的名字。
⑤玄牡:黑色的公牛。古時候,黑色被稱為玄。牡,公牛。
⑥皇皇:《論語注疏》:“皇,大也。”皇皇,光明偉大。
⑦簡:《論語集注》:“簡,閱也。”這裏是知道、知曉的意思。
⑧賚:音lái,《論語集注》:“賚,予也。”即賞賜。
⑨周親:至親。
⑩權量:就是指衡量輕重和容積的標準。權,秤錘,代指量輕重的標準。量,即鬥斛,代指量容積的標準。 點 睛 譯 文
堯說:“嘖嘖!你這個舜!上天的任命已經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忠誠地保持那正確的方向吧!假如天下百姓都處在困苦和貧窮之中,那麼,上天賜給你的祿位也就永遠終止了。”後來,舜也用同樣的話告誡過禹。
商湯說:“我履,謹用黑色的公牛來祭祀,向偉大的天帝祈禱:我不敢擅自赦免有罪的人,也不敢隱瞞您臣仆的善惡,所以都由您的心來辨別。我本人如果有罪,不要因此牽連天下的人。如果天下的人有罪,那麼罪責都由我一個人承擔。”
周朝建立後,封賞諸侯,好人都富貴起來了。周武王說:“我雖然也有同姓的親屬,卻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了過錯,都由我一人擔當。”
孔子也經常說,隻要認真檢查度量的用具,周密地製定法令,全國的政令便可以通行無阻了。重建被滅的國家,接續已經斷絕了的貴族,提拔被遺忘的人才,天下百姓就會心悅誠服地歸順了。統治者應當重視的是人民、糧食、喪禮、祭祀這四件事。待人寬厚,統治者就能得到百姓的擁護,待人誠實守信,便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做事勤奮快捷,就會取得成績,事事講究公正,會使百姓心中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