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你熱愛環境,你的生存環境安全嗎
生,離不開環境,沒有適應的環境就沒有人類,這是不言自明的事。現在生物界對生物起源有許多學說,有人認為最早的生命出自地球本身。有人主張生命的起源來自外星球,是隕石給地球帶來生命。不管怎麼樣,沒有適宜的環境,生物不能存在,人類更不能存在。人類要生存,環境要保護。因為人類的數量太大了,稍不留意,就會給自然環境帶來永久性傷害。因為科技發達了,人類的力量太大了,人類的力量顯然遠遠沒有大到再造一個地球的程度,卻已經達到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滅地球的程度!而人類的整體素質還太低,以致雖然千萬呼籲,百般保護,那些為著私欲為著小集體利益而蓄意破壞環境的事件還在月月發生,日日發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如果所有耕地都荒漠化或半荒漠化了,人類靠什麼維係生命?如果水源都被汙染,甚至被嚴重汙染,人類還怎麼生存?如果所有空氣都成了三級、四級甚至五級,人類又怎麼呼吸?如果生物鏈全被破壞了,人類孤孤寂寂,人類又怎能獨存?因此,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世界性、曆史性、人類性課題。而且形勢嚴峻,它再也容不得有半點疏忽、半點放肆和半點耽擱了。可惜的是,依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脾氣,我們是寧可忍受未來的煎熬,也絕不放棄眼前的利益的。你和他說節約用水,沒用,對牛彈琴,牛兒該吃草還吃草,該放氣還放氣。等到真沒水了,要限量供應了,他也能忍;要按時供水了,他又能忍;真的沒法生活,要拋棄舊家,四處流浪了,他還能忍。在中國文化的一切壞稟性中,我以為這是最壞的一種。它比柏楊先生總結的“窩裏鬥”還要壞,無以名之,名為“癩皮症”,庶幾不錯。但改變這脾氣,不僅是觀念問題,尤其是體製問題。這脾氣本質上依然是小農經濟的產物。一個中國人,他可以肆無忌憚地砍伐山林,然而,他不會去拔鄰居家的一棵小草,要拔,也一定讓鄰居知道,征得人家的同意。為著改變這品性,也為著保護我們子孫萬代賴以生存的環境,為環境立法是第一條;改變小農文化的土壤是第二條;給所有的土地、資源找主人是第三條,三條並行,中國的環境保護,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