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為什麼會發生海嘯
在一般情況下,無風是不起浪的。但有時盡管海上沒有風暴,可是突然間千裏海麵,煙波浩渺,海水就像脫緩的野馬一會兒水勢陡漲,驟然間像一堵“海牆”似地湧來,伴隨隆隆巨響,瞬時間侵人海濱陸地,吞沒村鎮、淹沒良田;一會兒“海牆”消失,海水退盡。後來還會不斷地再漲再退,造成嚴重的破壞,這種現象稱為海嘯。
海嘯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據地質學家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海底的地殼發生斷裂,塌陷,海底的地震及火山口噴發都可引發海嘯。
因為海底的地殼發生斷裂時,有的地方下陷、有的地方升起,引起劇烈的震動,產生巨大的波浪,傳到岸邊使水位暴漲,衝向陸地產生了巨大的水柱和海浪,波及岸邊、港灣、就會造成海浪滔天的景象。但是有些海嘯是由強大的台風通過海麵時使岸邊水位暴漲,而使海水衝向岸邊泛濫成災,造成巨大的玻壞力。這種海嘯被稱為“風暴海嘯”
5.南極的冰為什麼比北極的多
在地球上,南極和北極是最寒冷的地方。在那裏,一年四季寒風呼嘯、冰天雪地,是一個銀白色的世界。
但這兩極比較起來,南極的氣溫比北極還要冷,南極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56℃,最低氣溫曾達零下88℃;而北極的最冷月平均氣溫為零下20~40尤,最低氣溫曾達零下68℃。
據考察,南極冰層平均厚度約為1700米,最厚處超過4000米,冰的總體積約有2800萬立方千米;而在北極的冰厚度約為2~4米,冰的總體積,隻是南極的1/10。
南極和北極的緯度高低是一樣的,受太陽照射的角度、時間長短也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南北極的冰的總體積相差那樣懸殊呢?
原來南極地區,有一塊麵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是世界上的第七大陸。陸地的儲熱能力比海洋低、夏季獲得的熱量很快就輻射出去了。所以溫度低,冰就多。而北極地區北冰洋的麵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水的熱容量大,能夠吸收儲存較多的熱量,再緩慢地釋放出來,所以溫度比南極高,冰也比南極少。
南極的冰總量占全世界冰總量的4/5,如果南極的冰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麵將會上升70米呢!
二、為什麼沙漠中的沙丘形如彎月
地球上沙漠很多,像非洲有撒哈拉沙漠,我國境內有塔克拉瑪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等。在我國沙漠麵積達到6000多萬公頃。
沙漠中的景色是十分壯觀的。站在沙山頂端極目遠望,猶如大海中的波濤,一浪連著一浪。沙漠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數那些高大的、排列有序的沙丘。沙丘的形態各異,最常見的就是那形如彎月狀的沙丘。
彎月形的沙丘一般有二、三十米高。有孤立的,也有成群的。許多彎月形沙丘首尾相連形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山鏈。一條條的山鏈,平行排列,有如大海波濤。
彎月形沙丘是沙漠地區風的產物。當風吹過沙堆時,一部分氣流沿著沙堆迎風坡上升。到了頂端氣流發生渦動,產生一股自下而上的氣流,自背風坡下吹向沙堆頂部。另外,吹過沙堆的風,還有一部分氣流繞過沙堆兩翼,也發生渦動,產生一股從背風麵吹向兩翼的氣流。這兩股氣流使沙堆內側不斷吹蝕,被吹蝕的沙粒向沙堆頂部和兩翼移動,與沙丘上部和兩翼的風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彎月形沙丘。
1.為什麼“鳴沙山”會“唱歌”
曾經有的探險者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跋涉。夜間他們在沙丘上宿營時,突然聽到了嗡嗡的聲音,好像有人在撥弄琴弦;時而又像飛機在天空盤旋的轟轟聲。尋聲找去原來是沙子在向下滑動時發出來的。這種會“唱歌”的沙丘,人們稱之為“鳴沙山”。會發聲的沙丘不僅沙漠中有,在海濱,湖畔也時有發現。
“鳴沙山”為什麼會“唱歌”呢?科學家們對此作出了多種解釋。
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是由於沙粒滑動時,它們之間的空隙時大時小,經常在變動。空氣時而進人這些空隙,時而又被擠出這些空隙,因此產生振動而“歌唱”起來的。
也有的科學家認為,隻要沙漠表麵的沙子細而幹燥,含有大量石英顆粒,白天被太陽曬得火熱,再受到風吹或人畜在上麵走動,沙粒產生摩擦就會發聲。
還有的科學家認為,由於石英晶體對壓力非常敏感,受到擠壓就會產生電,而在電的作用下又會伸縮振動並發出聲音來。
也有的人認為,由於沙丘下麵存在一個潮濕的沙土層、上麵幹燥的沙粒振動波傳到潮濕層時,就會引起共鳴而發出聲音的。
沙丘“唱歌”的秘密仍有待於人們去揭開。
2.為什麼有的石頭會“唱歌”
你聽說過有會“唱歌”的石頭嗎?的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