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紅白大喜(1 / 2)

(46)紅白大喜。心兒怦怦跳著,公孫珞的求婚使終於來了,兩位王室成員,兩位元老重臣,帶著吳王的詔書,帶著公孫珞的求婚親筆信,帶著貴重的禮物,越王深感榮幸地批準了,範將軍和文種大哥極力讚同,母親祝福,施施妹妹擁抱,幸福得流淚……怎麼還不來我這裏啊?施施哪去了?別的人呢?……“王妃,請你起來,梳洗打扮,冊妃專使馬上就要到了。”丹兒醒來,滿麵淚痕……相國伯嚭作為專使,另有4名王室成員老一輩的親王為副使,捧來冊妃詔書,極為隆重,宮女攙丹兒跪接。伯嚭宣讀:“大吳國王詔曰:爾越女鄭丹,體貌端麗,性情溫淑,能歌善舞,德容兼備,實稱寡人心懷,茲冊封爾為吳國王妃,刻日大婚,欽此。”鄭丹叩頭謝恩,伯嚭滿麵笑容地說:恭喜娘娘,欽天監正已奏明大王,明日為大吉大利之日,大婚隆典於明日午時舉行,請娘娘準備,屆時請娘娘多賜微臣幾杯喜酒。丹兒已被宮女扶起坐下,不知如何回答,兩位老親王也說了些吉利恭喜的話。一直在教習丹兒宮廷禮儀的女官首領,代為回答:請相國和各位親王大人轉啟大王,娘娘謝大王隆恩,從鴉屬突變鸞凰,皆大王甘露所致,將畢生衷心侍奉大王,不遺餘力,也感謝相國和各位親王大人讚喜之勞,願能在大婚典禮中盡歡。伯嚭等躬身回答:一定向大王轉奏娘娘的忠誠,臣等感謝娘娘的雅意,臣等告退,願娘娘千歲千千歲。。.從第一次覲見吳王後,已過了三天,丹兒住在姑蘇台的一間小巧玲瓏的宮殿裏,16名宮女服侍,主要任務是由4名宮中女官教習吳王宮廷禮儀,這對受過臧苑禮儀訓練的丹兒,毫無困難,而她的心境是非常複雜的。她自幼隨寡母生活,貧苦是不怕的,但沒有哥哥姐姐的寂寞,和被人欺負的苦況,漸漸成為她的一塊心病,一個兒時就受到的深深創傷,這種病態心理彌久彌深,直到同施施交好,又遇到文種,表麵上被掩蓋住了。脂凝和卯哥的出現,簡直像是天意,她不知該如何感謝上蒼,如何來愛自己的親哥哥親姐姐,尤其是如何表現出自己對他們超過一切的愛。她兒時的創傷重新出現、流血,被歡樂衝擊,這不是治愈,而是一種新的創痛:失去得太久了,如何彌補?慢慢發展成為畸形的愛,畸形的感情,畸形的思路。她要她的親姐姐快樂幸福,尤其是看到脂凝戴著的紫金鎖,和銘文:“珞兒佳婦,白頭偕老”,再加上請少正寅占卜,說她自己和公孫珞沒有姻緣之分,如果結合,會給公孫珞帶來血光之災。她嚇壞了,為了阿珞,為了姐姐,她毅然選擇了出走。.按原來的吳王旨意,是要把脂凝退回,當時吳王以為她是**,自然指的退回妓院。丹兒要來頂替脂凝,就應退回麗春院。丹兒當然不想**,準備到麗春院就自盡。王子雄笑嘻嘻地告訴她,準備進獻吳王,如果她采取任何極端手段,則必然會去重新追回脂凝,反之,如能在吳王處得寵,則對脂凝,對公孫珞,對越國都有好處。句句擊中丹兒脆弱的心靈,她覺得渺小的自己,完全掌握在命運之神的巨手中,從出生、喪父、失姐、失兄、遇文種、遇阿珞,到後來的全家團聚,阿珞與姐姐的糾葛,莫不是天意,同文種大哥的談話,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命運,也就是進獻吳王,這注定了的事,文種大哥無能為力,自己一個區區弱女子,能夠或敢於反抗命運嗎?