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集 平 寇 添 翼(1 / 3)

本集提要:嶽飛韓世忠合力平定洞庭水寇,曉義收降羅延慶,王佐,伍尚誌,嚴成方等驍將,壯大抗金力量,秦檜、王氏在勞軍禦酒內施毒,被牛皋識破。

人物:嶽飛、韓世忠,牛皋,楊再興,嶽雲,韓尚德,韓彥直,羅延慶,王佐,伍尚誌,嚴成方,楊麼,屈原公,

(1)外景:湖水浩淼,島上,森林茂密。茂林深處,一片宮殿建築。

轉近景:楊麼宮殿,殿外禁衛森嚴。

殿內:眾將分立。軍師屈原公報道:“大王,各方探報探明,嶽飛、韓世忠共領兵三十餘萬,水陸兩路來攻,情況十分危急。”楊麼道:“你有何破敵之策?”

屈原公道:“臣思忖,以我現有之兵力,可以與之對抗,決一死戰,我們亦可分水陸兩路拒之。旱路由東聖候王佐統本部為左路,長沙候羅延慶為右路,元帥伍尚誌為中路,各領三萬人馬互相呼應,去攻嶽飛;水路請二王爺楊凡率領德州候崔慶兄弟,潭州鍾孝兄弟為外圍,號令八百裏內各路散勇,約八萬人,五百戰船,迎戰韓世忠水路之敵。另由元帥嚴奇父子領三萬人守護本島,保護大王安全。如此三道防線,不愁他嶽飛、韓世忠不敗。”楊麼大喜道:“還是軍師計策多,就依此計,命令各部,分頭行動吧。”

(2)外景:嶽飛在張總兵陪同下與牛皋,楊再興等湖邊巡視,一臨湖小山,鬱鬱蔥蔥,山前一小路與岸相連,路前設卡,靠小山處有戰船停靠。張總兵道:“這就是王佐所據之山,叫葫蘆島,隻有此徑可通,易守難攻,上次王守備就在此處吃了大虧,幾乎全軍複沒。”嶽飛點頭,思忖片刻後對張保道:“張保,你明日帶我書信,前去見王佐,看他可敢來見我。並帶兩名精細軍官去,觀察山上地形和兵力配備情況如何。”張保道:“遵命。”又對楊再興道:“兄弟,這王佐就歸為兄來對付,你可領一萬人馬去對付羅延慶,若此人不是你那結義兄弟,你即速派人來報,我再派人幫你去。”楊再興道:“大哥放心,決不有辱使命。”轉身馳馬而去。

(3)內景:王佐大營。哨官入道:“候爺,今有嶽飛帳前張將軍來見,說是有嶽飛書信要見候爺。”王佐道:“讓他進來吧。”

張保入,對王佐拱手道:“王將軍請了,在下奉嶽大元帥將令,特來傳書。”王佐命手下接過書信,折開一看。對張保道:“張將軍,我與你家元帥原有八拜之交,現今各為其主。須待我報告我家主公以後,方可去得。請你轉知嶽元帥,我若可去得,定如明日巳時前往赴約,若不能去,隻好兵戎相見了。”張保道:“在下認為,將軍應以大義為重,多為國家社稷著想,方是英雄所為,切不可為了一時之快,誤了終身名節,還請將軍深思而後行。”王佐道:“多謝將軍,我自有道理。”張保道:“在下就此告辭。”王佐道:“既是嶽元帥所差,理當招待,用了酒飯去吧。”張保道:“既如此,在下遵命,我還有兩個伴當,我且隨他在附近轉轉,再來討擾。”王佐道:“將軍請自便,隻因防務關係,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請將軍見諒。”

(4)內景:夜,嶽飛大營,張保向嶽飛報告:“大元帥,今日去葫蘆島,沿途所見,島上戒備森嚴,崗哨林立。密林內多有軍兵據紮,緊傍山邊有一港灣,停靠近百艘戰船,水陸相依,十分嚴謹。”嶽飛道:“王佐他可肯前來會我?”張保道:“他尚未肯定,隻說要向他的主子報告後,方可決定。”嶽飛道:“我預料他一定會來。”

