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文獻(1 / 3)

[1]章建浩主編.食品包裝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舒慧國,上官新晨主編.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

[3]姚衛蓉,錢和主編.食品安全指南.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4]鍾耀廣主編.食品安全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金征宇主編.食品安全導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6]薑南,張欣,賀國銘,王冬冬編.危害分析和關鍵控製點(HACCP)及在食品生產中的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7]倪元穎主編.糧食製品安全生產與品質控製.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8]許牡丹,毛跟年.食品安全性與分析檢測.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9]王肇慈主編.糧油食品品質分析.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10]陳炳卿主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11]吳坤主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12]楊潔彬等.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13]孟凡喬主編.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14]吳永寧.現代食品安全科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5]格萊翰H D著.食品安全性.黃偉坤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87

[16]高鶴娟編.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

[17]李國強等.食品、飲品、保健品、安全衛生監督管理檢測分析技術標準實務全書.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8]張烈銀.包裝材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廣東包裝,2005(6):14~15

[19]王誌偉,孫彬青,劉誌剛.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研究.包裝工程,2004,25(5):1~4

[20]Tim Hutton,馮升波.包裝的重要性.國際肉食(中文版),2002(8):19~20

[21]宗蒔.國際關注:包裝材料向食品的轉移.中國包裝工業,2006(7):20~21

[22]唐輝宇,陳麗娜.檢測食品包裝印刷安全性的兩種方法.中國包裝,2004.1

[23]黃澤雄.歐洲:頒布接觸食品的塑料產品管理規定.國外塑料,2005,23(9):13

[24]王曉華,趙保翠,楊興章.淺談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的安全隱患及其控製措施.輕工機械,2006,24(3):157~160

[25]和東芹,位玉靈.淺析包裝材料對食品安全性的影響.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7(1):41~44

[26]王曉華,黃啟超,葛長榮.淺析食品包裝容器、材料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及其控製措施.食品科技,2006,(8):14~17

[27]王曉華,趙保翠,楊興章,葛長容.食品包裝容器與材料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控製.肉類工業,2006(7):35~38

[28]程琦,孫文清.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對食品安全的危害.中國檢驗檢疫,2006(9):25~26

[29]常海潮.食品軟包裝安全性簡析.中國包裝,2006(2):107

[30]李開生,張勳,張榕傑.食品摻雜鑒別與檢驗.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

[31]吳錦鑄.食品生產的安全問題與對策.中國農村科技,2004(1):48~49

[32]章建浩主編.食品包裝大全.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33]王秉棟主編.食品衛生檢測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4]攀得方.農藥殘留量分析與檢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35]楊慧芬等.食品衛生理化檢驗標準手冊.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