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的博弈牽動著大國的博弈和興衰。
——譯者題記
“本書講述的故事涵蓋350多年的曆史:人類經濟活動的主體從使用鐵犁的農民變成了使用電腦的白領;人類對外層空間的觀察工具,從伽利略手工製造的兩英寸望遠鏡變成了半徑10米的成對凱克天文望遠鏡,觀察視野也從尚不能清晰辨認土星的光環,擴展到了距地球120億光年的太空;人類的信息從以馬車的速度傳遞發展到以光速傳播。因此,這是一部時間跨度巨大的曆史,而這樣的一部曆史,其內容必然隻能涉及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主題,以及世界強國(great powers)。”
“不要懷疑華爾街已經成為一個可與世界強國比肩而立的金融帝國。在今天的世界上,所有的國家,所有的市場,乃至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密切關注華爾街,否則必然會遭受損失。”
“因為美國是一個嶄新的國家,所以它不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存在很多阻礙經濟自由發展的壁壘。例如在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前夜,有無數的特權規定,國王和貴族可以肆意對城鎮征收賦稅,一袋貨物從魯昂運送到馬賽的路上會被征收50多種稅賦。而美國卻完全不同,在同一個時代,州和州之間沒有任何貿易壁壘,商品可以自由地流通。這是美國經濟起飛的秘密所在。”
“與撲克遊戲不同,自由市場的博弈並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在撲克遊戲中,之所以有贏家,在很大程度上,隻是因為有輸家。而在自由市場的博弈中,如果其參與者是完全理性的,並擁有完備的信息,那麼博弈的結果有可能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贏家。在一個自由市場中,長期來看,獲得的利益總和將遠遠超過失去的利益總和。”
“在華爾街這個偉大的博弈場中的博弈者,過去是,現在還是,既偉大又渺小,既高貴又卑賤,既聰慧又愚蠢,既自私又慷慨——他們都是,也永遠是普通人。”
“華爾街已經超越國界,其影響力也超越了國界,而監管隻能止步於各國的邊境之內。也許隻有一場像‘泰坦尼克號’那樣的金融災難才能帶來這樣一個統一而有效的全球監管體係。”
“盡管有數不清的海難,人類依然揚帆出海,同樣的道理,盡管有無數次金融危機,人們依然會進入這個市場中去,辛勤地買低賣高,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將手裏的資金投入到市場,去參與這場偉大的博弈。正是這樣,通過參與這場偉大的博弈,人類在遊戲規則內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推動著一隻‘無形的手’——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富足,更加豐富多彩。”
尚福林再版序
《偉大的博弈》是一部講述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發展曆史的著作。這本書的時間跨度為350多年,它生動地講述了華爾街從一條普普通通的小街發展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傳奇般的曆史,展現了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美國資本市場在美國經濟發展和起飛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書中大量的曆史事實和經濟數據,讓我們可以更全麵和準確地認識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
從世界範圍看,資本市場的產生和發展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緊密相連的。從馬克思有關虛擬經濟的論述,到後來產生的各種經濟學理論,都對資本市場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進行過不同角度的闡述。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資本市場不僅提供了企業籌集資本的場所,並且還有助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也是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平台。
了解華爾街的曆史,能使我們對於美國如何在建國後兩百多年的時間裏,從一個殖民地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這一轉變的曆史原因增加認識。在美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華爾街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承擔了不同的曆史使命,它支撐了美國聯邦政府在南北戰爭中的戰爭融資,推動了美國由鐵路帶來的第一次重工業化浪潮,也實現了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後向新經濟成功轉軌的進程。回顧350多年的曆史,尤其是最近100年的曆史,華爾街的作用在不斷豐富和深化,投資人在華爾街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看不見的手”幫助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資本市場將知識和資本緊密地結合起來,推動著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使美國在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在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領域裏保持著領先地位。
黨中央、國務院深刻地認識到了資本市場的重要作用,將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發展快,自1990年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建立以來,已經成長為全球位居前列的股票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年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完善資本市場法製等一係列綜合改革措施的順利實施,逐步破除了長期製約市場發展的製度性障礙,推動市場實現了轉折性變化。麵對新的形勢和曆史使命,如何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方向,是當前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迫切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