為施施的纏綿友愛,文種的兄妹情哭泣,為阿珞的堅貞不渝愛情哭泣,為自己悲苦的命運哭泣…….見到了吳王,出乎意外,不是一位凶惡殺人的暴君,而是溫文雍容、知音律、懂歌舞、尊重美愛惜美的帝王;不是一個糟老頭子,而是像一個精力充沛,繃得像弓弦一樣筆直的中年人,他的胡須有些花白,但隻意謂著成熟而不是衰老;不是一見麵就強迫她上床侍寢的淫棍,而是喜愛、尊重、先冊妃、再大婚,做合法夫妻的懂得疼人的人。丹兒是遺腹子缺少父愛,簡直不知其為何物,吳王喚起她的一種溫暖感覺,自己不知道是什麼,其實類似於某些戀父情結。吳王的眼睛,同阿洛的一模一樣,隻是很成熟,吳王的舉止,同阿珞相似,隻是自然威嚴,是啊,他是阿洛的祖父,愛屋及烏,有一種尊長的感覺,可是,要做他的妻子,多麼地尷尬啊?……。。.吳王充分認識到這次遇到丹兒的意義,知道是他人生的最後機會,不要說與這樣美麗聰慧的千古尤物結合,就是見到也是不容易的,這一定是自己功業和仁慈,感動了上天,是天賜良緣,天作之合啊!自己的後半生,永遠不會寂寞了!宏偉的姑蘇台一落成,她就來了,是會帶來幸福吉祥的天使啊!所以大婚儀式極為隆重,各國使臣國王也在,這時一場罕見的盛大的婚姻大典,席列珍羞,宴開芙蓉,絲竹管弦,歌舞百戲,說不盡的宏偉壯麗,說不完的富貴風流…….第二天,日上三竿,吳王還在貪戀新婚未起,不過已經醒了,在柔情蜜意地哄著自己疼愛的小嬌妻,偏偏她一言不發,臉朝床裏睡著,是害羞吧?吳王心疼地想,才15歲啊。這更令他喜愛,她沒有像別的女子,極力迎合,極力邀寵,而是極端羞澀、相當害怕而又溫柔順從,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啊!含羞草般的蘊蘊處子,多麼甜美可愛……一個宮女進來,遠遠地低聲說:大王,太子有要事求見。吳王很奇怪,體貼的兒子怎麼會這時來打擾他?但太子是明理之人,在自己心中占著重要的地位,一定是有要緊事體,溫柔地對丹兒說:對不住,丹妃,我要處理國事,你再多睡一會。輕輕拍了拍她,丹兒動了動,好像要轉過身來。吳王等了一下,她終於沒有轉身,他笑了笑,宮女過來服侍起床穿衣,簡單梳洗一下,來到外殿。.太子友仍穿著紅色吉服,上前曲下一膝:恭賀父王新婚大喜,恭賀父王新得美妃。他不大讚成父王娶越女,但辛勞一生的父親,晚年得到快樂幸福,他是衷心高興的,所以祝賀是真誠的。知子莫如父,吳王自然明白,而且這個品行端方的兒子,不但自己感到驕傲,有時也感到道德的壓力,所以有時在過分歡樂飲宴時,從不宣他相陪,而是找花花公子的阿雄,他很得意有英雄正直的兒子,又有能夠承歡膝下的愛子,一個父親還能希望什麼呢?因而,太子的衷心祝賀,讓他從心眼裏高興,說:友兒,你找我有事情吧,坐下說。。.太子說:前線傳來急報,因伍相國和兒都不在軍中,由副將砉門照領軍,齊國國王,受相國陳恒蠱惑,因主帥遷延不進,臨陣換將,主帥換為年輕氣盛高無平,掌握兵權,百戰經驗國書降為副帥,高無平、宗樓得到情報我方主帥不在軍中,猛烈進攻,破了中營,現在全線後退,兒馬上要回去整頓抗擊,特來辭行請訓。