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集 義 結 同 仇(2 / 3)

(7)外景:牛皋等眾將在陣前觀戰,見二人罷戰,下馬說話,又上馬去了,正在疑惑,王貴道:“大哥跟賊寇上山去了,這許久不見下來,我們須防賊人暗算,何不一舉衝上去,踏平山寨,迎回大哥。”牛皋倒不言語,眾將議論紛紛,說這說那。趙雲道:“雖是可疑,但無大哥將令,怎可輕動。”湯懷大聲道:“各位不要亂,剛才明明是大哥勝了,二人又是並駕而去的,況那賊並不像反複小人,我們放心等待吧。”牛皋道:“湯兄所言甚是,昨日我與他戰,他本可以多戰些便宜的,他卻半分未動,我看這人倒是個好人,大哥前去定是收他來降。”施全笑道:“牛哥真是今非昔比了,此言甚為得理,我得隻安心在此等候佳音吧。”

忽聞一聲炮響,寨門大開,嶽飛單騎從寨中出,楊再興送至轅門前策馬回寨。

嶽飛回至陣前,眾將接住,牛皋道:“剛才見大哥明明贏了,為何不見他來降順。”嶽飛道:“各位回營,不必多問。”眾將得令回營。

(8)內景:翌日晨,嶽飛大帳。一探卒入報:“稟大元帥,賊寇楊再興昨晚率部連夜逃走,留下一個空寨,人馬不知去向。”嶽飛道:“讓他去吧。”

又有門官入報道:“元帥,今有兵部發來特急文書,稱太湖戚方欲攻打臨安,令我軍速速南去剿賊。”嶽飛接過文書略一看道:“自建炎二年在太湖平定楊虎以後,已有七年太平,不想又生新患。這戚方不知何許人也。誰人願為前鋒?”牛皋道:“大哥,自然還是小弟去吧。”嶽飛道:“也好,你仍領五千軍馬前行,此番遭遇賊寇,不必急於進攻,待大軍到齊後再行開戰不遲。”牛皋道:“知道了。”

(9)外景:太湖邊。岸邊一片帳棚,靠岸湖邊泊著一排戰船。戚方在手下簇擁下,從大船登岸,沿旱寨巡視。一軍士來報:“稟大王,寨前有一白衣壯士,白袍白馬。說是山東楊再興,特來拜見大王。”戚方道;“他有多少人馬。”探卒道:“未帶人馬,隻帶得二名親隨,說是有要事要見大王。”戚方對左右道:“這楊再興在江湖上頗有名氣,聽說在山東九龍山設寨,不知為何到此。好,前去看看。”

戚方率部下來至寨門,見楊再興氣宇不凡,遂上前拱手迎接道;“久聞將軍大名,今日親臨敝寨,不勝榮幸。”

楊再興將馬韁丟與隨從,上前道:“戚將軍請了,在下久仰將軍威名,特來投效,且借一步說話。”戚方道:“好,好,請將軍至敝帳一聚。”二人並肩前行。

(10)內景:一小四合院,警衛森嚴。戚方領楊再興入。二人至大堂坐下。親兵上茶。戚方道:“聞道將軍在九龍山駐劄,前來敝寨不知有何見教。”楊再興道:“說來話長。隻因此次,宋朝派嶽飛領兵前來,要剿我山寨,他手下武藝平平,唯嶽飛倒甚了得,我與他打了幾仗,勝負未定,我反複思忖,我一個人勢孤力單,難以與他持久爭鬥。早聽得戚將軍這裏兵多將廣,地勢壯闊,故率了全部人馬,前來投效,助將軍早成王者成大業,不知將軍肯容納否。”戚方大喜道:“楊將軍當世英雄,今遠道前來,在下求之不得,在下正在整兵備馬,準備攻下臨安,奪了趙家政權,今將軍前來,真是天助我也。待奪得天下後,當與將軍共享,決不相忘。”楊再興道:“在下當竭力相助。”戚方道:“不知將軍現有多少人馬,駐在何處。”楊再興道;“隻為路遠,來時已將老弱者遣散,留下八千精壯南來。就在北麵二十裏處候令。”戚方道:“快快請了前來。”楊再興道:“既承將軍海納,就再靠攏十裏吧。待再興立些功勞,方可並營。”戚方笑道:“將軍如此坦誠,在下十分敬佩。好,就依將軍吧。”轉身吩咐親將。速令軍需營整治酒肉魚果,送往楊將軍營地,犒勞眾兄弟。再令大堂設宴,替楊將軍接風洗塵。

(11)外景:原野,牛皋領軍前進。兩騎探馬飛馳來報:“稟將軍,我等探得前麵二十裏就是戚方賊寇聚集處,若有二萬人馬,有兵船五十艘,頗有聲勢。”另一探馬報道:“在此前十裏處,另有一彪人馬駐劄,來曆尚未探明。”

牛皋道:“我等暫且在前麵山邊紮營,等待大軍前來吧。”眾將道:“得令。”

(12)內景:戚方便廳。戚方與楊再興共飲。一軍入報:“大王,據探馬來報,今有一隊五千餘人馬,在離我約十五裏去紮營,打的嶽家軍旗號,分明是衝我軍而來,如何對敵,請大王定奪。”戚方道:“速令各營整裝待發,我與楊將軍就去迎敵。”楊再興道:“大王,在下初來乍到,不立寸功,就待我領本部人馬前去迎敵吧。”戚方道:“如此甚好,我本人與將軍一同前去,令本部人馬隨後就來,就是嶽飛本人來了,何懼他哉。”楊興道:“好,就此出發吧。”二人出。

