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鬼魂,才有可能勾得到,如果隨便找一個墳頭,就去勾魂,是勾不到鬼魂的。因為那個墳頭的魂魄,沒有怨氣,已被鬼差勾到冥府裏去了。
選擇小童的原因,是他們雖然已經沉淪為幽魄一類,但是心中還很幼稚和相對的純潔,易於訓練和修煉,當然就成了豢養的上好對象。
這說法聞所未聞,齊寡婦道:“洞君真的是養鬼的行家啊!佩服!佩服!”
洞君笑了笑,飲了一口茶,繼續道:“去勾魂前,必須做好藏身,也就是,勾來的靈魂,要讓它有藏身之地。一般的學法人做藏身,都隻有念咒、打手訣,或者化水吞符。”
他說,三魂七魄不是藏在山裏,就是藏在洞裏,偶爾還要藏在法師的水碗裏,師父的香爐裏。
不過做這類事情前的藏身,是要做壇桶藏魂。
就是要把三魂七魄全部寄在壇子裏,並用符封起,上麵插上針。
或者開一個方形的孔,以為出入。
做壇桶藏魂,是把三魂七魄都藏在一個地方,壇子一破就一命嗚呼。所以都會找一個隱蔽的地方藏起來,不過藏起來,也有口訣,所謂上七六,下五九,東西南北,三三三。這口訣的內容,說的就是壇子的幾種藏法。
洞君道:“接著就是前去墳場,時間定在傍晚之後。前往勾魂的人,去到小童的墳前,祭奠一番,強硬一點的法師還會用法罩,把墳場罩定,不讓小童魂魄溜走。”
“或者掘開墳墓,然後催咒拋訣,將小童的魂魄壓縮到骷髏內,取出浸過油並念過咒的麻繩捆住骷髏,放入一個木匣中。這隻木匣必以柳木為之,長寬十二寸,周圍畫有諱令和總攝符。”
他說,或者不挖開墳墓,隻是用藤一隻,扡插於墳之頂。這藤會比平常快很多倍速度的生長。
“很奇怪的,那藤子長得很快,待半月餘後,就有手臂那麼粗了,即前往砍伐。將粗節雕為一個能活動的人偶五官可以雕刻出,也可以用朱砂筆勾勒出。”
他說的藤子,莫不是齊寡婦種在新安城牆下的那種?
不過長在新安城牆上的藤子,並不是墳墓的關係,而是齊寡婦施了法,讓藤子顛倒生物的時令,而加速生長的,並不是長在墳墓上那麼可怕。
有軍士問:“果然才半個月,藤子就有手臂那麼粗的?”
洞君笑道:“當然啦,不相信自己去試一試就知道。”誰敢去試啊?軍士不過是問問罷了。
洞君繼續說,或者到墳場以後,將雕好的木偶取出,催咒將小童魂魄攝入木偶中,用黑布裹回。
然後取回壇子,開始祛除魂魄身上的怨氣、戾氣,主要是念咒和撒符水,幫助消除魂魄的罪孽。
還要為之誦經拜懺,目的就是驅役他們,所以自然要進入秘密的,重複無數次符法操作和祭祀行為,來煉化它們。
齊寡婦問:“那木偶既已有小童魂魄,將它安置何處?”
洞君道:“在壇下,或者梁上,直接辟一神位,或者直接是在大梁旁邊的柱子上,開一個暗閣,裏頭祭祀它們。”
“祭祀時,切切不可用自己的血,有些邪師養很凶的窀穸通,要做不可告人的事,把畜生的血跟自己的血混合在一起,給窀穸通喝,增加它們的戾氣。如果這樣做,法師本人下場必然淒慘。”
洞君道:“其實,豢養窀穸通,是控靈術的一種,即收養已去世人們的魂魄,常常收養夭折嬰兒或早逝的小孩魂魄,然後以符咒神通來節製他們,並會以血液或食品來收養。一般人認為,此類神通被視為魔法。”
“由於過於陰損,一些靈界人士知道厲害,都不習練這種法術。”
茅山豢養窀穸通,有分不少種類,如五鬼、情鬼、財鬼、八翁、靈童、守園鬼等,無所不有。
通常茅山豢養窀穸通,不是想象中的險惡,並不是什麼請鬼容易送鬼難,如己領養了茅山任何一類鬼靈,就沒必要再理會別人說的是是非非,也不要管別人的嫌棄和忌諱,凡是做了這事,就要把它做好。
洞君道:“隻要一個誠字,所謂心誠則靈,窀穸通也受靈界管製,把他看成神靈供奉一樣,一定能通靈。”
他說,窀穸通通靈有不少奇怪的征象,如會發出奇異的異聲,挪動某物,有時會泛起忽隱忽現的影子,有時會進到法師的夢中,有時會耳報,但要獲得耳報者才能聽到。
如果要豢養窀穸通,可以直至把豢養窀穸通這一件事,做到圓滿為止。
洞君道:“豢養窀穸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安奉一個處所在自己的家中,可放淨水一碗,裝上生雞蛋一隻,白米一碗,及小孩衣服三套。”
“如果想出外佩戴窀穸通,出門前須念咒,呼它名字,它才隨你外出,及把窀穸通貼身攜帶,但出門在外,吃飯時,必需留下少量米飯在碗碟內,不可以吃完,不可以一下子讓店小二把碗收拾去洗了,一定等候碗碟內剩下的米飯不見了,才可以離開。”