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香車碾已平(2 / 2)

何況,父皇想要的繼承人,絕不是任何人生下來都行的,必得是嫡妻所出,不然的話,早該賜下一大堆的美人了。可是自己曾應許過二娘,絕不會讓郭氏誕下自己的孩子。

趙元侃的不對勁很快就被張旻發現,他也將事情和盤托出。——之前不說,不過是因為這種事情不知如何啟齒,可現在張旻問起,他自然不會不說。

張旻聽後暗自皺眉,心頭責怪二娘好不懂事。三郎需要繼承人,難道劉二娘就想不到這一點?分明是恃寵生嬌,拿著孩子夭折的事情,脅迫三郎,真是可恨。

但想到二娘失了孩子時那種失魂落魄的模樣,責怪的話,他也說不出來。

他想了想,勸道,“三郎,這話論理我不該說,但官家既然對你說了這樣的話,必定是屬意你的。如今隻要你能生下繼承人,便能順利奪得儲位。別忘了,官家的兒子,可不止你一個。下麵的越王益王,都是有兒子的,官家未必有耐心等你。”

“我也知道二娘子的心思,王妃用了那樣的手段,她自然心懷怨恨。可是如今情勢如此,這件事隻需瞞著二娘,等王妃坐穩了胎,再告知她就是了。二娘知道進退,必定不會大鬧的。”

他的確將二娘看得很清楚,倘若到了那個時候,與其大鬧,不如平靜的接受。

但趙元侃不知道為什麼,想起二娘說過的,“三郎,你記住,倘若郭氏生下了孩子,我一定會要他的命!哪怕你因此厭惡我!”以二娘的性子,這種事情,她也真的做得出來。

難道到時候,他要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因為嫉妒和怨恨,而害死自己的孩子嗎?

但他很快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因為張旻將這件事告知了其他支持他的大臣。對著張旻,他除了曉之以理,還能動之以情。可是輪到這些大臣,情況就反過來了。

看著那些兩鬢斑白的大臣,顫顫巍巍,神情激動的對他說著“為了天下百姓,請殿下及早留後”之類的話,他拒絕的話,便怎麼都說不出口。

怎麼能讓這些為自己全心籌謀的臣子失望?何況……這的確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倘若他沒有孩子,或許官家真的會考慮下麵的弟弟,到時候,他又該如何麵對二娘?

趙元侃硬著頭皮答應了這件事。

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淳化五年的除夕宮宴上,郭氏被診出了有孕。趙元侃看著父皇滿意的眼神,便知道自己其實是沒有想錯的。倘若郭氏的肚子爭氣,一舉誕下個男孩,那事情便差不多能定下來了。

可惜紙包不住火,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這件事既然為人所知,便早晚要傳到二娘的耳中。

趙元侃的解釋,二娘聽了之後,也表示了接受。在那樣的情況下,這的確是最好的法子。

但此後,她便一直對趙元侃不冷不熱的。而趙元侃又要應付因有孕而越來越能折騰的郭氏,又要和自己的謀臣們商議軍國重事,一時也沒有空閑來安撫二娘。

倒是張旻,曾經想開誠布公的和二娘談一次,二娘隻回了一句,“張大人,別將人都當做傻子。三郎是怎樣的人,你知我知,那些主意,都是你給他出的罷?你一定還用了他根本無法拒絕的辦法,來讓他妥協。我雖知道你做的一切都是應當,卻是在不能諒解。”

張旻苦笑,和聰明人說話,有時候很輕鬆,有時候卻更難。劉二娘心裏的這塊芥蒂,怕是真的除不掉了。

再之後,二娘便拒絕與他交談,隻道,“這是我與三郎之事,就不勞煩張大人操心了。”

張旻試過幾次,皆無功而返,最終也隻能無奈的放棄。

反正事已至此,看劉二娘的態度,像是也十分平和,總不算是最壞的結果。等三郎的地位穩固之後,再想法子哄哄她就是了。

他隻以為女子都是要人哄著的,卻不知,有些女子,個性決絕激烈,眼中留不下一粒沙子。在未曾被人觸到底線之前,她可以一再容忍,可是被踩中了底線,便再無機會了。

淳化五年八月初八日,襄王妃郭氏誕下一子,官家聞之大悅,為其取名趙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