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嶽飛,楊再興,牛皋,趙構,戚方,劉仁,潭州總兵
本集提要:山東楊再興義軍造反,朝廷派嶽飛進剿,嶽飛以義結交楊再興,再破戚方,楊麼,收羅延慶、王佐等,共同抗金,大破五方陣,楊再興血戰小商河中箭身亡。金兵再敗。
(1)內景:皇宮大殿。趙構臨朝。戶部尚書都寬奏道:“皇上,最近地方官接連來報,有山東楊再興、太湖戚方等聚眾造反,危及地方賦稅,請求朝廷派兵征剿。”
趙構道:“目前朝內何人可以領兵?”都寬道;“臣聞這山東楊再興十分了得,地方官曾派兵清剿,無人可敵,但卻並不殺人,也不搶掠。這戚方雖然本事小些,卻利用太湖水巷湖叉,神出鬼沒,難以啄磨,唯嶽飛方可勝用。”趙構道:“聞得嶽飛老母初喪,朝廷這幾年又並未對他有所倚重,隻恐他不肯應詔。”
沙丙道:“皇上,臣知道,嶽飛最是忠於王事,隻須皇上親發明詔,曉明大義,他自然會應詔赴義。”趙構道:“好,待朕再斟酌一下,明日再議吧。”
(2)內景:趙構內宮。趙構入見皇後魏氏正在埋頭剌繡,遂上前道:“賢卿,在繡什麼呢?”魏皇後起身行禮道:“稟皇上,臣妾正在繡一麵龍鳳旌旗,欲獻與皇上呢。”趙構聽了,若有所思,道:“好,何不就將此旗賜與嶽飛呢。”皇後道:“皇上是何用意。”趙構道:“隻因山東、太湖盜寇又起,正欲招嶽飛前去征剿,又恐他有所推辭。朕正思忖呢。”魏後道:“臣聞嶽飛十分孝順,其母曾在他背上剌有‘精忠報國’之訓。皇上既要將此旗賜與嶽飛,待妾身再加繡上‘精忠報國’四字如何?”趙構道:“好,好,今日可否繡好?”魏後道:“皇上有命,妾身今夜一定繡成。”趙構道:“辛苦賢卿了。”魏後笑。
(3)內景:嶽飛家,嶽飛與眾兄弟議事。嶽飛道:“各位兄弟,昨日朝廷派專使傳來了皇帝詔書,並有皇後親繡龍鳳旌旗,命我等領兵前去平定山東楊再興和太湖戚方之亂。正欲與兄弟們商議何日出發。”牛皋道:“大哥,我看這皇帝並不地道,平日無事時節,未曾記得我們,待我們打退了金兵他坐享太平,不聽大哥勸諫,不思北伐,今日有事了,又要我們前去,依我看不要理他,讓他受些苦頭再說。”嶽飛道;“兄弟所言雖是,但古訓有雲:‘子不言父過,臣不論君非。’為兄老母生前在我身上刻下‘精忠報國’四字,今皇後繡旗又現此四字,使為兄如見母在。既然朝廷有事,為兄是要去的。”牛皋道:“快別說了,我隻跟定大哥,大哥要去,我隻好去,快說,何日發兵吧。”湯懷說:“大哥,牛皋兄弟已經說了,我等隻聽大哥一聲令下,隨時可以出發。”
嶽飛道:“好,還請牛皋兄弟為先行,領五千人馬。明日出發往山東九龍山進發。我與眾兄弟率大軍隨後跟進,雲兒率一千人押運糧草,不可有誤。”眾人“得令。”散去。
(4)外景:九龍山,山勢險峻。牛皋領軍至。探馬來報告道:“報,將軍,前麵已是九龍山,有寨門堵住山口。”牛皋道:“好,孩兒們,先奪了山寨,搶了頭功再說。”說完策馬前進。眾兵將緊跟其後。一陣呐喊,朝寨門攻去。守寨寇軍緊閉寨門,用箭射住,牛皋揮舞雙鐧,撥開飛箭,衝至寨邊,舉鐧朝寨門亂打。眾軍緊隨而來。
正在危急之時,寨門大開,楊再興白衣將軍提搶立於門口,身後眾將跟隨,楊再興大喝道:“誰人大膽在此羅唕。”牛皋道;“你可坐穩,不要被牛爺你嚇倒了。我乃是大宋國天下兵馬大元帥嶽飛麾下先鋒官,殿前左都督牛皋牛爺爺是也。”楊再興道:“不要吹牛,你那點本事,早就領教過了,快回去叫嶽飛來吧。”牛皋叫道:“讓你嚐嚐你牛爺爺的曆害吧。”舉鐧衝上前去就打,楊再興不慌不忙,提槍接住,牛皋隻覺來槍沉重,鐧被輕輕隔開,他奮力舉鐧又打,又被楊再興架開,牛皋隻顧打,總是入不了門,大叫道:“你這人好怪,隻會耍花槍,卻不敢真殺,有什麼用。”楊再興笑道:“你真不識好歹,給你麵子不要,去吧。”用槍一挑,將牛皋雙鐧一挑,摔出數丈,插於地上。牛皋大驚。楊再興道:“牛皋,我佩服你也是條漢子,我不傷你,明日叫嶽飛來戰吧。”牛皋隻好回轉身,隨行軍士撥不動插著的鐧,牛皋上前喝道:“走開。”下馬撥起雙鐧,對手下道:“這漢子好勵害,不過又好像也不壞啊。權且退下紮營,明日再說吧。”
