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2 / 3)

童明康表示,我們中國創造並保持了連續多年、並且每年至少有一項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紀錄。我們中國還頒布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建立了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巡視和專家谘詢製度,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體係。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正處於良好發展的關鍵時期,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認識正在逐漸深化,保護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而保護任務也將更加繁重。我們成功地引入了世界遺產的保護理念、管理體係和實踐經驗,為我國文化遺產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童明康表示,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項目申遺的成功,既給我們帶來了榮譽,又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責任。我們將按照《世界遺產公約》的各項規定,進一步規範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使我國的世界遺產能夠更好地造福社會,造福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

2010年8月3日下午,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世顯,登封市委書記王福鬆等申遺代表團成員從巴西載譽歸來。丁世顯同誌總結了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參加此次大會表決的三個特點:

一、大會對“天地之中”這個項目的內容和表述語言評價很高,並且認為項目向大會展示的一組組圖片清晰動人。

二、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在表決通過的時候,速度最快。當地時間7月31日20點32分開始報告這個項目,8分鍾報告完畢之後,大會向各委員國征求意見。經過短暫的寂靜,愛沙尼亞的代表第一個說,他完全支持這個項目。於是,僅僅用了一分多鍾的時間,項目就被大會表決通過。在所有項目中,這是唯一沒有被提出任何異議的項目。

三、在項目表決通過之後,各國代表紛紛來到中國代表團的席位前,排著隊與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們握手擁抱,表示熱烈祝賀。大會不得不為之休會了幾分鍾。

登封市委書記王福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申報獲得通過,不但是登封的大喜事,也是中國的大喜事。申遺表決時,我們用的時間最短。但就是這短短的幾分鍾,卻凝聚著曆屆領導、各個部門,諸多專家們的辛勤努力和父老鄉親們做出的巨大犧牲。

王福鬆書記又說,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申遺成功是對中華文明又一瑰寶的世界性認可,同時也是一種壓力和責任。登封市委市政府有責任保護好這些遺產,我們一定遵守世界文化遺產公約,健全保護製度。我們要繼續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堅持保護與利用並進,事業與產業並舉,使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散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三永無止境的接力

登封這座城市如今已是世界聞名。

她端莊雅麗,秀外慧中,兼具著古典之美與現代之美。她有著一頂頂引人注目的桂冠:“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

誰能想到在改革開放之前,登封僅僅是一個破爛不堪的小縣城?

1978年,登封縣工農業總產值僅有1億多元,農民年收入48?郾5元,位列河南省15個貧困縣之一。登封縣城隻有幾條小街陋巷,街兩邊許多店鋪還是解放前留下的舊房子。城市設施陳舊落後,街區晴天揚塵飛土,雨天積水濺泥,幾乎沒有什麼遊客願意在此駐足。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時任登封縣委書記王鑫和縣長石應午帶領著一支陣容強大的招商引資團隊,浩浩蕩蕩開赴小平同誌指引的南方。這個團隊裏囊括了全縣所有鄉鎮區和縣直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部分國有和鄉鎮企業的經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武藝精湛的少林武術表演團。

在廣州、澳門等地,這支來自嵩山的隊伍產生了轟動效應。少林功夫征服了人們的眼球,登封的招商引資政策引起了南方財團極大的興趣和關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裏,登封就簽訂了40多個合資合作項目,意向投資金額達到了21億元!

登封開始起飛。

1993年3月,登封按照撤縣建市的標準,拉開了舊城改造的序幕。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改造方針是:“拉大框架,增加容量。提高檔次,完善功能。四方通衢,輻射周邊。”

改造後的城區麵積由原來的7平方公裏擴大至35平方公裏。拓寬和開通了少林路、濱河路、南環路、北環路、環山路等共計28條市政公路,形成了南北交錯、東西貫通的城市交通網。

依照“誰投資,誰興建,誰經營”和“可租賃,可轉讓,可拍賣”的優惠政策,登封籌集到了大量的建設資金。一座座現代化建築拔地而起,登封的麵貌迅速改變,儼然成了一座現代化新城。

1994年5月30日,登封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撤縣建市。

與此同時,嵩山風景名勝區和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開發建設也加快了步伐。少林寺、中嶽廟、嵩陽書院、觀星台等一批古建築得到了整修。以嵩山秀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為平台,登封開發出了登山遊、考古遊、地質遊、天文遊、宗教遊、武術遊和探險遊7條旅遊熱線。

1994年10月,時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作出重要批示:“把登封建設成為現代化旅遊名城。”

1995年,登封市綜合實力躋身河南省18強。全市經濟形成了以旅遊開發為龍頭,以礦產資源為依托,以電力、煤炭、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為支柱的發展新格局。

時任登封市委書記周海深與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的成員們形成了一個明確的共識:要把登封建設成為現代化旅遊名城,第一步要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這是一個改善登封投資和旅遊環境,提升城市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隻有使城市的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精神品位達到一個新的層次,登封才能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旅遊名城。

1996年3月27日,時任登封市委書記周海深在嵩山廣場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發出動員令:全力以赴,整體啟動,3年建成國家衛生城市!

1000條背街小巷的路麵硬化了,麵積達77萬平方米。改造水衝式廁所9467戶,改廁改水及鋪設城市下水管網8?郾1萬米。舊房拆遷麵積10萬平方米,新房建築麵積25萬平方米。綠化街道700多條,綠化美化庭院6000多戶,栽植樹木300萬棵。

登封建成了一座現代化汙水處理廠。該廠采用先進的SW型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設備和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低噪音,無汙染。

登封建成了一座現代化垃圾和糞便無害化填埋場。該場占地107?郾6畝,總儲量48萬立方米。場內建有三格化糞池,總容量921立方米。垃圾和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100%。

登封建成了城區水衝式公廁34座,其中二類公廁59%,三類公廁41%,此比例已經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登封還建設了10座新型垃圾中轉站,購置了一批清運、清掃和抽汙專用車輛。

……

2000年11月6日至8日,全國愛衛辦組織專家對登封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進行了考核鑒定後,命名登封市為“國家衛生城市”,授予時任市長馮留卷“國家衛生城市市長獎”。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申遺成功並非一日之功、一年之功、十年之功……它是改革開放以來登封人民汗水的凝積,它是登封曆屆黨委和政府工作的接力。

在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裏,登封市憑借礦產和旅遊文化雙優勢,綜合經濟實力迅速跨入河南省縣(市)級前列,市財政收入連年位列全省縣(市)級第二位。在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申遺成功之後,市長鄭福林向新聞界說過這樣一段話:

“申遺成功更加堅定了登封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市委市政府一定會抓住申遺成功的曆史機遇,進一步擴大登封在世界的影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今後登封在做好優勢產業的同時,將突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緊緊圍繞‘嵩山是文化聖山,登封是功夫之都’這一目標,實現文化旅遊資源向旅遊產業的轉變、單純的景區向旅遊產業聚集區的轉變,以逐步達到經濟轉型。把登封發展成國際旅遊名城,讓中國登封‘天地之中’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

近來,登封市委市政府製定了登封市“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世界已經進入了後經濟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在重大調整中將逐步走向再度平衡,然後進入下一個景氣階段,我們中國也將迎來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大潮。國家堅持擴大內需,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有利於登封市發揮資源和產業的優勢,登封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步伐。

登封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申報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都有利於推動登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登封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為總體戰略,建設經濟發達、文化厚重、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嶄新登封,率先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