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1 / 3)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俗稱大腸杆菌,屬腸杆菌科埃希氏菌屬。大腸杆菌是埃希氏菌屬的代表,與非病原性大腸埃希氏菌一樣都是人畜的腸道細菌,可隨糞便一起汙染環境和食品,故在衛生學上被作為衛生監督的指示菌。

正常情況下,大腸埃希氏菌不致病,而且還能合成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K,生產大腸菌素,對機體有利。但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大腸埃希氏菌侵入腸外組織或器官時,可作為條件性致病菌而引起腸道外感染。已知的引起腹瀉大腸埃希氏菌有:產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ETEC)、腸道侵襲性大腸埃希氏菌(EIEC)和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EPEC)、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EHEC)和產毒素大腸埃希氏菌(VTEC)、腸聚集性大腸埃希氏菌(EAEC)和擴散粘連性大腸埃希氏菌(DAEC),EPEC一般來說主要引起新生兒的腹瀉。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所產生的腸毒素有兩種,即不耐熱的腸毒素(LT)和耐熱的腸毒素(ST)。

一、生物學特性

(一)形態特征及培養特性

大腸杆菌為兩端鈍圓的短小杆菌,一般大小為(1.0~3.0)μm×(0.5~0.8)μm,革蘭氏染色陰性。此菌多單獨或成雙存在,但不呈長鏈狀排列。因生長條件不同,個別菌體可呈現近似球狀或長絲狀。有50%左右的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運動,但多數菌體隻有1~4根,不般不超過10根,故菌體動力弱;多數菌株生長有比鞭毛細、短、直且數量多的菌毛,有的菌株具有莢膜;不形成芽孢,對普通堿性染料著色良好。

(二)生長條件

大腸杆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菌。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最適溫度為37℃,15~45℃範圍內均能生長,最適pH7.2~7.4,若pH低於6或高於8則生長緩慢。

二、檢驗器材

(一)設備和材料

冰箱、恒溫培養箱、恒溫水浴鍋、顯微鏡、離心機、酶標儀、均質器(或滅菌乳缽)、架盤藥物天平、Mac Farland3號細菌濃度比濁管、500mL滅菌廣口瓶、250mL滅菌錐形瓶、500mL滅菌錐形瓶、1mL滅菌吸管、5mL滅菌吸管、滅菌培養皿、滅菌試管(10mm×75mm,16mm×160mm)、滅菌的刀子、剪子、鑷子、注射器(0.25mL,連接內徑為1mm塑料小管一段)、小白鼠(1~4日齡)、硝酸纖維濾膜(150mm×50mm,直徑0.45μm。臨用時切成兩張,每張75mm×50mm,用鉛筆畫格,每格6mm×6mm,每行10格,分6行。滅菌備用)。

(二)培養基和試劑

1.培養基

乳糖膽鹽發酵管、營養肉湯、腸道菌增菌肉湯、麥康凱瓊脂、伊紅美藍瓊脂(EMB)、三糖鐵瓊脂(TSI)、克氏雙糖鐵瓊脂(KI)、糖發酵管(乳糖、鼠李糖、木糖和甘露醇)、賴氨酸脫羧酶試驗培養基、尿素瓊脂(pH7.2)、氰化鉀(KCN)培養基、半固體瓊脂、Honda氏產毒肉湯、Elek氏培養基。

2.試劑

蛋白腖水,靛基質試劑,氧化酶試劑,革蘭氏染色液,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診斷血清,侵襲性大腸埃希氏菌診斷血清,產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診斷血清,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診斷血清,產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LT和ST酶標診斷試劑盒,產腸毒素LT和ST大腸埃希氏菌標準菌株,抗LT抗毒素,多黏菌素B紙片(300IU,直徑16mm),0.1%硫柳汞溶液,2%伊文思藍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