(5)外景:清晨,嶽飛率大隊到,牛皋拉住,嶽飛下馬問道:“牛賢弟,你可曾與賊寇交手。”牛皋不好意思,臉紅道:“昨日,小弟前去攻寨,山寨出來一個白盔白甲壯士,使一爛銀槍,神出鬼沒,很有些本事,小弟未曾勝得了他,他還口口聲聲說要與大哥比個高低呢。”眾將笑道:“牛哥也輸了麼,這個人可吃了豹子膽了,敢得罪我們牛哥。”牛皋傻笑道:“弟兄們別取笑,那漢子確實厲害嘛,有什麼不服。”嶽飛道:“大家別笑了。牛兄弟,你可問了那人姓名。”牛皋搔搔頭道:“一時到忘了。”嶽飛笑道:“你與人打鬥,不問人姓名,若贏了,怎麼好記功勞薄。我問你,你可記得那年在東京小校場與你打鬥的那個人?就是他麼。”牛皋道:“呀,怪道有些麵熟,他還知道我的名字,大哥提醒,正是那人了。”嶽飛道“難怪,若是他,牛兄弟的確不是他對手。各位安營紮寨吧,待我與牛兄弟去會會他。”王貴等眾將道:“大哥,一個草寇,何須大哥親自出馬,待我等齊去,還怕擒不了他麼。”嶽飛道:“這楊再興是一名虎將,不知何故流落至此。待我親自出馬,定要勸他來降,為國出力。眾位兄弟可隨我前去,但無我將令,不可上前助戰。我自有辦法降他。”眾將道:“是。”
(6)外景:寨前,嶽飛與眾將領前軍五千人至,穩住陣腳。寨內鼓炮齊鳴,寨門開處,楊再興威風凜凜,白袍白馬銀槍,在眾手下簇擁下奔出寨門,十分威武。
嶽飛策馬上前,拱手道:“楊將軍,別來無恙呀。”
楊再興道:“你這人好奇怪,我與你何曾認識。”
嶽飛笑道;“將軍健忘,還記得當年東京小校場之事麼?”楊再興道:“你可真是當年槍挑小梁王的嶽飛麼。”
嶽飛道;“然也,自當年東京一別,在下一直思念楊將軍與羅將軍二位,不想今日在此得見。”
楊再興道:“今日你奉朝廷之命前來,我倆就戰個你死我活吧。”策馬欲前。
嶽飛道:“將軍且慢,我觀將軍文武全才,且出自名門之後,為何落此綠林,與朝廷為敵,何不棄暗投明,共為朝廷出力,獻身恢複大業。”、
楊再興道;“這些道理我怎會不曉,隻因當今朝廷昏饋,隻圖偏安,不思進取,置民如水火而不顧。我這九龍山早已是趙家朝廷放棄不管之處,我卻在此保護一方百姓,安居樂業,我看你是個真英雄,何不與我合夥,從金人手中奪回中原江山,自為一統,讓那趙構自去臨安享樂去吧。”
嶽飛道:“將軍之言差矣,我等受大宋恩惠,自當為國效力,想當年將軍先祖老令公率七個兒郎同闖幽州,忠於朝廷,一門忠烈,受人萬世景仰,將軍豈可置先祖英名不顧而自行其道。”
再興道:“嶽飛,大道理不必講,你我且令兵將各退後一百步,我與你戰三百合,你若勝得我手中這杆槍,我便服你,若勝不得,你自去吧。”嶽飛道:“也好。”轉身對牛皋道:“你令大家退後一百步。”眾兵將退後,楊再興亦令兵退後。嶽飛擺開陣式道:“楊將軍請了。”楊再興一聲“請了。”舉槍朝嶽飛剌來。嶽飛舉槍接住。二人大戰。
(特寫}:A、二人鋼槍相對,紅纓飛舞,各不相讓;B、楊再興舉槍朝嶽飛當胸剌來,嶽飛不慌不忙,舉槍隔開,順勢朝再興下胯就剌,楊再興側身閃過,C、楊再興順手抽出鋼鞭,朝嶽飛頭上打來,嶽飛舉槍架過,拔出龍泉劍朝再興腰間就剌。
遠景:二人攪至一團廝殺,隻見兩團白影,一陣煙塵,戰場一片寂靜,隻聞兵器撞擊之聲。眾軍將忽然齊聲喝采。鼓聲、麼喝聲不止。
二人正戰間。楊再興坐騎一忽閃,差點把再興掀下馬去。嶽飛急抽回剌出之槍,雙方停住。嶽飛道:“楊將軍,我們已戰了兩個時辰,將軍坐騎累了,不如我們明日再戰吧。”楊再興道:“剛才你明明可以下手,為何反把槍抽了回去?”嶽飛道:“趁人之危,非君子之道。你我並非死敵,我怎敢加害於將軍。”楊再興聞言翻身下馬,朝嶽飛下拜道;“謝大元帥開導,再興服了,願隨大元帥麾下,決無反悔。”嶽飛急下馬,牽住楊再興雙手道:“將軍英武絕倫,嶽飛敬慕已久,今承不棄,欲與將軍結為異姓兄弟,不知尊意若何。”楊再興:“在下亦有此意,隻恐高攀了。”嶽飛道;“何必客套,不如就去山寨結拜了吧。”楊再興道:“好。”二人上馬,齊轡入山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