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市蜃樓是怎樣形成的
在風平浪靜的海上航行或海邊瞭望,往往會看到空中映現出遠方島嶼或樓台城廓的影像。例如,我國山東蓬萊地區,自古以來在海邊就常有“仙境”出現的記載。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琮了。原來這是一種幻景,稱為海市蜃樓,簡稱蜃景。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原來這是光的折射現象。因為,當光在同一密度的均勻介質內傳播時,光的傳播速度和方向不變。可是當光線傾斜地由一種介質進入另一密度不同的質時,光的速度和方向就會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叫做折射。
當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分布反常時,就會引起空氣密度垂直變化的反常,就會導致折射的產生,而產生海市蜃樓的現象。
在夏天,白天海水溫度比較低,特別是有冷水流過的海麵,水溫更低。下層空氣本來因氣壓較高密度較大,加上溫度比上層低,因此,就會使空氣層上稀下密的差別異常顯著。
這時,遠在海平麵以下的島嶼、樓台的光線先由密的氣層折射進入稀的氣層,並在上層發生全反射,又折回到氣層密的大氣層中來,經過這樣彎曲的線路,投人我們眼中便是實物的像一一即蜃景了。
4.季風是怎樣形成的
一年中,隨著季節的不同,風向有明顯變化的風稱為“季風”。例如,在我國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吹偏北風,而夏季則多吹偏南風,這都是季風。
季風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海洋和大陸的比熱不同。在夏季中,由於大陸比熱小,日曬後大陸溫度容易升高,因而氣溫比海洋上高,溫度高空氣密度小,於是陸地上形成低氣壓;而涼爽海洋上則形成高氣壓,因而夏季風就從南方海洋上高氣壓流向大陸低氣壓。所以,在我國夏季風為偏南風。在冬季中,由於地麵接收到的太陽熱量少並向空間輻射散失的熱量,因而大陸溫度較低,形成泠高氣壓,而海洋上卻依然溫暖,形成暖低氣壓。所以,冬季風從內陸冷高壓流向南方海洋的暖低壓,就刮偏北風,這就是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原因。
此外,除了海陸之間熱力差異會造成季風以外,地球上大氣環流風帶的季節性南北移動也會在有些局部地區形成季風現象,不過這類季風的冬夏風向,並不完全相反。
季風氣候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十分顯著,正是這樣的夏季風,使我國長江地區成為世界著名的糧倉。
5.閃電和雷鳴是怎樣產生的
一到裏天,常常會有雷陣雨天氣出現,下雷陣雨時,常常伴有電閃雷鳴現象發生。
我們知道,當正、負電荷接近時,兩種電荷發生中和並且發出火花,這種現象叫做火花放電。
要出現雷雨,先得有大塊的雲體形成,這種雲稱為積雨雲。這種雲由於內部的強烈對流和雲粒子的不斷碰撞,往往積聚有大量的電荷,當積雨雲中正電荷區和負電荷區之間的電場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就要產生火花放電。
在火花放電時發出強烈的光,這就是閃電。在光的通路上要產生高溫,使周圍空氣因劇烈受熱,而突然膨脹,雲粒也會因高熱而突然汽化膨脹,發生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雷鳴。
也有的放電是在雲層與地麵之間發生的。這是因為當雲層帶有大量負電荷時,它會使地麵物體帶上大量正的感應電荷,當雲體一旦接近地麵上比較強的正電荷集結處時,就將大量的正電荷上吸而開始放電,這時整個閃道上就會出現樹枝狀的耀眼閃光。
在閃電的落點處或彎曲處,有時會分離出一些火球在空中飛舞,有的落地爆炸。我們稱這種閃電為球狀閃電,它有一定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