(5)翌日上午,王佐率親信四頭領、八武士共十二人,來至嶽飛大營前。對門衛道:“故人王佐應邀來會見嶽元帥。煩請通報。”並取出嶽飛書信交驗。門衛道:“王將軍請。”眾人入內。

轉內景:嶽飛大帳,張保領王佐入。王佐對嶽飛道“大哥別來無恙,小弟拜見了。”嶽飛起迎道:“兄弟,我料定你會來,我們闊別多年,今日隻聚兄弟情義,不談軍事。快有請坐。”對張保:“擺上宴席,我與王兄弟共飲幾杯,隻須你在此陪同,其餘人等一概回避,安排酒肉與王賢弟隨從享用,定要一醉方休。”張保道:“是。”

王佐道:“大哥,以大哥之才,足可安邦定國,何不同赴義舉?”嶽飛製止道:“兄弟,非我阻你說話,隻因我手下都是些忠義之人,若被他們聽見,恐傷了兄弟臉麵。喝酒吧。”王佐道:“大哥,我可是奉了我家大王之命,有話要對大哥講啊。”嶽飛道:“你盡可對他講,嶽飛是一介懦夫,不失抬舉就是了。”

外室,張保對王佐隨從敬酒道:“各位頭領,各位兄弟,我奉我家元帥之命,敬各位幾杯,弟兄們不可推辭啊。”眾親隨道“謝大元帥,謝張將軍。”眾人飲酒。

(6)外景:君山湖麵,王佐乘小舟至。停舟登岸,

轉內景:楊麼大堂,楊麼與屈原公等在座。王佐入內。楊麼道:“東聖候,昨日命你去嶽飛營前說他來降,可曾答應?”王佐道“啟稟大王,那嶽飛十分狡猾,不肯談及兩軍之事。”楊麼道:“聽說去了大半日,你和你的手下一個個喝得酩酊大醉,難道一句話沒說?”王佐道:“隻聚了些家常。”楊麼冷笑道:“哈哈,兩軍對陣,劍撥弩張,你們卻在那裏談家常,真好興致。”王佐辯道:“確是如此。”楊麼道:“也罷,我且不加追究,你隻明日也請了他來,在帳內設下埋伏,若勸得他來降,算你一大功勞,若不肯降,就將他殺了,若放了他,你也不必來見我。”王佐道:“是。”軍師屈原公道“大王,為確保萬無一失,臣以為還可派雷家五虎前去協助。”楊麼道:“好吧,雷家五兄弟前往埋伏,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6)內景。日暮,王佐歸來,張、趙、黃、吳四頭領接入賬內坐下。王佐一聲不吭,麵展愁容。張頭領問道:“候爺,為何不樂。”王佐道:“都因昨日去嶽飛營中飲酒,大王怪我沒有勸得嶽飛來降。命我明日設鴻門宴殺了嶽飛,這倒罷了,可惱屈原公那廝,竟要派雷家五虎前來下手,這雷家五兄弟心狠手棘,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兒,讓他們來,是明擺著對我不信任,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張頭道:“我們拚死為他賣命,前次王守備前來,被我們殺得大敗,不見有什麼封賞,此次又如此欺悔人,候爺何必受此鳥氣,不如反了他,也不落個水寇名聲。”王佐道:“不可亂說。”

趙頭道:“候爺不要生氣,依下屬看,張哥說的卻是有理,小的早聞得嶽爺待下屬如同兄弟,從不克扣餉銀,昨日待我等有如上賓,何等有仁有義,強似在此受人猜疑百倍。若不是候爺義意,小的隻怕早投嶽爺去了。況且既然嶽爺與候爺已有八拜之交,怎可忍心傷害如他,豈不落個不仁不義之名。今隻須候爺一聲令下,我們殺了那五條蟲,一齊投了嶽爺去,免得在此受這鳥氣。”

王佐沉思片刻道:“你等所言並非全無道理,隻是這二萬多人馬難得齊心,弄不好,反而自招其禍。”張頭道:“嘿!候爺真是多慮,這些將士都是隨候爺多年了,唯候爺之命是從,縱有幾個不願去的,可以讓他們自回家鄉,有何妨礙。隻須候爺下令。我等自然做得熨熨帖帖,隻等明早雷家五子來到,在酒菜裏放些蒙汗藥,了結了他。管保萬無一失。”

