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尚待花明時
一事出有因意外受挫
2008年的5月,登封市誌辦主任呂宏軍赴湖南衡山參加了“五嶽申遺”文本評審會。
“五嶽申遺”是由國家建設部主持的項目,申遺文本由北京大學的有關專家負責撰寫。文本初稿拿出來之後,國家建設部邀請了全國14位專家到湖南衡山對文本進行評審,呂宏軍是被邀專家之一。當呂宏軍看到“五嶽申遺”的文本之後,他感到十分驚訝。這個文本中關於五嶽之一嵩山的文化論述和他撰寫的嵩山的“聖山”文化背景居然一模一樣。呂宏軍不知道他的有關撰述怎麼會出現在這個文本裏,但他知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規定:同一個項目不能重複申報。而嵩山這個項目,卻顯然重疊在“五嶽申遺”和嵩山申遺的兩個文本之中。
呂宏軍心裏生出了一種預感:登封此次申遺可能會遭遇滑鐵盧。這個“五嶽申遺”的文本一旦提交到聯合國,嵩山申遺的文本必遭退回。
呂宏軍在評審會上作了發言之後,便提前離會,從湖南匆匆趕回了登封。他向登封市的領導同誌彙報了會上的情況,也講出了自己對嵩山申遺的憂慮。此時,登封的環境整治工作日臻佳境,正準備迎接不久之後就要到來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專家的驗收。登封市上上下下都意氣風發信心十足,認為嵩山曆史建築群申遺成功在望,對可能失手這種前景缺乏思想準備。
呂宏軍不幸而言中,後來果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排定的日程,2008年11月下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將召開執行委員會評估會議,根據驗收專家對申遺項目的實地評估作出分檔表決。會議規定了四個檔次:1?郾列入;2?郾補充材料推薦列入;3?郾退回重報;4?郾不予列入。
就在這個重要的評估會即將召開之前,世界遺產中心收到了中國有關部門呈遞的“五嶽聯合申遺”文本。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一個項目要申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必須經過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三個部門聯合簽署,然後上報國務院,經批準後才能申報。可是這個向聯合國遞交的“五嶽聯合申遺”文本,並沒有經過三部門會簽上報國務院,相關的地方政府也不知情。
在這個“五嶽聯合申遺”的文本中,關於嵩山的那部分論述完全套用了登封嵩山曆史建築群申遺文本的內容。參加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執行委員會評估會議的專家們認為,中國的“五嶽申遺”和嵩山申遺在文化價值部分顯然是重疊的。盡管嵩山曆史建築群的文化價值毋庸置疑,它們的環境治理和保護管理也符合申報條件,可是由於“五嶽聯合申遺”的出現,使得嵩山曆史建築群遇到了雙重申報的條款障礙。
2008年11月下旬,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召開執行委員會評估會議,嵩山曆史建築群申遺項目被列入了第三檔,即“退回重報”。列入了這一檔,就意味著被打入冷宮,何時複出,將遙遙無期。
麵對如此嚴峻的現實,鄭州市和登封市的兩級領導都沒有灰心喪氣。他們認真總結了前期的工作,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探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大家對登封曆史建築群申遺的前期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認為主要成績有三點:
其一,申遺文本的編製做到了高質量高速度。按照國家文物局的部署,嵩山曆史建築群向聯合國申報的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年。依據國內的慣例,申遺文本的編製需要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可是留給嵩山曆史建築群項目的編製時間隻有短短的兩個月!鄭州市申遺辦調兵遣將,組建了精幹的編寫隊伍,於不可能之中做到了可能,出色地完成了申遺文本的編製。這個高質量高速度完成的申遺文本得到了世界遺產組織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讚譽。
其二,環境整治做到了高標準高效率。嵩山曆史建築群的環境整治工作計有119項任務,整治麵積達到了600多公頃,總拆遷麵積超過了50萬平方米,可謂是目前全國範圍內申遺整治任務最重的項目。麵對如此繁重艱巨的工作,鄭州市和登封市兩級黨委和政府迎難而上,發動幹部群眾,克難攻堅,高標準高效率地將環境整治任務如期完成。
其三,專家驗收做到了周密部署、精心準備。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拉姆齊女士於2008年9月來到登封對嵩山曆史建築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行現場驗收評估,鄭州市和登封市兩級政府對這次“大考”準備精心,部署周密,做到了萬無一失,達到了預期的驗收評估效果。
對於當前在聯合國申遺中我們國家麵臨的新形勢和嵩山受挫的原因,鄭州市和登封市兩級政府也有著清醒的認識。
聯合國保護世界遺產這項事業是在不斷發展推進的,20世紀80年代這項事業起步之初,世界遺產大會對各國申請項目的要求非常簡單。隨著這項事業的進展,隨著列入世界遺產項目的增多,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對新增項目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和細化,越來越倡導平衡性和代表性。近年來,許多世界大國在申遺項目中都頻頻遭遇滑鐵盧,能夠取得第一檔次“列入”和第二檔次“補充材料推薦列入”的項目數量通常都難以達到當年申報總項目的半數。其總體趨勢是難度越來越大,申報成功率越來越低。
《世界遺產公約》的實施倡導平衡性和代表性,這意味著要向那些還沒有世界遺產的國家和地區傾斜,向新的文化遺產類型傾斜。對於已經有了世界遺產項目,特別是遺產項目比較多的國家,在列入的尺度上會更加嚴格。世界遺產組織提出的這些傾斜方式,對於歐美等工業國家是一種利多,但是對於中國這類世界遺產數目較多,文物古跡又格外豐富的文明古國卻是明顯的利空。嵩山曆史建築群歸屬於普通類型的項目,難以進入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傾斜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