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大隊人馬熙熙攘攘,雜亂不堪,可好歹也是騎兵,晌午時分,前鋒就到了上次誘騙上官嶽的戍堡,沒多久後續人馬也在這裏集結,這戍堡是設在邊關內的要點,沒經過允許而出,烽火一升,各路邊軍便會來堵截……
這數萬騎兵的到來將這平日安靜的戍堡砸得顫動不止……
這平時偏僻的戍堡自從上次大戰後聲名遠揚,已經成為涼州文人墨客必遊之處,這日,戍主劉響正陪著幾位文人在堡中參觀,這幾位文人幾番長篇大作將劉響比作漢初三傑韓信,用兵如神、殺敵無數,正熏得這劉響飄飄欲仙之時,突然城外的鐵騎就到了。
劉響看著那陌生的白虎旗驚疑不定,這是哪路豪傑?幸好是從己方範圍來的軍隊,要從鮮卑境內過來,這烽火就該點燃了。
直到下麵整頓好人馬,曾瑜才領著婦好、明鏡、劉彪、劉虎、流螢一行人等往堡前行來,劉響看到曾瑜,方道原來是熟人,好生驚乍,這轉眼間不過小小的一縣令就搗鼓出了這麼多人馬?不敢怠慢,和幾位文人告聲罪,便領著幾名戍卒急匆匆地出了戍堡迎了過去。
“曾大人,別來無恙!”劉響迎上來抱拳行禮。
“劉大人,此次又要勞煩於你,這次奉壽成公之命,出關清剿鮮卑人,以壯我大漢雄威,還望劉大人給個方便!”曾瑜早就和劉響熟識,上次也是借用劉響的戍堡和人馬演了一套雙簧戲,不過當時劉響是奉韓遂之命和曾瑜合作,這次完全是曾瑜自己的麵子,雖然打著壽成公的旗號,但這涼州地域誰不知道馬騰和曾瑜不對付?
眼前這幾萬騎兵陣仗擺在這,劉響是個知趣之人,況且殺鮮卑人這種大快人心之事,能擋嗎?城樓上還有群文人看著,剛將他和曾瑜數在一起誇獎,如現在回絕了曾瑜,這麵子怎麼下台?腦海思緒千折百轉,也不過轉瞬,笑眯眯說道:“既然是壽成公命令,我小小一個戍主哪有不從?曾大人遠道而來,何不進堡一敘?”
達成了目的,曾瑜便無心久留,客套說道:“下次一定和劉大人無醉不歸,現在公務在身,壽成公那邊催得太緊,小弟哪敢久留?”
劉響也無意和來曆不清的曾瑜久敘,於是說道:“那就望曾大人凱旋而歸了,到時一定不醉不歸!”
搞定劉響,大軍出關再無阻礙,各部軍候調節好隊列,繼續前行……
轟隆隆~這戍堡沒過多久接著又有一隊騎兵光臨,劉響自言道:“今天什麼日子,這麼多不速之客?幸好、幸好是關內而來,要是從關外而來,那該糟糕了……”
馬鐵行瞅著眼前的戍堡,和馬封打了聲招呼,就策馬往戍堡而來,這是出關的必備手續,跋扈如馬鐵行叔侄也不敢放肆。
劉響卻和他們不熟,看著下方那三千騎兵,想著剛才過去那幾萬騎兵威勢,覺得意興索然,沒有應酬的興趣,於是喊過小卒,讓小卒去應酬一二,隻要是去鮮卑打秋風的一律放行,他一個小小的戍主哪方都得罪不起,至於能不能讓他主動應酬,還是得看實力!劉響還是接著和那幫文人一起騷著古堡舊事……
“來者何人?”二三小卒出堡應付,其中一小卒出口問道。
“我乃成紀縣縣令馬鐵行,為何爾戍主不出來迎接?”官職遠遠小於他的戍主避而不見,讓馬鐵行深感忽視,反問小卒。
剛過去那位不就是成紀縣令嗎?到底有幾位縣令?那為首的小卒懶洋洋的說道:“我家老爺身體有恙,不能前來,特命我前來迎接,不過還是先請問你是哪家縣令?剛過去那位曾瑜大人正是成紀縣令,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