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杜平詩集《為你歌吟》
牟心海
讀著《為你歌吟》的詩集,有如陣陣輕風撲麵而來。這風從鴨綠江的水麵吹來,它帶著淡淡的綠霧;這風從蔥綠的山穀中吹來,它帶著草木的綠味;這風從田野裏吹來,它帶著忙於生長的氣息;這風是從作者心靈裏吹來,讓人們嗅感詩的綠情與綠意。請讀一讀這樣的詩句:
“風兒/扇動著翅膀/輕輕地/喚醒一世的愛戀/貪睡的樹椏/睜開朦朧的眼睛/把它纏綿的心事/張開//花兒/讀懂了風的心語/任風兒輕吻/舒展無數個/甜甜的笑靨/月光如水的夏夜/它英武的身姿/闖進了我的夢鄉”。(《風兒的心事》)
“你在春天裏因為/太陽如此明麗而溫暖因為/撫遍人心的風兒如此和煦而輕柔因為/所有的笑臉都朝向東方因為/每一片綠色都掛著晶瑩的露珠/那露珠輝映著春天的太陽//春天在你的懷抱裏/在未來所有的日子裏/時光不會衰老/人生不會衰老/季節永遠駐足在春天因為/你寫就了全部的春天”。(《你的春天》)
作者的心靈棲息著詩情,也放縱著詩意;儲存著詩的綠情,也釋放著詩的綠意。詩是語言藝術,詩究竟是什麼,也隻能靠人們自己去感受。什麼樣的詩對人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通常的狀態是這樣。我讀《為你歌吟》這部詩集有一種飄逸、輕鬆之感。“為你歌吟”,“你”是產生詩情的客體,你是鴨綠江,是青山綠水、是人、是社會、是你我他……”。“你”是審美產生的客體,如果是讀者又是審美接受的主體。詩意的形成,詩的意義的實現都是詩人與接受者來共同完成的。對於鴨綠江,詩人是這樣寫出:
“你奔流不息的波濤/從長白山的天池/湧來,向著大海的方向/挺進,沒有片刻的歇息/任由歲月的變遷/也改變不了你執著的步履/可是,我分明聽到了/你嗚咽的聲音,是惦記/那片莽莽林海,還是/天池中跌落的淚花?//你聽過甲午海戰的炮聲/闖過抗美援朝的彈雨/你憤怒的咆哮/承載了血的熱度/在水的深處,洶湧出抗擊的力量/聲聲無言的呐喊,響徹了半個世紀/流入曆史的長河”。(《家鄉的那條鴨綠江》)詩人對鴨綠江的情感,通過詩讓瀆者和詩人一起感受鴨綠江,認識這條江的情態,感受鴨綠江這一自然現象的社會曆史意義,這時詩意才真正得到實現。鴨綠江是自然的河流,也是社會曆史流淌的化身。
詩集的作者善於從生活中尋找和發現詩,這是詩人最大的特點。這也在說明很多客觀現象能激發出詩人的主觀情浪,才能在幾年的時間內產生了這麼多的詩篇。詩集《為你歌吟》寫了六個方麵的詩篇:吟詠山水;鍾情真愛;絮語情詩;抒寫心語;聆聽歲月;摹寫季節。每輯裏都突出了這個方麵的詩意和情感。我們說,詩最重要的是情,是詩人自己的情;這情是在情化著客體,也是移情於客體。這時詩中的客體便是馬克思所說的“第二自然”了,詩便是情感的物化。《為你歌吟》中的詩無論詩人指的“你”是誰,是什麼,那都是客體,也是自己主觀情感的載體。這個載體便是親人朋友、山水等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詩人通過他們(它們)釋放出自己的情感,發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詩中歌吟的對象,它也是詩人這個主體的對象化。通過詩,我們接受到詩人發出的一些信息,以及對社會對自然,對人生的感悟。這裏有著積極的人生態度,也充滿希望、想象和對美好的追求。這也就是我說的詩的綠情與綠意,這綠情又去染綠了生活。我認為詩集《為你歌吟》中的詩都是一些好的詩篇。關於當代詩的風格,從現在的情況看,是處於多種樣式的狀態,在寫法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詩人有很大的創作自由度,讀者也有著不同的選擇。過去曾一度是詩人創作的樣式單一,讀者也沒有更多的選擇。我們說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特點,盡管文學藝術的作品是作者創作的,風格是自己選擇的。但從總體上看,文學藝術的特征又是出那個時代或這個時代決定的。那麼《為你歌吟》這部詩集的詩是屬於什麼特點的詩呢?我覺它應是各種讀者群都能選擇和接受的。幾種樣式的詩特點都具有,又不是屬於哪一種單一式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