野外,楊再興、戚方在親兵簇擁下奔馳。

(13)外景:牛皋營前。楊再興等領兵至。牛皋領兵迎上,見是楊再興,大叫道:“哈,楊將軍,我還以為你溜到那裏去了呢,卻跑到這裏來了,我們真是有緣啦。”說完舉鐧就打。

楊再興也不打話,舉槍隔開牛皋雙鐧。牛皋舉鐧又打。楊再興再輕輕撥開。提槍輕剌過去,牛皋舉鐧一擋,把槍隔開,複雙鐧齊舉,朝楊再興頭頂打來道:“原以為你有些本事,卻原來如此不濟,那日是我看錯了你。”楊再興笑道:“牛將軍隻管打吧。”牛皋道舉雙鐧左右盤旋,上三鐧,中三鐧,下三鐧,舞動如飛。兩方軍士齊聲喝采。一會,楊再興緊緊手中槍,連剌牛皋幾槍,牛皋左閃右擋。隻有招架之功,無還擊之力。楊再興順勢用槍一擺,將牛皋左手之鐧撥至空中,用手接過,輕聲道;“牛將軍請退,明日還你武器。”說完用槍在年皋馬屁股上一拍,馬站立不穩,牛皋差點落於馬下。楊再興收住槍,大聲道:“速去換匹馬來,明日再戰吧。”牛皋隻好收兵。

(14)外景:翌日,嶽飛大軍至。牛皋出營接住,進入大帳坐下。嶽飛問:“牛兄弟,為何停止不前。”牛皋道;“稟大哥元帥,不想那楊再興卻逃在此處,投了戚方,就是他擋住了去路。小弟與他大戰一場,開頭看他不濟,我一時疏忽,反被他槍去一把鐵鐧,他還說明日還我。我正納悶呢。”嶽飛道:“他身後可曾有人掠陣?”牛皋道:“有,隻怕那人就是戚方。”嶽飛笑道:“這就是了,兄弟你想,以你之本事,可能打得過他。他開頭不勝你,後又搶你的鐧,卻不傷你,都是做給戚方看的。你的鐧他今日自會還你。你且休息,待我去會他吧。”牛皋道:“我還要去問他討兵器呢。”嶽飛道:“兵器自然會還你。”

帳外鼓聲大作。一探卒入報:“大元帥,戚方、楊再興領軍在處麵挑戰,指名要大元帥出戰。”嶽飛道:“好,各位兄弟,出發吧,今日定可擒了戚方。各位聽好,沒有我的將令,不可上前助戰。”眾將隨嶽飛出。臨行時,嶽飛對張保道:“你留下,與我安排酒宴,中午就要開宴的。還須準備四十壇好酒,宰二十頭豬備用。”張保道:“遵命。”

(15)外景:空曠地,兩軍對壘,楊再興與戚方領軍叫陣。首先楊再興出馬,嶽飛上前大聲叫道;“楊再興,你在山東不能勝我,卻跑到這裏來與戚方勾結,難道我怕你們不成。看槍吧。”楊再興舉槍架住,小聲問:“大哥,何時動手。”嶽飛用搶擋開楊再興的槍道:“我已派人包抄過去,約半個時辰就可斷其後路。”大聲道:“你若能勝我,就放過你。”二人繼續爭鬥。戰約五十回合,楊再興佯敗,嶽飛緊追。戚方見狀,張弓搭箭向嶽飛射來。楊再興一驚,嶽飛眼快,頭稍一偏,順手綽過飛箭。繼續追趕,戚方急舉大刀迎住。二人大戰。楊再興又回馬來戰,嶽飛力戰二人,愈戰愈勇,楊再興隻是使些花槍,嶽飛應付自如。雙方殺了一陣,嶽飛舉槍架住二人刀槍道:“二位且慢,嶽飛有話說。”二人停住,戚方道:“有何話說。”嶽飛道:“當今國難當頭,金兵累患我境,占我中原國土,二位將軍何不棄暗投明,同共赴國難,為國立功,也落得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戚方道:“嶽飛,我久聞你是條漢子,今日見麵,果然名不虛傳。但當今趙家天下,氣數將盡,群雄四起,你何不與我們一起反入臨安去,奪了趙家天下,與你平分,共享富貴。”嶽飛道;“將軍此言大錯,當今天下動亂,正須我等協力匡扶,方可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昌盛富強。若一任群雄割據,攏境害民,國何以保,民何以安。”戚方道;“不必多言,你若能勝了我們,再講不遲。”舉大刀砍來。嶽飛接住再戰。

一會,戚方軍後麵大亂。一部將跑來,大叫:“大王,我們後路被官兵操了,很多人都被打散了。”戚方大驚,策馬欲逃。忽然楊再興橫槍攔住戚方道:“戚兄,不要走了,你已經沒有退路了。”戚方大驚:“你這是何意。”楊再興道:“我奉嶽大元帥之命,特此前來賺你的,嶽元帥德譽天下,仁播四海,我早已投在麾下。戚兄切勿錯失良機。”嶽飛下馬上前,對戚方道:“戚將軍,大丈夫當生為人傑,死為鬼雄,這種綠林弱水生涯,實非大丈夫所為。”楊再興下馬,不由分說,將戚方扯下馬來道:“此時不降,更待何時。”戚方無奈,隻得拱手行禮道:“戚方願降。”嶽飛道:“將軍願棄暗投明,實乃朝廷之福,請一起回我大營,我備酒為二位接風洗塵。”戚方吩咐二親將:“你二人分頭命令隊伍停止抵抗,願留下者,造具名冊呈報嶽元帥,不留者都發給盤纏回家。”二將領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