一個陰影從吳王心中掠過,他柔和地譴責:你和伍子胥如果提前進擊,何至於此。他忘了是自己把兩人召回,參加姑蘇台落成大典的。太子低頭:兒臣該死,拚著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誓報此仇。一聽此言,突然感到不祥,吳王說:我派伯嚭和觚曹去,等過了新婚三朝,我要親自征伐齊國,你和為父一起去吧。太子跪下,大聲說:父王,請不要這樣,這將置兒於何地?兒將永無麵目正對國人了,兒的失誤,要自己去糾正過來,縛高無平、國書獻俘闕下。吳王考慮了一下:伯嚭和觚曹,你任帶一人去,作你的助手。太子考慮了一下:那就是觚曹吧,他也應多經戰火鍛煉,免得過於閑散,他還有一個很好的謀士少正寅,也一起帶去。父王大婚,雜事很多,伯嚭不能離開。吳王說:好,那就這樣。太子又跪下說:有一件事情,務請父王不要動怒,大開宏恩。吳王說:伍子胥,你想帶他去?太子:不敢,但求在兒回來之前,一定不要聽信讒言殺了他。他其實是想帶走伍子胥,主要是保護他,但看樣子吳王是不會答應的,所以降低了要求。吳王說:你放心,我不會殺他,他畢竟對吳國,對王祖(指闔閭),對寡人都有大功。太子叩頭謝恩,說:那兒就要辭別了,願父王新婚快樂,幸福無邊。一連磕了三個頭。。.吳王覺得有話要說,又不知說什麼,就揮了揮手。太子剛剛出門,吳王馬上叫宮女請回。太子恭立聽訓,吳王好一會才說:兒啊,這是你第一次單獨領軍,身為元帥,最重要的是施展韜略、照顧全麵、相機進退、出奇製勝,而不是逞個人英雄,孤身犯險,前線衝鋒,要記住了。太子躬身答:是,父王,兒記住了。吳王說:少則三日,多則十日,寡人要親征齊國,兒多帶兵馬,隻要頂柱或延緩齊軍的進攻就行。太子說:不勞父王禦駕,五七日內,必有好音傳來,兒帶兩萬勁旅會合原有的三萬軍隊,足以打敗齊國的十萬大軍了。吳王又停了好久:再多帶一萬鐵騎,兒一定要小心,一定不要輕敵。太子:兒知道了。走出門口,吳王追了出來,太子轉身跪下,吳王說:兒……你要保重……去吧。。.吳王一直被一種不祥之感籠罩,現在又想起了,這次大婚有一個重大缺陷,心愛的長孫阿珞不在,由太子自然聯想到他,沒人知道他在何處。吳王馬上派人通知太子妃珠珠,要她命專使去把阿珞盡快找回來。他又上了三層樓,從窗口望著太子在遠處校場點兵。聽見輕微的聲音,回身來看,丹兒伶仃仃地站在那兒,比花花轎,比玉玉香。吳王心中一陣喜悅,過去拉著她的手來到窗前:丹妃,快來看太子點兵。這時隊伍已經出發了,明盔亮甲,戈矛生輝,成為奇觀。吳王說:最前麵黑盔黑甲黑馬上的將軍,就是我的兒子,太子友。丹兒深深被這壯麗的場麵吸引,不由自主地說:太子真正威風啊!這是她婚後對吳王說的第一句話,吳王低聲說:我怕……我怕……再見不到我的兒子了……。聲音顫抖。丹兒回頭,看見吳王眼中淚花旋轉,心中一陣憐憫,油然而生,君王與一個普通的父親,有什麼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