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認為,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實例。如果你失敗了,那麼繼續學習吧。可能是你的修養或火候還不夠的緣故。你要知道,世界上有無數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命運坎坷”,“好運未到”。
成功者總是不斷反省自己。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話,那麼檢討就是成功之父了。找出自己最大的障礙,限製性的步驟,以及犯過最大的錯誤,推導出原因,加以改善,這是每個成功者都應該具備的素質;也是每一位走向成功者應該努力掌握的能力。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的知識比從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的知識更多。
從挫折中吸取教訓,是邁向成功的墊腳石。真正的失敗是犯了大錯,卻未能及時從中吸取有用的經驗。
當我們觀察成功人士的環境時,會發現他們的背景各不相同。那些大公司的經理、著名的傳教士、政府高級官員以及各行業的知名人士都可能來自貧寒、破碎的家庭、偏僻的鄉村甚至於貧民窟。這些人現在都是社會上的領導人物,他們都經曆過艱難困苦的階段。
把每一個失敗者拿來跟平凡者以及成功者相比,你會發現,他們各方麵(包括年齡、能力、社會背景、國籍等等)都很可能相同,隻有一個例外,就是對遭遇挫折的反應不同。
失敗者跌倒後,就無法爬起來了。他隻會躺在地上罵個沒完。
平凡者會跪在地上,準備伺機逃跑,以免再次受到打擊。
但是,成功者的反應跟他們不同。他被打倒時,會立即反彈起來,同時會吸取這個寶貴的經驗,立即往前衝刺。
有的時候,你要知道,成功也可能是一連串的失敗。
有位享有盛名的管理顧問,他創業的頭六個月就把十年的積蓄用得一幹二淨,一連幾個月都以辦公室為家,因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過無數的好工作,因為他堅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也被顧客拒絕過上百次,拒絕他的和歡迎他的客戶幾乎一樣多。
在整整七年的艱苦掙紮中,他沒有說過一句怨言,他說:“我還在學習啊。這是一種無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競爭很激烈,實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要繼續學下去。”
在他成功之後,他說:“我並不覺得那很辛苦,反而覺得是受用無窮的經驗。”
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事?如果能利用種種挫折與失敗,來驅使你更上一層樓,那麼一定可以實現你的理想。
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從學生對於成績不及格的反應可以推測他將來的成就。
麥克在大學授課時,曾把畢業班的一個學生的成績打了個不及格,這個打擊實在很大。因為那個學生早已做好畢業後的各種計劃,現在不得不取消,真的很難堪。他隻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重修,下年度畢業時才拿到學位。第二是不要學位,一走了之。
在知道自己不及格時,他一定很失望,甚至對麥克不滿。麥克猜得不錯,他真的論理來了。麥克說他的成績太差以後,他自己也承認對這一科下的工夫不夠。
“但是,”他繼續說,“我過去的成績都在中等水平以上,你能不能通融一下,重新考慮呢?”
麥克明確表示辦不到,因為這個成績是經過多次評估才決定出來的。麥克又提醒他,學籍法禁止教授以任何理由更改已經送交教務處的成績單,除非這個錯誤確實是由教授造成的。知道真的不能改以後,他顯然很生氣。“教授,”他說,“我可以隨便舉出本市50個沒有修過這門課照樣成功的人。你這科有什麼了不起!幹嘛讓我因為這一科就拿不到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