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為什麼說太陽不在銀河係的中心(3 / 3)

1.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怎麼回事

我們之所以能在電視裏看到正在其他國家進行的體育比賽實況,這是因為有通訊衛星在轉播節目。

為了提高人造衛星通訊的服務質量,不但要有非常靈敏的接收機,而且必須弄清楚幹擾通訊的各種噪聲的來源。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兩位科學家朋齊亞斯和威爾遜為了改進衛星通訊,研製了一種靈敏度特別高的號角狀的接收天線。他們發現在排除了來自天體、地球大氣以及地麵物體的各種微波噪聲之後,還有一種無論怎樣也消除不掉的噪聲。

這種噪聲不是來自某個具體的目標,而是來自天空中所有的方向。他們根據這種微波噪聲的輻射特性,推箅出它是由溫度約為絕對溫度3K即-270℃的物體發出的。可足,這種神秘的,無處不在的發射體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早在1948年,俄國天文學家推算出,原始宇宙由於大煤發而膨脹開來,宇宙由於膨脹中溫度變得越來越低,物質密度也越來越小,宇宙的體溫已經降到-270℃!

朋齊亞斯的發現成了大爆炸宇宙論最重要的依據之一,由於這種微波輻射充斥了整個宇宙,因此,人們稱它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2. “黑洞”是怎麼回事

本世紀70年代天文界又出現了一個新奇的名詞一一黑洞,它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和爭論。那麼,黑洞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1915年,德國科學家史瓦西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從理論上推測出宇宙中有“黑洞”的存在。

他認為黑洞是一個奇怪的天體,是一個質量特別大而又特別集中的天體。在它周圍有一個邊界範圍,外界物質不管是什麼東西,包括光線在內,隻要進人這個邊界之內,就必定是“有去無回”。它好像是一個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這樣的天體,人們就叫它為“黑洞”。

科學界所討論的黑洞並不都是一樣的,關於黑洞的理論也是五花八門的。史瓦西說的黑色的無底洞連光都發不出來。最近幾年,又有的科學家提出了“旋轉黑洞”和“熱黑洞”的理論,這兩種理論都說明黑洞也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能源。

然而,至今人們仍然沒有直接觀察到黑洞,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它的存在。但是大量觀察到的現象和理論都傾向於它的存在。科學家推測,在銀河係就可能有10萬個左右、10倍於太陽質量的黑洞天體,但這隻是-個假想,誰也沒有真正看見它。因而“黑洞”成了當代自然科學的“六大懸案”之一。

3. “熱島效應”是怎樣形成的

今天,人們對“黑洞”這個名字已經不陌生了。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在潛心研究它,愛好科學的人也都被它的奇特性質所吸引。黑洞的引力場強得使包括光在內的任何東西都無法逃離它的奇特天體。

那麼,在太空中這樣的天體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知道,如果物質的密度不變,而物質的體積越大則質量越大,那麼它的引力場也越大。倘若把質量傢1.4億個太陽那麼多的水集中起來做成個“大水球”,那麼,它就會成為一個黑洞。這個“水球”的直徑可達8億千米呢!

如果恒星的質量固定不變,若使它不斷地收縮,則恒星的密度就會越來越大,它的引力場也會越來越強,隻要一直收縮下去,它總會變成一個黑洞。若太陽收縮到半徑隻有3千米那麼大,那麼,它就會變成一個黑洞,它的密度竟可達每立方厘米200億噸之巨呢!

因此,科學家認為太空中應該有不同類型的黑洞,一種辦是“恒星級黑洞”,恒星到了晚年,核燃料全部耗盡,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開始收縮,如果收縮到密度為太陽的3倍的時候,就會形成黑洞。

另一種是“星係級黑洞”。在星係的中心部分,恒星非常密集,它們之間發生碰撞合並,結果形成一個質量極其巨大的天體,它若坍縮後,可以成為質量超過太陽1億倍的黑洞。

4.“白洞”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知道,宇宙間的物質都是成對地出現的,例如有正電荷,就有負電荷。那麼,有“黑洞”、就必然有“白洞”,也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推測出來的一種奇特天體。

黑洞的基本特征是任何物質隻能進入它的邊界視界,而不能從它邊界內跑出來。

白洞正好和它相反。白洞內部的物質可以流出邊界,外界的物質卻不能通過它的邊界進人白洞,也就是說,白洞可以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卻不能吸收外部的任何物質和輻射。

那麼,“白洞”是怎樣形成的呢?

科學家認為,一種可能性是白洞直接由黑洞轉變而來的。白洞中的超密度物質是由原先因引力坍縮而形成黑洞時造成的。黑洞具有另一種完全出乎意料的特征,即它會像“蒸發”那樣穩定地向外發射粒子,黑洞的蒸發最終以一場猛烈的爆發而告終,這就是不斷地向外噴射物質的白洞了。

另一種可能性是宇宙最初的大爆炸中,由於爆發是不均勻的,有些密度極高的物質沒有立刻膨脹開來,它們過了好一段時間才爆炸,成為一些新的膨脹核心,物質源源不斷地湧出,就成了白洞。

5.真的有飛碟嗎

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有關飛碟的資料、報告和案件堆積如山,自稱見過飛碟的人數以萬計,但至今也沒有人能準確地說明有關飛碟的來龍去脈。

飛碟即是不明飛行物,由於人們所見到的這種不明飛行物經常呈現為碟形,所以,人們又叫它“飛碟”,英語簡稱它為UFO。

世界上第一個說看到飛碟的是美國一個叫阿諾德的人,他在1947年7月6日駕駛自己的飛機,在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上空發現9個會發光的飛行圓盤,這件事發生以後,種種有關飛碟的傳說也就多起來了。

那些自稱見過飛碟的人說:飛碟有的像足球;有的像麵包團;有的像雪茄。至於飛碟的顏色,有的說是桔黃色;有的說是藍色的;有的說是黑色的;也有的人說它會發出忽強忽弱的燈光。

大家對這種爭論不休,英國曾對這種不明的飛行物進行了調査。經研究的結果認為,不是真正的飛碟,而是由於人們的錯覺、幻覺、假想所致的現象。

因為人們至今還未能捕捉到一個飛碟的實物,在地球上也沒有發現飛碟的殘骸或它的遺留物。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科學的證據,UFO仍然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