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人,我對老火湯的最初記憶應該源於母親。年少時家中的生活條件不太好,當時每天都會盼著周末的來臨,因為母親隻有在周末的時候,才能為我們煲一鍋熱氣騰騰的老火湯。濃香的老火湯上桌,母親會給每個人盛上一大碗,看著大家美美地把湯喝完,母親臉上會流露出欣慰的表情,這情景直到現在仍然不時出現在我的腦海……
老火湯流傳了幾百上千年,一直是廣東人的心頭至愛,每個廣東人也都有老火湯的“一本經”,比如“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不會吃的吃肉,會吃的喝湯”,“春天養肝,夏天祛濕,秋天潤肺,冬天補腎”,“慢火煲煮,火候足,時間長,入口香甜”等。大家不僅愛老火湯的美味,更以此作為補益養生之道。作為廣東餐飲文化之精髓的老火湯,不僅在廣東人心中紮根,也在全國各地流傳開來。
“老火”之“老”在於“煲湯時間長,火候獨到”,先用旺火或中火燒沸,然後小火慢煲兩三個小時,是名副其實的“功夫湯”。當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再不用擔心營養不夠,“老火湯”的製作也相應發生了變化,一些人把煲“老火湯”的習慣改為飲用“生滾湯”或“中火湯”。“生滾湯”即水滾沸後加入各種食材煮3~5分鍾即可,如簡單的菜心瘦肉湯、豬肝枸杞湯、鹹蛋番茄湯等;“中火湯”是把各種食材放入湯鍋內,燉煮10~30分鍾後飲用即可。“生滾湯”、“中火湯”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普通人的日常營養需求,操作得當味道也會非常鮮美,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為什麼“老火湯”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是因為它的美味還是因為它的食療功效?我覺得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這碗老火湯背後所承載的款款濃情,無法替代的親情,這才是“老火湯”的真正內涵。
其實“老火湯”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包含著親切的關懷和濃濃的愛意,它不僅僅是一種美味靚湯,更是一種生活品質的體現。
靚湯基礎工具
家庭製作靚湯時需要一些基礎工具,用以配合我們製作美味靚湯。家庭靚湯的基礎工具一般分為幾大類,第一大類就是各種鍋具,如湯鍋、砂鍋、奶鍋、汽鍋等;第二大類就是刀具,家庭中應該根據原料的性質和切配方法,多準備幾把刀,以便於操作;另外各種菜板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中的菜板除了可以按照材質不同加以區分外,還可以分為生、熟菜板。此外各種小漏勺、蛋黃分離器、保鮮盒、削皮器、挖球器等,也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操作,製作出美味的湯羹菜肴。
鍋具介紹
想煲出既營養美味又養生的湯羹,選一口好鍋是必要的,而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工具有砂鍋、瓦罐、汽鍋、湯鍋、電飯鍋、高壓鍋等。
砂鍋
砂鍋是由陶泥和細沙混合燒製而成的,具有非常好的保溫性,能耐酸堿、耐久煮,特別適合小火慢燉,是製作湯羹類菜肴的首選器具。剛買回的砂鍋在第一次使用時,最好煮一次稠米稀飯,可以起到堵塞砂鍋的微細縫隙,防止滲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