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空氣怎樣才會發生升運動而成為雲呢?
第一是熱力作用。在晴朗的夏日,日照強烈,靠近地麵的氣層被急劇地增熱,熱而輕的空氣就發生上升運動。第二是冷暖空氣交鋒時,暖空氣在冷空氣上麵上升也會產生濃厚的雲層。第三是地形作用。平流的濕空氣遇到山脈、丘陵的阻擋,就會被迫上升而形成雲。
4.天空中的雲彩為什麼有很多種形態
天空中的雲彩千姿百態,有時天高雲淡,有時烏雲壓城,有時像柔絲輕羽,有時像魚嶙水波,有肘還傢山巒疊起、城堡連綿。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形態的雲彩呢?
雲彩的形態不同,第一是由於不同高度和不同的氣溫;第二是由於風速的不同;第三是高度不同,水汽的含量也不一樣。
在大氣層中,每升高1000米,氣溫大約降低5~6℃。如果地麵上溫度若是20℃,到4000米以上的空中,溫度就變為0℃以下了,所以在4000?5000米高處的雲彩是水滴雲。
氣溫若在20℃以下,到4000米以上時,水汽就會凝固起來不變成水滴而變成冰晶狀態。所以7000~8000米高處的雲彩都是由小粒冰晶集結而成的。
在大氣層中,結晶的小冰粒不容易消失。相反的水滴是很容易蒸發的。在越高的天空中,風力越強,一旦形成了冰晶雲彩就不容易消失,會強風吹得像拖了根尾巴似的,天空中美麗的卷雲就是這樣形成的。
但是水滴雲彩會一直被蒸發變成像水煙一樣的形態。積雲、積亂雲都是水滴雲彩,在這些雲彩附近的天空風力較弱,所以不會像卷雲那樣拖著長長的尾巴。
天空越高的地方,雲層越淡,這是因為越高的天空中,水汽的含量越少的緣故。
5.為什麼雲會有不同的顏色
在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中,有一首歌叫“五彩雲霞”。的確,天上的雲彩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有潔白如絮;有烏黑如水墨;有的灰蒙蒙一片;有的發出紅色和紫色的光彩。那麼,為什麼雲彩會有不同的顏色呢?
我們知道,各種雲彩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達十幾千米,薄的隻有幾十米。有滿布全天的層狀雲,也有孤立散處的積狀雲,還有如海濤的波狀雲等等許多種類。
很厚的層狀雲,或是雷雨時的積雨雲,太陽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雲體看起來就很黑。而稍微薄一點的層狀雲或波狀雲,看上去就是灰色的。
很薄的雲光線容易透過,特別是由冰晶組成的薄雲,雲絲在陽光下顯得特別明亮,帶有絲狀光澤。
孤立散處的積狀雲由於雲體比較厚實,它向陽的一麵光線幾乎全部反射出來,因而看上去是白色的;而背光的一麵光線不容易透射過來,看起來就比較灰黑。
當日出和日落的時候,太陽光是斜射過來的,陽光穿過很厚的大氣層,由於空氣、水汽和雜質的散射作用,短波光被散射,而長波光(紅、橙色)卻散射不多,因而照到雲層的底部和邊緣時,雲就變成紅色了。
二、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在炎熱的夏天,突然間烏雲滾滾,電閃雷鳴,頃刻間,雨夾著冰雹,鋪天蓋地的砸下來。從雲中砸下冰雹小的如豆子,大的如雞蛋,毀壞了莊稼果樹,造成了人畜的傷亡。那麼,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冰雹和雷雨是同出一家,都是出自積雨雲,隻是產生冰雹的積雨雲升降氣流特別強烈,這種積雨雲稱為冰雹雲。
積雨雲是空氣強烈對流所造成的,它是空氣很不穩定的產物。冰雹雲很厚,可以達到十幾公裏,雲頂溫度很低,為-40℃以下。那時空氣中含的水汽很多,而且低層大氣被太陽曬熱的地麵所烤熱,形成下熱上冷的很不穩定的空氣柱發生強烈對流。
冰雹雲中的上升氣流很強可達每秒15~20米以上。雲裏空氣一麵上升,一麵降低溫度,大量水汽凝結成水滴,水滴不斷長大、凍結形成透明的冰球,這是一種雹胚。
上升氣流足以支持雲中增大的雹胚。隨著氣流的升陣,不斷地與沿途雪花、小水滴合並,形成具有透明與不透明交替層次的冰塊,當它增大到一定程度,上升氣流無法支持時,就降落到地麵上來,這就是下冰基的道理。
1.峨眉寶光是怎樣形成的
四川的峨眉山是國內著名的旅遊勝地。到過峨眉山舍身崖的人,可能會有機會看到一種竒特的自然現象——峨眉寶光。
它是一種彩色的光環,圍繞在人彩的周圍,人怎樣動作,人影也跟著怎樣動作,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出現這種奇妙的“寶光”呢?
在多雲霧山區生活的人一定知道人站在山上,如果背後有太陽光傾斜地射過來,而在人的前麵是濃密的雲或霧時,人影就會投影在雲層或霧層組成的屏幕上。
雲和霧是由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雲和霧的滴粒極小而且不是緊密地靠在一起的。在雲滴和霧滴之間有一定的空截。當太陽光照到雲霧表麵時,水滴產生衍射作用,將白色的陽光分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各種顔色的光時,這種光受到它們後麵水滿的反射,人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