王佐道:“好,難得各位齊心,就照各位之意行事吧。但須做得十分慎密,不可走了半點風聲。”眾齊聲:“好,我等分頭去辦,候爺隻管明日好好款待嶽爺便是。”

(7)外景:風和日麗,湖光山色,嶽飛,牛皋,張顯,趙雲,張保,嶽雲等一行十餘人騎馬來至葫蘆島前。王佐與四頭領等至寨門前迎接。王佐笑臉相迎道:“大哥能應邀光臨,令山寨蓬蓽生輝。”張頭上前接住張保,張保相互介紹見麵。

嶽飛笑道:“賢弟今日可不是鴻門宴吧。”王佐道:“豈敢,豈敢。大哥進帳便知。”牽嶽飛入內。牛皋,嶽雲緊隨其後。嶽飛笑道:“你們遠點,讓我們兄弟好好說話。”

(8)內景:王佐大營,王佐嶽飛等眾人入。王佐尊嶽飛上坐。嶽飛笑道:“為兄今日是客,隻應坐客位,那有上坐之理。”王佐道:“請大哥且上坐了,小弟自有話說。”嶽飛笑道:“好,就依賢弟。”坐下。王佐正中跪下道:“大哥,小弟未聽大哥教悔,走了錯路,今日決計投奔大哥,願為國家效力,所屬二萬人馬,悉聽大哥調度。請大哥不可見外。”嶽飛聞言大笑道:“兄弟能棄暗投明,實屬大義之舉,此乃國家之幸,嶽飛之幸,也是兄弟之幸呀。”急起身扶起王佐:“真乃我好兄弟也。”對牛皋等道:“弟兄們,快來見過王兄弟,今後都是一家了。”牛皋笑著一把抱住王佐道:“你玩的什麼把戲,害我身上帶著幾把刀,怕你搗鬼。我正擔心不好喝酒呢。”王佐笑道:“這下,盡管放心,管你喝個夠。”王佐傳令:“快上酒席,與大元帥和各位將軍接風。”眾兵將歡呼,奔走備酒。(特寫:抬酒的,炊事房炒菜的,上菜的,軍士們歡笑相告的------一片歡騰。)

(9)內景:楊麼大堂。一探卒入報道:“啟稟大王,葫蘆島有消息傳來,王佐殺了雷家五兄弟,率部下全部投了嶽飛。”楊麼大驚:“可曾查實。”探卒道:“千真萬確,小的一個表兄個在王佐軍中,不願隨去,並未殺他,隻把他趕了出來。”楊麼慌道:“軍師,似此,如何是好。”

屈原公道:“臣隻對這廝有所猜忌,豈料他如此決斷。大王不必擔心,我等有洞庭天險,本島上還有伍元帥,嚴成方等驍將,大王可再命羅延慶率部前來,四方各島前來增援,可保無虞。”楊麼道:“速發火急文書,令羅延慶前來。”又對待衛道:“傳本部眾將明日早朝議事。”

(10)內景:嶽飛大帳。眾將聚集。嶽飛道:“各位兄弟,此次前來潭州,喜得王佐兄弟來投,軍心大振。現韓大元帥已率水軍清掃外圍。楊都統製已去攻羅延慶部,君山已成孤島,據王賢弟介紹,楊麼近前有驍將伍尚誌,嚴奇、嚴成方父子。精兵三萬餘人。為此,我軍決定分兩路並進,一路,請韓大元帥二位公子,加上吉青、牛皋,乘韓軍船艦,領兵一萬五千從右路山北進攻,嶽雲隨同趙雲,周興也領一萬五千人馬,已請王兄弟調集戰船一百艘,船夫梢公配齊。從左路南麵殺入,我與王佐兄弟領軍五千,五十艘戰船,居中指揮,左右接應,務必搶先登岸,齊向中心殺入,直搗楊麼老窠。”眾將“得令。”嶽飛又對牛皋、吉青道:“韓家二位公子是來助我軍作戰,你二人須加倍小心,不可有半點閃失。若有事,唯你二人是問。”二人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