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 第三章(2 / 3)

良種在生產利用上一般都具有時效性,所以應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栽培條件、栽培方式等進行利用。0.7。幹物質含量高,口感甜脆。適宜作秋季及越冬栽培,葉球商品性好,品質佳,產量高,一般畝產4000千克。

栽培要點:7月上旬至8月中旬遮陰育苗,移苗1次,剔去弱苗。8月中旬至9月下旬定植,株行距均為33厘米。11月下旬可陸續采收。

7.中甘11

早熟。抗寒性較強,不容易先期抽薹,抗幹燒心病。葉球近圓形。定植後50天左右可收獲。單球重0.75~0.85千克,畝產3000~3500千克。

8.中甘12

極早熟。葉球緊實,近圓形,耐低溫,早期不宜抽薹。定植後45天左右收獲。單球重0.7千克左右,畝產3000~3500千克。

98132

冬性較強,抗寒性較強,不易未熟抽薹,抗幹燒心病。從定植到商品成熟約50天,葉球緊實,圓球形,單球重0.8~1千克,畝產3200~3800千克。

(二)日光溫室結球甘藍栽培技術

1.茬口安排與品種選擇

栽培季節與適宜品種日光溫室栽培結球甘藍還沒有明確的茬口安排,一般在2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中旬定植,6月中旬上市。

根據上市時間的要求,選擇適當的品種種植,如春豐、驚春893、中甘11、中甘12等品種。

2.播種育苗

播種育苗過程苗床準備,首先挖好苗床,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0~15千克,並充分與床土拌勻。表麵覆蓋2~3厘米厚的過篩園土,然後在其上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氫鉀50克,澆透底水,達播種狀態。甘藍育苗多采用幹籽直播,一般不用催芽,每畝播種量50~100克。

徒長苗主要是由於光照不足,密度過大,夜溫過高,氮肥水分過多,連陰雨天或玻璃、塑料薄膜上灰塵太多等引起的。

3.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要求播後溫度保持白天20~22℃,夜間10~12℃,一般不移植,間1~2次苗。出苗初期適當澆水,出齊苗後溫度保持白天15~20℃,夜間8~10℃。如果采用分苗,營養麵積為0.01平方米,分苗後溫度保持白天18~20℃,夜間10~12℃,緩苗後溫度適當降低1~2℃。

4.適時定植

定植田準備苗齡60~65天、幼苗8~10片葉時即可定植。栽前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硫酸鉀8千克。地麵深翻30厘米,耙細摟平後做畦。大畦寬1~1.2米,小畦寬0.5米。大小畦間隔布置,大畦栽4行,株距30~35厘米;小畦為作業路。

5.田間管理

定植後管理要求定植後初期為緩苗期,溫度白天保持20~25℃,夜間15~18℃,促進緩苗。緩苗後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16~20℃,夜間10~12℃。加強中耕保墒,促進根係發育,蓮座期前劃鋤4~5次,此時期應盡量不澆水,如嚴重缺水,可適當補水,澆水後要及時中耕。緩苗後要澆緩苗水,結合澆水每畝施硝酸銨10~15千克。結球期再追肥1次,每畝施硝酸銨15千克。

危害甘藍的主要害蟲有菜青蟲、甜菜夜蛾等,可在幼蟲鑽入葉球前,用功夫乳油等噴霧防治。

6.采收

采收上市當甘藍外層葉發亮,葉球尚未完全長結實,即七八成熟時可采收。采收時用刀從基部截斷,保留3片外葉,人工除去多餘外葉。尤其是在氣溫高、雨水多的條件下,采收不及時容易造成裂球或腐爛,影響產量及品質。應選擇晴天早上收獲,避免在采收和運輸過程中人為造成二次汙染。運輸裝運時,做到輕裝、輕卸,避免機械損傷。運輸工作中要保持清潔衛生、無汙染。運輸時,嚴防日曬、雨淋,注意防凍和通風。

(三)大棚結球甘藍栽培技術

1.整地與移栽

定植田準備每畝用充分腐熟優質農家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銨25~30千克,鉀肥3~5千克,均勻撒施於地麵作基肥,深翻,耙細整平,做成高壟。壟高10~17厘米。移栽後澆定植水。移栽株行距為40厘米×45厘米。

怎樣科學地施肥?概括起來就是“看菜施肥、看天施肥、看肥施肥、依不同栽培方式施肥”。

2.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要求

(1)大棚管理白天上午8~9時揭棚膜通風降溫,下午4~5時蓋膜保溫。緩苗期溫度應保持白天20~25℃,夜間15℃,以促緩苗;緩苗後溫度控製在白天16~20℃,夜間10~12℃。並結合中耕培土1~2次。采用高壟栽培,壟高10~15厘米。

(2)水肥管理在蓮座期蹲苗,保持10天土壤相對含水量在80%以下。蹲苗結束後要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8~12千克。棚室溫度控製在白天15~20℃,夜間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